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灾前灾后对比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8月7日,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两百多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沿着舟曲县北山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直流而下。受灾之前,这里曾是县城环境最好,居住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只有2.2平方公里的县城装了4.5万人。舟曲曾被冠以“甘肃江南”的美誉。然而持续半个世纪的林业开发,使附近山坡成了不毛之地,为泥石流埋下隐患。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三眼峪排洪沟两侧因环境不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旁边修建房屋,并且慢慢地开始侵占排洪沟,最后排洪沟越来越窄,根本承担不了倾泄而下的泥石流。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在舟曲人眼中,位于三眼峪下方的月圆村是一个环境优美,富人集中的村庄。但在那一夜,留在村里的人大多遇难,据初步统计,全村200余户、700多居民,仅有70多人幸存。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街还是那条街,但样子已然不同。倾泄而下的泥石流拥堵在街面上,足有两三米厚,一层商铺的大门全被堵住,无法开门。人走在泥石流上,说不定脚下就踩着一辆被吞噬的汽车。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原本热闹通畅的大街,被洪水淹没,电线杆都只是露出一个头。如今居民要想到城的那边去,只能坐武警的救灾船,或者绕远道走过去。那些被洪水泡着的一层铺面,损失惨重。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在舟曲南面的山头,竖着“藏乡江南,泉城舟曲”几个字,它的对面正是被泥石流吞没的区域,满目疮痍。在泥石流之前,这里确是常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美景。
舟曲受灾前后对比
发生泥石流之前,舟曲的每家每户每个人,都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日子。然而一场泥石流将这一切改变,很多人家老人、小孩、父母全部遇难,幸存下来的人,都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