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2年06月28日 第941期

“社会青年”在媒体等公共话语中上的出镜率,可能要远远高于“临时工”、“富二代”。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社会青年”,又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它在媒体等公共话语中上的出镜率,可能要远远高于“临时工”、“富二代”……这个本来是对一个群体中性化的称谓,却被官方、媒体和公众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色彩。一些群体性事件,或者是恶性案件中,在官方的通报中,总是少不了“社会青年”的影子,而今这个半官造词汇又多了一个兄弟词汇:“社会少年”。

相关新闻:中山处理群体聚集事件 起因社会少年被殴打

点题

社会青年,一个中性称谓被被赋予了太多贬义色彩

社会青年曾是城镇知青代称 带一定褒义色彩

疑问

什么给社会青年赋予了贬义色彩?

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青年”是个官造词汇

科普

乱贴“标签”暴露敌视思维 制造舆论不公

被贬义化的群体标签知多少?

点题

社会青年,一个中性称谓被被赋予了太多贬义色彩

社会青年曾是城镇知青代称 带一定褒义色彩

诞生之初:指走出学校未安排工作的城镇青年

  社会青年是1949年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是指走出学校后没有谋生的职业、政府又尚未安排工作的城镇青年。1966年秋季开学的在校的城镇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统称“老三届”,实际上是六届学生,年龄相差有的在6年以上。到了1968年秋,他们都成了政府无法安排工作的“社会青年”,全国总数在500万以上。

社会青年曾是城镇知青代称 带一定褒义色彩

  这500多万青年,都是当时青少年中的佼佼者,富于献身精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后来毛主席号召知青下乡,10年间,被送到农村的知青人数超过2300万。1968年以前,农村是没有“社会青年”的,农村的青年天生就有职业,命中注定扎根农村,政府无需为其安排工作,耕作就是革命工作。1968年,从城里来了知识青年,农村这才有了“社会青年”。可见当时“社会青年”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社会青年虽仍是中性词汇 后贬义色彩日渐明显

  1979年知青大回城,因为大量回城人员失业,替代“知识青年”的称谓变成了待业青年,后来待业青年又有了普世意义的称呼:失业青年、社会青年。虽然在一些官方用语中,社会青年仍是一个中性的社会称谓,但在公众意识中,社会青年具有普遍的贬义色彩,在百度词条中,“社会青年”是这样释义的:社会青年指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甚至是对有黑社会背景者的正式的、轻蔑的称呼。[详细]

疑问

什么给社会青年赋予了贬义色彩?

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青年”是个官造词汇

诞生之初就指游荡于体制边缘的人群,是重点管束对象

  在“文革”前和“文革”初期,常听到“社会青年”这个说法。其定义在当时很明确,就是“已毕业,未就业”的青年人。那时,工农兵学商,所有人皆在体制之内,但“社会青年”却游荡于体制边缘。他们的数目庞大,如上所述,在文革期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社会青年”足足有2300多万人,这么庞大的,游离在体制边缘的人群,被打上“社会青年”的称谓而被作为重点管束对象。

官方思维引导下,媒体潜移默化地涂抹着负面色彩

  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青年”是一个官造的称谓,应该说一开始,官方对这个游离于体制外的群体,就抱有一定的谨慎,甚至略带敌视的态度。官方的态度反映在媒体上,就是类似于《学生纠合社会青年报复初中老师获刑》、《勾结社会青年 逼迫同学卖淫》、《飙车抢夺抢劫社会青年纠结学生疯狂作案落法网》之类的报道,而在官方和媒体的带动之下,“社会青年”一词的贬义色彩也就越来越强。[详细]

民众也日渐接受了贬义色彩的“社会青年”概念

  网友@声声仔:我在学校里,我们总是在一些仪式上听到老师宣读通报批评,“×××同学放学后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或“×月×日,×××同学纠集社会青年在校门口殴打×××”。你们仔细回忆下,在学校里,是否有过类似的通报。在这里就涉及到了“社会青年”这个词,本来一个中性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在教书育人的老师口中都就成了贬义词,甚至是流氓的代号,更逞论社会公众呢?[详细]

社会青年成了谁都不愿背的骂名,被误伤者众多

  网友@盲流:我们对那些在社会上的流氓青年应该称之为社会不良青年才对,而不是一竿子打翻一片,滥用“社会青年”这个概念,有些青年在社会上默默工作,没招谁惹谁,然后莫名其妙地被扣以贬义色彩的“社会青年”称号,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多冤啊。我高开复读过,在复考的一年时间里,档案上注明这一年里我的身份是社会青年,那又怎样,我一没杀人放火,二没奸淫掳掠,活得很充实很健康。我不是为自己抱不平,是为广大的步入社会的青年朋友叫冤。[详细]

结论

乱贴“标签”暴露敌视思维 制造舆论不公

被贬义化的群体标签知多少?

  细想自小到大听惯了的许多与“社会”搭配的词组,可以理出一点语义流变的线索。类似于“社会青年”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各种人群因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被打上各种标签,他们因为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官方习惯性地对他们抱有一种轻视、防卫甚至敌视态度。

贬义化的不仅是“社会青年”:带“社会”前缀的贬义色彩词汇众多

  如上所述百度百科解释社会青年名词:“社会青年,指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其实,你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大量带有“社会”前缀的词汇,他们无论在官方口中,还是百姓口中,通常都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如“社会闲散人员”“社会流氓”、“在社会上瞎混”、“社会上的骗术”、“社会上的陋习”等等。[详细]

标上“社会”大标签,都暗含着一种划类、划群一把抓式的管理思维

  社会青年、社会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很有中国特色的群体称谓,像农民企业家、个体户、农民工、下岗职工……这些带有民间色彩的群体称谓背后,是官方出台的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政策。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政府很习惯统一标签,一把抓式的社会管理思维,而单一标签式的群体组织管理模式,暗含着一种对民间社会的忽视,甚至是敌视思维。[详细]

香港没有“社会青年”称谓,在台湾则是正面词语

  “社会青年”这种称呼,在香港是没有的,在台湾则是正面词语。在香港和台湾,都有大量的青年民间组织,他们独立于政府之外,专注于青少年的发展。例如,于1960 年成立的香港青年协会(简称青协),是香港最具规模的非牟利青年服务机构之一。主要宗旨是为青少年提供专业而多元化的服务及活动。在台湾,类似的社会青年组织更多,他们虽有政府资金支持,但却是纯粹的民间青年组织。[详细]

有“主义”无“社会”:“社会”二字定义很混乱

  一个现代国家,须有宽阔的领域介于公权和私人之间。人以群分,人们因各种需求、趣味、职业、信仰,自愿结合,以自治方式处理社群事务。这就是“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是化解冲突的缓冲地带。这个领域的盛衰,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至深。但毋庸讳言,我们的公民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许正因如此,作为定语的“社会”一词,定义有点混乱,甚至被学者称为“有主义,无社会”。[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