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一个座位引发的“血案”——中国人到底怕错过什么

座位官位、房子票子都要抢


明明人人都有座,抢座仍成习惯行为:国庆期间一条微博称,从新加坡到民丹岛要坐渡轮,乘客八成以上是国内来的同胞。闸门一开,大家争抢着涌向甲板。被裹挟在人群中两位老外对此惊讶不已:"这船难道不会等我们吗?""不是人人都有座位吗?"手里握着船票的争先恐后的中国人,到底怕错过什么呢?[详细]

“抢”的还有紧俏商品、名牌学校入学指标、价格一直上涨的楼盘


凌晨1点半去“抢”保障房
从乘车抢座位,到开车抢跑道,这些生活中的习惯性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的社会写照。抢股票、抢房子、抢官位、抢财富,抢你没商量;有条件要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抢;无论明抢暗抢,抢到手就算赢;今天不抢,明天政策一变没得抢;有职有权不抢,过期作废看别人抢。

“君子之国”事事争抢 源于“脆弱心灵”

资源匮乏,人自然产生一种对资源占有的焦虑


庞大的人口对各种物质资源和公务服务资源形成了压力:比如过年回家买车票,如果不抢,就可能无法在除夕夜回家团圆;价廉物美的房源,如果不抢就可能错过。据统计北京市地铁日均发车2160列次,日均客运量在300万人次左右。然而单在早高峰全市仅中小学生及家长出行人数就有近215万人次;河南省安阳市保障性住房2010年上半年开工率为零,通过整理安阳当年7月之前的所有楼盘信息发现,整个安阳市经济适用房仅有5个楼盘,供求严重不足。

在中国,如果完全遵守秩序和规则,站上几个小时可能也上不了一趟地铁或公交车


北京香山红叶节 游客挤爆公交车
在大城市的公交、地铁站台总能看到排队候车的队伍,但一旦车进了站,情况大不相同,甚至会变得“恐怖”:刹那间,所有人会一起冲向车门,也不管车里的人能否先下车。在这样的人口大国,“抢座”有时是迫不得已的。[详细]
  据去年的一篇报道,中国公安大学团河校园及周边百姓要想坐上地铁大兴线实在是太难了。因为门前只有一条954路公交车能到地铁站,而954路车太少,等一个小时来一趟车是常事。“如果你没赶上晚高峰5点多那趟车,就只能等7点半的末班车了!”

长时间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民众总是感到不安——焦虑着急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都在加快,但相应的很多城市建设、交通容量扩充、公务服务功能健全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符先生任职一家央企,欲在长沙买房。2009年年底,他看上的一套楼盘的新房,单价每平方米5000元出头。2011年因限购和其他金融政策的打压,他一直认为房价能降,就没有出手,谁知,今年7月,出台了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两年中,他看中的楼房价格已经到了8200元/平方米。今天不抢,明天政策一变没得抢。这也使得现在总是城市资源出现供小于求的局面,才会让民众总是感到不安,从而出现争抢的行为。这样的心态让许多已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拼命“抢位”

更重要的是:贫穷记忆造就的脆弱心灵——生怕不抢就没了


中国人曾经历过长期物资匮乏的岁月,因此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一些"唯恐慢一步就抢不到"的习惯,这些习惯并非因生活开始富足就能一下子克服。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人们才不得赶早不赶晚,跑快不跑慢,凡事都表现出急匆匆的样子。[详细]


争先恐后的中国人,“抢”更是怕被挤出圈子

社会发展太快 “抢”是怕被挤出圈子


今天的中国人确实有活在当下,一年过完一生的气概——唯恐落伍、掉队、被挤出圈子的“抢座位”心态大行其道。对于假期补课这个最常见的现象家长们便体现这样的心态:“本想让孩子在假期中休整休整,但高考的竞争是整个省甚至全国的竞争,许多市县级甚至乡镇的学校都在补课,孩子不补那不就吃大亏了吗!”“如果别的学校都在补,自己的孩子不补课,就会跟不上。”
  经济高速增长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十分急躁,并产生一种争强好胜的意识。人们急于表达,渴望成功,甚至无法忍受成功的过程来得过慢,一切都要趁早,出名、赚钱、买房子……

拼抢反映国人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迫切心情



入学“争夺战”
经济高速增长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十分急躁,并产生一种争强好胜的意识。眼下“拼抢”最厉害的要数子女教育。一些大城市知名中小学的入学资格都成了家长竞争的目标,甚至幼儿园录取也要进行面试。为了孩子能上一个条件好点的幼儿园,家长们天刚亮就起床去报名,本来以为来得挺早,没想到还有更急的——有人半夜就卷着铺盖带着干粮来了。[详细]

为了抢而不顾秩序,不顾是否伤害他人权益,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生活中,看似再微不足道的事也都是“抢了再说”。在这样的环境里“竞争”,人们只能硬生生地放下所有是非感、价值观,因为不抢就得不到。其实,每一个国家多少都会出现“抢”的现象,但为了抢而不顾社会秩序,不顾是否伤害他人权益,才是最大的问题,最令人心寒。


社会默认“抢”行为:自己违反规则没耻辱感,别人违反也不会对其鄙视



温岭现治百病“神水” 民众疯抢
“抢”已成了一部分中国人对社会固有的印象,被这种环境包围,任何的机会和福利,人们都只有靠自己想办法去抢,因为守秩序已不够。插队、抢位等生活上的不文明举止,实际上也不过是这种心态的“衍生品”。售货员不会因为你插队而不卖东西给你,地铁工作人员不会因为你推挤抢先上车而阻止你占有那仅剩的空座。[详细]

编后

抢座只是一个微小的社会现象,然而这种现象的本质却反照着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欲望、本能的了解和觉察,最后落脚到对欲望满足方式的选择——是先席卷一空导致大家都没有呢,还是按照秩序保证每个人都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