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张斌提倡将公众人物的“职业和生活分开看待”,呼吁大家宽容,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我们担心公众永不原谅伍兹,幻想这代表着一个伟大的“美国偶像”的倒塌,其实,对于美国人民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明星丑闻,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伍兹的故事讲到今天,不过是一个已婚男人守不住承诺,到处沾花惹草的市井小说。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
我们总是习惯从己出发,以己度人
缺乏了解,缺少沟通,误会与偏见难免
避免“想当然”,必须更加开放、加强交流
本期责编:张春蕾 设计:宋明刚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和我们的想象不一样

我们总是习惯从己出发,以己度人

  面对伍兹事件,美国大多数人都只是把他看成和乔丹、科比、菲尔普斯一样的丑闻来对待,没什么大不了,原不原谅看表现。声名狼藉的前NBA巨星罗德曼也说,人无完人,不信就把每个人挖一遍看看。还有更多的伍兹拥趸认为,伍兹会改过自新。“他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所以我期待看他怎么修正自己的错误,我期待他的转变。”看,事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奥巴马任命华人担要职,全球华人兴奋不已

  奥巴马接二连三任命华人担任白宫要职,几乎全球的华人都感到兴奋不已,也不由让一些人对中美关系浮想翩跹。不少人认为多位华人入阁,将会为中美关系加分。面对群情高昂,我们应多几分冷静和理智,就因为有了几位“华裔高官”,美国就会对中国亲善友爱吗?须知道,他们首先是美国人,其次才是华裔背景,但永远不会是中国人。[详细]

萨科奇先称统一后见达赖,翻脸比翻书快

  去年11月底萨科奇首次访华。胡主席在接见时萨科奇先开口:“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西藏是中国的。”于是乎,胡主席大悦,两国当即签署了300亿美元的合同项目去年。结果转眼,萨科奇见了达赖喇嘛,中国上下无不愤慨。表态并不代表萨科奇有多拥护中国,接见也并不是做给中国看的。客观的说中国的立场,并不是世界的立场。[详细]

我们习惯将太多事按中国人的想法上升高度

我们习惯将太多事按中国人的想法上升高度

  诺贝尔奖颁给了华裔,我们腰杆开始不自觉的挺起;诺贝尔奖颁给了奥巴马,我们怀疑委员会与美国有勾搭……我们当然要“讲政治”,但绝不能总是过度解读,将每一件事拔高到社会、民族、国家的高度,反复分析,过度解读…[详细]

缺乏了解,缺少沟通,误会与偏见难免

缺乏了解,缺少沟通,误会与偏见难免

避免“想当然”,必须更加开放、加强交流

  不久前,有一则留法女生杨雅晴索吻异国男性的新闻,引得不少人非议。其实坦然看来,杨雅晴希望与他人交流,何错之有?说她崇洋媚外,那是对外国文化缺少了解,用中国人的观念衡量杨雅晴的行为,忽略了杨雅晴在法国的社会文化情况。这无疑是一个缺乏了解却又自以为是的典型,我们是何时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呢?[详细]

我们不了解外界,却太在乎外界的看法

  直面现实,加强了解,正视分歧,是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我们的心灵别总是那么脆弱,世界并不会以我们为中心,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正如张琳在游泳世锦赛夺冠后,国内却回避泳衣问题,队员的自信不靠泳衣,我们的自信不靠外媒,中国人民没有那么脆弱,也不该那么脆弱。[详细]

我们闭门造车,却希望外界按自己的想象发展

  多年来的闭塞加上后来的外宣不力,使得外国根本不了解中国,因此,日前政府不得不出面做了30秒的“海外广告”,这更是一种塑造国家形象的有益尝试。但要想彻底改善“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特别是大幅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 。[详细]

无论对内对外,怀着开放的态度加强沟通和了解才是出路

无论对内对外,怀着开放的态度加强沟通和了解才是出路

  对外,我们应该怀着开放的心态来沟通,不能事事以自己为出发点。对内,我们更是要怀着开放宽容的心态来交流,不要像河南灵宝某些党政官员那样脆弱,动辄就会被网眼网语所“伤害”。即便有一些判断是不准确的,甚至有一些批评是尖锐的,我们也应该海纳百川,努力了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