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85后女孩专注遗体整容工作,平凡人做平凡事也很美】

  出生于1986年女孩李思是一名遗体整容师,她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殡仪服务专业,是名副其实的“科班”出身。工作时候的她动作麻利而不失细心,专心致志地为死者化妆,直到脸色蜡黄、病容尽显的逝者一下子变得面色红润、生动可亲,就像睡着了一样。“让逝者看起来像是在睡觉,是我的化妆目标,也是家属的意愿。”李思说,她的最大心愿就是为逝者的人生画上美丽句号,而逝者家属的满意和一句真诚的“谢谢”,就是给她最好的礼物。[详细]

本期小调查

查看结果>>

  专注,本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之一,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才能有所作为。而在现在的社会中,这样的品质却似乎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的身上。更多的,似乎是大而无当的观点表达,是撕破脸皮的争论吵骂,是今天上班明天辞职的躁动。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思们所展现出来的专注、沉静显得是那么的宝贵。

众说纷纭:专注的人最美
  • 这样的姑娘谁不爱?不知道谁说过:认真的人最可爱。这句话我是绝对同意的。我也喜欢看别人认真的样子,当一个人专注地做一件事时,他的神态是最美的。遗体整容工作每天都在和死亡做着亲密接触, 一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就干着这样的工作,真是令人佩服,由衷喜爱!这样的姑娘无疑是最美的!

  • 我们普通人,谁不专注于自己的生活?我承认,跟遗体整容师这样的工作相比,我们绝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显得有点“寻常”了。但是,寻常如我们,又有谁不是在专注地工作、生活?前些日子,不就有一位“天宫神八哥”走红了吗?他的走红正因为工作专注打动了观众。所以,其实大部分人都挺专注,都挺认真的。

  • 80后的榜样:说起80后,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叛逆”“无知”的阶段。但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早就已经走上了社会,有的甚至早已为人父母。尽管如此,真能像李思这样耐得住寂寞的,却也不多。毕竟80后是在成长期接触到社会急剧变化的一代,躁动和迷茫也更多些。而李思这样的年轻人无疑是很好的榜样。

  • 小姑娘的心态真好:说实话,每天和尸体接触,谁能够不害怕?即使是我这样的男人也会觉得心里发毛。但是这20出头的小姑娘竟然不怕,心态真是一流,可能这就是专业吧!这样的工作还真不是谁都能干得起来,也只有沉得住气、细心的人能干好。希望这个85后的小姑娘能越干越好。

P K
观点交锋:年轻人该专注还是该折腾?
正方YES

李思们的可贵之处
  在这个社会势利的眼光看来,李思这样的年轻人绝对不算是成功者。因为她没有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没有令人咋舌的高薪福利,更不是一呼百应的年轻偶像。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在有些阴森的殡仪馆里和那些尸体打交道。她的可贵不只是她做了这样的工作,更在于她安于这些,淡定地接受并享受这种生活。

投票

年轻人兴趣不在普通工作上
   当企业家,为官从政,做演艺明星,发财致富……一些“不甘平庸”的青年人是这样想的,功利主义膨胀的社会环境事实上也是这样告诉青年人的。然而,当这些诱人的东西在大多数青年就业和生活面前屡屡作伪的时候,提醒人们思考的就不仅仅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问题,而是现阶段青年人的劳动价值观。大部分年轻人们都不爱普通的工作,更喜欢那些“回报高”的职业。

投票

NO 反方

因为年轻,所以折腾
  现在的舆论似乎普遍不太待见那些频频跳槽、不停尝试的年轻人,总觉得年轻人应该少抱怨、多做事。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就好像给你一双不合脚的鞋却不许你脱下,非要你去适应这双鞋不可,至于那些疼啊痛啊,自己去忍受吧。我想说的是,既然年轻,为什么不去找一双合脚的鞋呢?年轻,意味着你有精力、有时间,为什么不折腾?年轻,就是要折腾!否则,老了还有什么回忆?

投票

不是不专注,是社会变化快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八年的外国朋友提起这几年中国变化时,用了一个成语:时不我待。他说八年前刚来中国时,上海最贵的房价不超过两万,当时很多中国朋友已经觉得超过极限了。而现在,上海到哪里再去找这样的房子?所以,不能埋怨年轻人不专注,是这个社会变化的太快了,我们不得不上气不接下气地追赶着它。

投票

身边事:繁忙世界里还剩多少专注
  • 罗莎(白领):男友专注的时候最帅 认识男朋友是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们在图书馆都有长期的位子复习考研,他坐在我的对面,每天专注得好像地震都打扰不到他。我就是看到他专注得样子才爱上了他,觉得沉浸在学习中的他最帅了。后来我们成了男女朋友,事实上,他是一个做什么都很专注的人。

  • 内核光(学生):不能每个都要,专注就好 拿到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的宣传单时,我觉得我对哪个都感兴趣,舞蹈协会、戏剧社、广播站……数下来有十个之多。在我为难的时候,朋友无意间一句“你能不能安心做好一件事”唤醒了我。是的,我的精力有限,与其疲于奔命什么都做不好,不如只专注于一件事。

  • 弹簧(编辑):真正专注的人都无声存在着 我结识一些老翻译家,他们曾翻译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却少为人知。他们有的三五年才翻译出一两部作品,每个字句都反复斟酌,不停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也没有应酬活动,畅销书榜单上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就是这些老人,奉献出来的却是一个个经典。

  • 慕尼黑小子(IT从业者):专注就动人 公司楼下的餐厅有一个工作特别认真的女生,不但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小错误,你去了两次之后,她甚至记得每个人的口味。有时候进去吃饭,都不用开口,你的喜好她都能说出来。我最喜欢看她点菜写菜名的样子,一笔一划,很认真,从来没见过她出错,也从没见过她因为客人犹豫而不耐烦过。

  • 美丽云(家庭主妇):教育孩子专心写作业 孩子每天都会有很多作业,一个小时根本做不完。但他的自觉性又很差,总是做一点就去看看动画片,几乎每天都要10点以后才能勉强写完。我跟他说,你不能这么不专心,要是这样,作业写不好,玩也玩不好,什么都做不成。然后和儿子定下规矩,以后一定要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做每件事都必须专注起来。

  • 尘土如风(医生):我的专注和生命相连 读医科学校时,教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在工作中时刻都保持专注的人。因为我们这个职业,和人们的生命密切相关,一个走神可能就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工作后,我也一直告诫自己,哪怕生后再不顺心,也不能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分神。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