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网上祭奠

已有 个网友悼念

汶川重生巴蜀崛起 速度背后的中国力量(图)

[搜狐网友实拍北川现状][征集祝福 最想为灾区做的事 感动面孔]
[四川各震区公祭 10万老北川人回家追思亲人][地震三周年记]
[刘奇葆:炼尽黄沙自是金] [汶川地震三周年:重归常态才有未来]

70岁老人骑三轮办个展 400张照片记灾区变化

[病残孤儿:眼神充满忧郁与疑惑][“吊瓶男孩”被保送上上海交大]
[北川人回老县城 伤痛释怀需时间] [新生命和家庭重建:痛并快乐]

领导视察慰问,民众何以不满?

  灾民说我们这里不缺当官的,缺的是干活的。官员下去视察,记者势必把镜头对准领导,镜头中一派祥和气氛,地方不可避免的安排一些样板让看,干活的也要放下手里的活来认真聆听,耽误了重建家园的时间。所以,能够不视察解决问题的,就不要下去了,灾区不是秀场…[详细]

更多>>相关纪念消息

汶川地震3周年高清图片

微博网友关注汶川地震三周年

重生,为了希望生活还要继续下去

一场巨震,惨遭裂变,生离死别,人间至痛。这样的伤口,究竟要多久才能完全愈合,一时还是未知。但是,道路再曲折,不要怕,慢慢来,因为要想重生,必须有勇气,为了希望,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为了活着的人,也为了那些逝去的我们最挚爱的人,好好活着,一定要幸福。

 

为了幸福重组家庭,但心中还有另个身影

  在重建家园的进程中,家庭作为一个个社会细胞,也许其修复过程并非像婚礼仪式那般有条不紊。欧蓉和李国军的爱人年纪相仿,两家的铺面只隔着一条街,“5-12”让两个家庭破碎:李国军妻子遇难,欧蓉的丈夫也被永远掩埋在了自家店铺下。震后,欧蓉和李国军重新组建了家庭,如今,在他们的房间里,并没有挂他俩的合影。梳妆台上放着的,还是欧蓉和丈夫昔日的结婚照…[详细]

有孩子家有了,希望才有了

  汶川地震三周年,灾后重建并投入使用的四川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已为881名再生育服务对象成功受孕,有705名再生育宝宝顺利诞生,为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 为北川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内等待免费检查的母婴。 截至2010年11月底,汶川地震灾区已有3564名妇女成功再孕,占有再生育意愿和能力的子女伤亡家庭的95%,其中2690个婴儿健康出生…[详细]

 
 

勇对残缺,用信念划出不一样的新生

  3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代国宏是北川中学的一名学生,跟同学们一起被埋进废墟,40多个小时后获救。然而,他却永远失去了双腿。虽然双腿高位截肢,但在泳池里、赛道上,他却犹若“飞鱼”。“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只要信念和梦想还在,残缺的身体同样可以创造精彩的人生。”今年21岁的残障游泳运动员代国宏说…[详细]

成长,就是一种重生的力量

  灾区在成长,学校在成长,灾区的每一个人都在成长!这是重生的力量! 四位访澳的汶川地震幸存者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其中3人因地震导致腿部残缺。幸存者王丽说:“参加高考读大学,是我和同学们的共同梦想,做手术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所以两者都不会放弃,但为了不影响参加高考,我毅然选择了半麻醉手术。”…[详细]

 

重建不只是把房盖起来,心理重建更漫长

与遇难者相比,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重大灾难将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浙江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组长赵国秋称,通过他对在四川江油人民医院的伤员和孤儿进行心理危机评估,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灾民心理重建工作的普及率仅10%。

大灾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灾民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张侃说,估计30%以上受灾群众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那些参与救援的年轻士兵、医生以及在灾区进行报道的记者也会有所影响。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灾后的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过程。[详细]
激情退去之后,心理援助才刚开始
  灾民的心理状况正处于两极分化,好转的人在持续好转,恶化的人在持续恶化。美国政府针对在9-11恐怖袭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市民,就制订了长达20年的救助计划,包括提供危机干预服务以及任命科学与医学小组。纽约市卫生局还建立了健康登记系统,每两到三年调查一次,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详细]
心理重建比基础设施重建更为关键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长邓明昱通过对灾区居民点访谈的资料以及在灾区精神卫生病房查房的资料判断,川震灾区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在36万至60万人左右。按照国际一般统计数据推算,“5-12”地震后出现长期心理问题可能有1518万人。[详细]
要从根子上解决灾区群众心理问题
1、住房问题成最大心理压力:房毁了,一生的积蓄没了,重新挣钱去买房;
2、经济来源也成问题:一个残破的家,经济压力比以前更大了;
3、家庭矛盾也是重要问题:灾区干部因职责要求顾不上处理自己家事造成家庭矛盾。[详细]

