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1全国两会报道

“十二五”:从追求国富到强调民富 国家和国民一起进步是政府的责任

  [提要] 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句话在时隔30个月后也正式写入了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幸福,比仅仅让老百姓兜里的钱多起来,要做的事情无疑更多。我们期待经济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发展,我们期待公平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我们期待物价不再上涨,我们期待住有所居,我们期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我们期待社会正义、法制健全,我们的人身财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我们期待我们拥有的民主权利能得到更加切实的行使。[详细]

 我来说两句
>> 产业结构加大调整,是为了让市场机制重获活力
政府制定产业规划政策,把决定权交给市场
  中国的产业政策一直以来就具有直接的干预市场特征,对于微观市场的直接干预措施是产业政策最为重要的手段。试图以政策部门的判断、选择来代替市场机制;保护和扶持在位的大型企业,限制中小企业对在位大企业市场地位的挑战和竞争。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行政之手如何放权,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详细]
竞争性行业政府应该退出,不能与民争利
  “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实现已经提出多年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政府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型中,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采用旧体制和旧机制,由政府主导和靠巨量资本及土地投入来实现经济转型,很容易形成新一轮引进技术和“洋跃进”的投资热潮,造成严重后果。政府在“为所应为”的同时,要防止“为所不应为”。[详细]
“十二五”关于产业调整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详细]

>>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是财产性收入有保障
居民财产保值增值也是民生
  过去10年,中国发展黄金时期,在分享民生金融资产收益上,资本市场并未带来什么惊喜。居民的金融资产存入银行,支持国家经济发展,那么低的成本、利率又被管制,造就了银行获得大幅利润,但普通百姓却没有分享到投资的乐趣。居民的金融资产应伴着经济增长保值增值。但是银行是负利率,居民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渠道太少。“十一五”期间忽视了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应该重视…[详细]
要让普通百姓分享到投资的乐趣
  居民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不管在储蓄领域,在银行领域,还是在资本市场领域,都是民生问题。是广大的城镇居民、普通的投资者支撑了这个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不能在一级市场很风光,在二级市场很萎靡。促进消费增长,关键是非工资收入增长的改革,比如降低投资门槛。老百姓钱哪里来,一个是工资收入,一个是财产性收入,只有赚钱了才敢去消费。[详细]
“十二五”关于资本市场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详细]

>> 积极推进城镇化,要让农民真正尝到现代化果实
解决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是政府的历史责任
  光有当城市居民的愿望是远不够的,是否具备融入城市的经济能力才是最主要的,住房是其中关键。解决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这是政府的历史责任,意义之巨大,当在免除农业税之上。在解决现有城市中下收入者的住房保障之外,加上农民工的保障性住房,政府的负担会更加沉重,但这是关系到中国城镇化成败的大事,政府应有勇气挑起这副重担…[详细]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
  土地是根本,农民进城市打工是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而让新生代农民回归土地,参加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是各级政府需要重视的问题。靠年轻力壮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到了一定年龄后,再回到农村后,连基本种田的知识都没有,面临着双重边缘的尴尬境地。大量农民外出导致“空巢”家庭、留守儿童、撂荒土地和农村治安等问题层出不穷。[详细]
“十二五”关于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详细]

>> 建立工资增长机制,须给予普通职工更多话语权
涨工资并不等于“体面劳动”
  在现实中,我们仍能看到大量“劳动不体面”的现象,工资固然要涨,但仅涨工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首先要让劳动者拥有工作的机会和权利;其次要让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上拥有安全感和尊严感;再次要让劳动者在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上拥有归属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详细]
努力实现“体面劳动”是政府的责任
  体面劳动不仅意味着合理的薪酬、完善的保障,更是能够平等地与企业沟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知情权,对企业大事有参与权,对自身利益有话语权。实现体面劳动最终还靠机制来支撑,从法律政策、监督管理等方面,确保协商结果得到切实履行。只有创造了体面劳动的客观环境,劳动者才能真正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拥有生活的尊严与幸福。[详细]
“十二五”关于收入分配

※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调节作用,调节过高收入,扭转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详细]

>> 公共福利投入增长,关键是居民能够公平地分享
要让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经济增长意味着税收增长,税收增长意味着政府的财力增加,政府财力增加意味着全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更多的公共福利。但是,当今我国各阶层的分配格局中,少数人聚敛了大部分财富,先富起来的迟迟没有带动后来人致富。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税收增长未能使大多数民众充分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详细]
再分配促进国富到民富的转化,政府应发挥更大作用
  虽然政府一再提出加大民生福利投入,但由于缺乏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监督,效果并不显著。要平衡公共产品、公共资源在不同地区、行业、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保障社会各个收入阶层的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某种基本一致的利益,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生有所食、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详细]
“十二五”关于公共服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