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曾经是全国最大民营书店的第三极书局终于还是倒了,去年从中关村撤退依然未能挽救这间书店的命运。近年来,已经有多家民营书店先后经历危机。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民营书店的生存正面临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的迅猛发展和国有书店的双重压力,因此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新闻回顾]

是什么把民营书店逼上绝路?
民营书店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不公平竞争背后,是传播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更新
网购新书“限折令”可能是保护落后的生产方式
互联网时代,把经营商品变成经营生活方式
让文化繁荣,就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
本期责编:张婧
是什么把民营书店逼上绝路?

是什么把民营书店逼上绝路?

民营书店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房租上涨和利润降低还只是民营书店自身的内部经营困难,事实上,民营书店的生存还要面临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的迅猛发展和国有书店的双重压力,让民营书店腹背受敌,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书刊销售的利润下降了许多

  目前,正版图书销售的利润比前些年少了许多,过去曾经高达20%的零售利润,如今已经减少至10%以下,部分批发图书利润已经降至3%左右。李先生说,由于总体经营收入没有变化,相关费用支出增加后,实际利润也随之降低。[详细]

网络图书日益普及,给民营书商带来了不小压力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图书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不少曾经购买图书的读者,选择了从网络中下载图书看。“几百页的图书,转眼功夫就能下载完,而且现在每家都有电脑,买书的人减少了很多。”李先生无奈地说。[详细]

网上书店:满眼尽低“八五折”

  除了大型网上书店外,在淘宝网等综合购物网站,出售图书的店铺也不计其数,很多新书都在8折以下;而且,在这种“个人对个人”的图书销售模式下,可以进行“议价”买卖。[详细]

街头盗版图书泛滥

  “盗版书一本才几块钱,可正版书我们再怎么便宜也比盗版的贵!”李先生气愤地说,虽然唐山市经常会查处盗版图书的销售,但由于其中的高额利润,不少盗版图书还是会出现在街头。[详细]

看似不公平竞争背后,其实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更新

不公平竞争背后,其实是传播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更新

网购新书“限折令”可能是保护落后的生产方式

  国外的所谓定价制都是在已经相对公平的情况下推出,避免以大吃小,保持多元化,最终还是为了读者。所以中国目前到底适不适合,打折固然可以让书店的经营困难,定价制可能相对可以让他们好过一点。而另外一方面,会让很多想进入,想竞争的小型书店反而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其实打折对中国来说,是出版和销售之间的利益博弈机制形成的。[详细]

目前的图书定价机制还是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

   目前的图书定价机制在很大层面上还是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并没有把出版作为一个等同于其他追逐利润的行业来看待。在民众的意识中,已经习惯于图书价格的低廉。[详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和商业模式更新

  “一般来说,公平竞争的规则,就是要由行业协会制定。但这件事情的特殊性在于:在‘不公平竞争’背后,其实是以是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更新。”[详细]

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下,把经营商品变成经营生活方式

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下,把经营商品变成经营生活方式

让文化繁荣,就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而不是这个禁止、那个不许

  中国有10万余家中小书店,这些中小书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读书人的家园或者是栖息地。这些栖息地现在面临着极端的天气变化,就是互联网时代来了。民营书店去年同比增长是负增长,而其他大书城、中等书城都是正增长。网络出版时代,民营中小书店是受到最大挑战的群落。中小书店能不能在500年不遇的大变革当中生存下来?

只要是好书、急需的书,就是不打折也想买到它

  我们都目睹过黑胶唱片怎么变成CD,现在又看到CD被淘汰变成MP3下载,可是世界上始终有一批人就要听黑胶,所以唱片公司还要出给他们听。也许有一天书也会变成这样,值得做成纸的书拿来出,而且出的好看、感觉对,有味。[详细]

建立合理的定价、规范合理的价格体系

  实体书店以及中国的众多出版社遭遇普遍的困境,也并非通过“限折令”所能实现。如黄国荣所言,“不允许新书一年内低于8.5折销售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定价,建立规范合理的价格体系。”[详细]

告别传统意义上的书店,打造复合经营文化企业

  “诚品”虽称书店,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店,而是集图书、服装、时尚、生活、美食为一体的复合经营的文化企业。书店除了地上4层售书,其它楼层增加了许多配套服务设施,如地下一楼以流行设计、时尚精品商铺为主;地下二楼有休闲服饰产品和美食区;5楼则是儿童区,设有儿童书店、儿童休闲区和模拟牙医诊所,6楼是主题餐厅与文化沙龙。[详细]

创新改变生活,实体书店需更重视读者体验

  一个书店的实体空间,跟人之间的情感关联是网络书店不能替代的,是电纸书不能替代的。徐智明认为,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未来,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是最珍贵的,人的体验是最珍贵的,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书店是永远不会倒闭的,除非纸本书消亡。让书店和读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阅读生涯跟你有关系,相信无论什么时代到来,都没有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