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00年,宿迁以卖公立医院开始卫生改革。2003年,该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宿迁市人民医院成为民营医院后,宿迁成为全国仅有的全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地级市。按照当时的说法,三分之二的公立医院发不出工资,改民营“是被逼出来的”。但是今年,宿迁又提出要建设一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什么又要翻回来建公立医院?不管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该以保障人民利益为最根本的前提。[新闻回顾]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
转民营的医改如何产生又为何没进行下去
在现实情况下政府应对公立医院加强支持
医疗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保障人民利益
在现实情况下政府应对公立医院加强支持
 
转民营的医改如何产生又为何没进行下去

转民营的医改如何产生又为何没进行下去

——政府无力支持医院,改制后未达到期望效果

  谈起当初的改革,宿迁市卫生局局长葛志健给记者看了一份该市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情况汇报:“2000年,宿迁可用财力6.8亿元,财政供养11万人,拖欠教师、公务员工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财力主要保开门、保吃饭、保政府运转,无力投入社会事业,多数乡镇卫生院处于‘投入少—运转难—服务差—收入少—运转更难’的境况。宿迁市卫生局做过调查,改制前,全市2/3的医院运营困难,职工工资都发不上。[详细]

改革思路:社会资本愿干的尽量让社会资本干

  宿迁医改的总体思路是,凡是老百姓需要、社会资本愿意干的、有积极性有能力干的,尽量让社会资本干,实现办医投入主体多元化。1999年,宿迁下辖的沭阳县开启了医改的大幕,主导方针是“管办分开、医防分设、医卫分策”。2000年,宿迁市出台了“欢迎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的政策。最后的结果是2003年宿迁成为了全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地级市。[详细]

政府对公立医院支持不足的原因?

  地方财政的力量并不足以支持为数众多的公立医院,以上述的宿迁的情况为例,可用财力6.8亿元,财政供养11万人。享受财政供养的队伍过于庞大,财力难以为继就必然会出现“拖欠教师、公务员工资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只能作出借重以社会资本所办的民营医院的决策。设想本身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推行当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民营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公益性缺失

  2005年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研究结果发布:现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民营医院的最大缺陷是其公益性缺位,除患者为政府投入不足买单外,医务人员也要凑上买单的份子钱。不少地方回购民营医院,即显示出了其弊端。[详细]

宿迁医改失败:“看病贵”并没有被解决

  宿迁的医改已经很明显出现了“医疗装备竞赛”的趋势,各医院都努力扩大规模,纷纷上马高精尖设备,成本当然被转嫁给了病人。同时,由于医生收入主要靠检查和手术,所以出现了要求病人接受各种医疗检查、不严重的疾病故意说得很重。而同时,医院的“红包”和“回扣”现象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只是红包从地下转到了地上,从医生收红包变成了股东分红。[详细]

宿迁医改失败:三级医疗网络体系被打破

  原有的三级网络和转诊体系,导致宿迁市医疗机构过度供给,必定诱导过度需求,使老百姓医疗负担加重;大大小小的医院都在相同层次上竞争,功能没有划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无效率。而医院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根本没有转诊的动力。其结果是最优秀的医疗资源并没有为最需要的人服务,造成医疗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类似种种的局面,都导致了医疗市场的无序状态。[详细]

宿迁医改失败:对乡村医疗的打击始料不及

  急速增加的医疗市场对医务人员的需求短期内激增,导致了基层技术力量被削弱;同时造成一些新兴医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问题。医生的流动方向是,“农村的好医生进城市,国有医院的好医生出去合伙开医院”。由于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医院,使得许多这一层次医院的老板都是有钱而根本不懂医疗的人。加上市场化的医疗环境放宽了对医务人员流动的限制,使许多技术不错的医生不屑于在原来的医院工作。[详细]

宿迁医改失败:医院宁“抢人”不“育人”

  医务人员的稳定性下降,使得医院缺乏培养医疗技术人才的动力,高水平医疗队伍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医疗机构不断增加,医生随时可以跳槽,这使得各个医院宁可“抢人”而不“育人”,不愿意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以防培养好后立马走人。医疗卫生人才后继乏人,医疗质量止步不前。医疗后备力量不足,自然就使得医院后继乏人,从而步履维艰。[详细]

宿迁医改失败:政府对私营医疗监管不力

  宿迁在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降低了医院准入的门槛,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保证。由于审批手续简单,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申办医院,政府目前更看重资产,而不是资质。由于监管不足,出现了药品以次充好、使用不正规的药品甚至三无药品等问题。卫生部门基本上无法掌握医院经营的数据,医院上报什么就是什么,医院会倾向于上报有利于自身的数据。[详细]

宿迁的私营模式医疗模式为什么没有成功?
“看病贵”并没有解决
医疗设备盲目向高端发展的现象非常严重。
医生还是会诱导病人多做检查和手术。
医院“红包”和“回扣”以其它方式表现出来。
区域卫生规划缺乏,三级医疗网络被打破
医疗机构过度供给,必定诱导过度需求
最优秀的医疗资源并没有为最需要的人服务
功能没有划分,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无效率。
对乡村医疗的打击始料不及:基层医疗削弱
医疗市场对医务人员的需求激增,基层力量被削弱
乡镇、村卫生院(室)医疗管理水平下降
医生随时可以跳槽,医院宁“抢人”不“育人”
政府不再办医,但政府对医疗的监管不力
医疗准入的监管缺乏,降低了医院准入的门槛
行业监管手段单一,对于医院的质量监管不足
财务监管不足,非营利性医院的赢利行为

 医疗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保障人民利益

 ——在现实情况下政府应对公立医院加强支持

医疗系统最根本的目标是保障人民利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说过,“如果社会创造出对一个海盗的激励,商人就会变成海盗;如果社会创造出一个对商人的激励,海盗就会变成商人”。既然医疗卫生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的第一责任就是掏钱和组织筹资。先不论补医院还是补患者,起码政府应该“补”上历史陈账,而不是让所有的欠账都由患者和医务人员来扛。否则,“看病难”、“看病贵”及医患关系紧张就没有消停的那一天。[详细]
发展民营医院是必要的,但要注意度

  民营医院开已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给整个医疗体制带来竞争和活力,对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局面也有很大的意义。它的存在能够承担很多的社会功能,对人民群众来说是绝对必要的。民营医院运营期间的种种不规范,以及民营医院先天的部分公益性缺失,让人认识到:重视发展民营医疗力量的同时,必须以保障基本的公立医疗力量为前提。

医改的最终目的不能是为人民币服务

  以宿迁为例,它作出了地方医疗改革的勇敢尝试,但是目前看来没能取得成功。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医疗改革,其最终的目的都不应该是为人民币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地方政府对于医疗事业的支持还是非常必要的,单纯地以全部民营的方式推向社会,很难保证实际推行的效果。如何保障公共财政对医疗事业的投资,如何分配优质医疗资源,这些都是在地方医改中要考虑的问题。



  更多>>
2011.8.18 2011.8.17 2011.8.16 2011.8.15 2011.8.12
“父母是干部”不应是招聘特权 旅游开发不可绑架他人利益 婚姻法新解拯救谁? 警惕传销利益捆绑 故宫“五重门”
2011.8.11 2011.8.10 2011.8.09 2011.8.08 2011.8.05
提速或减速,看什么 普通家庭养儿难 自发公益活动杯具源自哪里 谣言终结者不是我,是我们 南非和解:没有宽恕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