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名字:一面是个性涌动 一面是重名潮再现
从抗美到操日本 起名脱离不了时代烙印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解放”相当流行

建国初“抗美”“援朝”相当流行名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它更多的寄予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希望,或是自己的愿望。名字虽然各有不同,但名字却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时代色彩非常鲜明。专家表示,解放后,曾经出现过几轮“重名潮”,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解放”“抗美”“援朝”相当流行,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常用名字。除过这些政治色彩的名字外,土气的名字也很多,比如柱子、铁蛋、腊梅等,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朴实憨厚性格的写照。
80后妈妈受琼瑶剧影响大

80后妈妈受琼瑶剧影响大一位网友把自己认识的周围亲戚朋友的孩子的名字做了统计后,发现拍部琼瑶剧绰绰有余。很多人表示,起这些名字肯定是受了到时代的影响。一位80后妈妈小程告诉记者,想给孩子取名叫奕熙。”小程告诉记者,同事很多人觉得孩子的名字有点“琼瑶”。小程坦言初中时看到言情小说里的名字都很喜欢,“像潋滟、婕妤这样的小说里的名字,对我影响太大了。”小程说。也有网友揣测,当时起这些琼瑶名时,这些爸妈肯定没想到大家想到一块去了。[详细]
双独家庭爱给孩子起“双姓”名
现在孩子都是独一代,家家都宝贝,名字一定不能跟别人重掉。南京户政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四个字的名字这几年在南京确实多了起来,尤其是父姓和母姓叠加后在加上孩子的名字的。工作人员分析,一方面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结婚生子的高峰期,80后父母喜欢标新立异,另一方面因为现在家庭都是4+2+1的结构,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都希望能把两家的姓都嵌到孩子的姓名中,以体现一大家子对孩子的关爱。[详细]
操同学的父母显出一副大无畏的“爱国”情怀
有评论称,给自己孩子起名“操日本”的家长,显出一副大无畏的“爱国”情怀,因为,他(她)们不仅从自己的孩子抓起了“爱国教育”,而且打破常规,用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精神,让自己的儿子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蹂躏”完整个日本,何止一个“痛哉!”,简直可以让人痛饮三大碗酒。[详细]
名字是一种文化不是笑话
“王冫冖”会读吗?名字别人不认识是无形的失败

不要以为你看错了,王冫冖的确是一个人的名字,读作王(冰)bing(蜜)mi(谐音)。“这两个字太怪了,人们连读错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读不出来。”王冫冖说。名字,从实际效用讲,是父母给孩子身上贴的一个进入社会的标签,但是名字别人不认识,实际是孩子刚一入大学就遇到了一次看不见的失败。别说上课、升学考试不方便,就说孩子将来长大工作了,到单位报到,领导看了他的履历如果认不出名字,对他的印象肯定比较模糊。如果叫名字又叫错了,孩子再纠正领导,场面肯定尴尬。[详细]
个性不是通行证:彭A 无法买机票迁户口
湖南大学一女生名叫彭A,这个与众不同的名字,让她享受与众不同的快乐时,也给她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麻烦。她不能迁户口、不能办信用卡、不能买机票……彭A说,父亲给她取名的时候,没有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也没有对取名作硬性规定。没想到现在却让自己的生活如此折腾。武汉有个孩子取名“小A”,沈阳一个小朋友名叫“毕必A”,成都一新生儿名叫“陈B”,湖北丹江口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分别取名为“刘a”、“刘b”。他们上户口时都遇上了大麻烦。[详细]
起名要慎重,不能随便更改

“目前,改名有严格的规定,未成年人改名要经过自己的父母的同意,且父母同时到场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名。成人可以自由改名,但改过后 3年内不能再改,而且姓名和出生年月不能同时更改。”派出所的一位户籍民警告诉记者,成年人改名手续复杂,出现与毕业证、学历证、驾驶证、房产证等证件原有登记名不符的情况,还需要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证明材料。[详细]
臆造的文化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到困扰
这些个性十足的名字虽然提高了他们的关注度,但是他们本人却也不胜其烦,一露面就被众人围观。此前,“是朕”的妈妈便已表示,为了不影响孩子,不希望媒体就名字一事继续炒作。然而,作为给孩子取名的家长,难道早先没有考虑到这样太过个性化的名字会引起争议吗?所以说,也能责怪公众们不淡定,而是家长取名欠妥当。
实际上不管在哪个时代,名字应该是一种文化,或是时代文化,或是传统文化。但千万别是自己臆造的文化。臆造的文化,就成了笑话。“操日本”这样夸张的名字,只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如此没有任何意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