建好新汶川,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这曾是一幅毁灭的图景,这也是一幅重生的图景。人们含泪埋葬亲人,拖着悲伤的脚步回到城市和乡村,扒除废墟,扫清瓦砾,重建希望的家园重建家园,就是这样以它最渺小的身形和最苦难的步履,在浩瀚的自然劫难面前,书写出人类族群存续至今的抗灾重生的史诗。

 

新县城,全面展示地震灾区重建新貌

  4月5日上午,汶川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遇难者公墓举行清明公祭活动,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以“四最”告慰罹难同胞和烈士们。他说,曾经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汶川大地发生了涅磐重生的惊天巨变,“如今的汶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逝者安息,生者图强,这既是对死者最好的祭奠,也是对生者最好的告慰…[详细]

新学校,抗震并不是奢侈的代名词

  北川县擂鼓镇,震后修建的新学校建筑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施工,能够抗震级为8级、烈度为9度的地震。作为10岁孩子的家长,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许家村村民杨道云对镇上小学的建设很上心。从新校园开工起,他多次前往“探查”,发现地基打得深、钢筋用得足,“这下放心了…[详细]

 
 

新家园,能否成为安居梦的骄傲范本

  截止去年,四川灾区需恢复重建的126.3万户农房全面完工,160多万套城镇需重建和加固的住房,完工154万多套,近500万灾区群众搬入了漂亮的新房;95%以上的灾区学生搬进了永久校舍。基层官员坦言,“两年要完成重建任务,速度越快,潜伏的矛盾和问题越多”,如果说高强度的重建造成矛盾的蓄积在所难免,更加值得期待的是灾区政府在后地震时代直面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技巧…[详细]

新生活,过好日子还必须靠自己

  47岁的石光武是青川县枣树村农民,早年间,一场事故导致他右手残疾。汶川地震后不久的2008年7月,他带领全家冒着频发的余震开始重建住房,成为全村乃至全县最先动手重建房屋的农户。去年以来,石光武的女儿、儿媳一同在外务工,儿子在家开车,自己在家经营小店,家里还种了2亩有机茶,全家各项收入每月有3000多元。但是他并不满足。“重建房屋时我能不等不靠,搞增收我也要积极主动,不然我就落伍了。我不能愧对"自强模范"这个光荣称号…[详细]

 

汶川地震3周年图片

猪坚强:散步减肥
四川省大邑建川博物馆护养的猪坚强,目前为腿部后遗伤病动过手术后,正在专设的动物医疗所休假。
重返映秀地震遗址
人们重返灾区漩口中学倒塌的教学楼遗址,再度感受当时的灾难和今天重建的新貌。
76岁老人作诗感恩
绵阳柏林镇洛水村村民王子发展示自己的作品《重建感恩》,表达自己对援建团队的感激之情。
“小英雄”林浩
林浩觉得有这么多人帮助过他,他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三年来,林浩参加了100多场公益活动。
羌族受灾夫妇
“生儿育女也是重建任务,我们超额完成啦!”这是平武县灾后“再生育工程”中第一对双胞胎。
北川之春
“吊瓶男孩”李阳的新家位于县城西侧的“尔玛”小区,就是"我们"的意思,这里是"我们的家"。

汶川地震3周年视频集

汶川地震纪念专题


  • 北川,必须和你说再见

  • 生命继续绽放

  • 汶川8.0级大地震

相关专题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但每当我们看到一张张当时记录下来的照片,每一个人都思绪都会回到那一天,除了悲伤,那里还有更多的最感动你我的小人物,他们的命运、生活、还有明天…[详细]


汶川地震数字档案,全景式记录地震的点点滴滴:地震14分钟后,第一支军队前往震区。一个个救援者;十几万志愿者;几十万军队。绵竹80岁老人肖致户被困266个小时候获救…[详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详细]

消息更多>>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