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2年07月11日 第950期

解除女同性恋献血禁令是一种进步,然而挡住了男同性恋就是挡住了艾滋病的传播吗?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献血先测性取向?从这个月开始,新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正式实施,有性行为的男同性恋仍然被禁止。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献血者是否是有性行为的男同性恋很难判断……解除女同性恋献血禁令是一种进步,然而挡住了男同性恋就是挡住了艾滋病的传播吗?更何况,艾滋病高危人群不只是男同性恋者。血站和疾控中心与其控制献血群体不如做好血液检测,严格把关才能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关新闻:中国禁止男男性行为者献血 解除对女同献血禁令

问题

献血先测性取向?艾滋高危人群并不只是“男同”

艾滋高危人群不要只盯着“男同”

现实

禁止有男男性行为者献血不具有可操作性

既然会第二次检查,禁止“男同”献血就显得多此一举

关键

血液把关需要把的是质量而不是什么人去献血

禁止相关群体献血会打击积极性

问题

献血先测性取向?艾滋高危人群并不只是“男同”

解除女同性恋献血禁令是一种进步

  从这个月开始,新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正式实施,中国卫生部解除了一项14年的禁令:不接受女同性恋者捐献血液。专家称,女同性恋就算是有性行为,也不容易传播疾病。这无疑是政府在同性恋反歧视路上迈出的实质性的重要一步,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对同性恋者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尊重同性恋者享有的权利,将他们不再排除在条例之外,更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也是一种包容文化的回归。[详细]

艾滋高危人群不要只盯着“男同”


  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 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详细]

(1)吸毒者是第二大艾滋病危险人群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详细]
  18年的“毒龄”,8次强制戒毒,戒断期最长两年半、最短不足两个月,平均间隔不到半年又复吸,这是吸毒者小付的戒毒档案。当第7次被送去强制戒毒时,他被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详细]


(2)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也易感染艾滋病

  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另一易感人群。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此外,隐蔽性较强的双性恋者、性交易双方也都是潜在的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详细]
  今年3月,传闻有越南女子得了艾滋病,惨遭台湾色情业者在医院丢包,生死未卜。熟知当地情色生态的员警透露,越南女子被业者要求无防护措施卖淫,每天生意火爆;台湾嫖客贪图一时爽快,死到临头都不知道。据悉,染艾滋病的越南女子赴台5年,至少接客上万人次。[详细]

网友调查:你如何看待禁止男男性行为者献血?

survey

现实

禁止有男男性行为者献血不具有可操作性

献血者性取向和是否发生过性行为难以判断,献血先测性取向?

  是不是同性恋,是不是有性行为的男同性恋,如果献血者不说,真的很难从表面来判断,所以,在日常献血工作中,这也是一个难点。
  @wwwwwwayu:这算什么规定,人家脑门上没写有“基情”,你还上杆子去问啊?
  @十v三:有句歌词叫“你要不说我也不问”。(有男男性行为的同性恋)能看出来吗?还是要用测谎仪啊?
  @济南献血:如果同性恋来献血,我问,你是同性恋吗?你会怎样回答?1、我是 2、我不是 3、你才是呢!
  @跟叔叔走:这个太厉害,我给跪了。所以以后轮到我去献血,我只要当着全公司面出柜就可以了吗?好方便好快捷。

既然会第二次检查,禁止“男同”献血就显得多此一举

  血液被带回血站后要进行复检,须按卫生部规定的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来做,共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HCV-Ab)、艾滋病病毒(HIV-Ab)、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转氨酶(ALT)等项目。去年,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有7万余名献血者,在血液检测时筛查出了14名艾滋病感染者。
   而既然血液被收到血站后会进行第二次检测,在这个检测过程中也确实查出了一些艾滋病感染者,可见禁止有过男男性行为的同性恋者献血多少有些多此一举。
   从存在性活动的男同性恋者仍在禁止之列不难看出,如何从加强技术手段检测艾滋病毒,而不是仅仅从人群上进行风险规避,造成人为的划分和歧视,或许是下一步应当考虑的对策。[详细]

限制献血者并不能保证血液安全

  (1)性用品安全:劣质性用品易使献血者染病
  市场上的避孕套产品鱼龙混杂,劣质产品不在少数。有人从广东专门组织货源,进货时还有部分杂牌子是散装的,二道贩子出售会再行包装。一些便宜货3元钱就能买一盒(10个装)的。据介绍,由于劣质避孕套的质量差,其乳胶较脆,很容易就破裂和脱落,不能有效防止性传播疾病和避孕,危害严重。[详细]

  (2)抽血工具:抽血过程中献血者并不是绝对安全
  献血指南中指出,静脉采血所有针管都经消毒并只用一次,确保献血者免受感染。然而在献血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 福清陈先生没想到,参加一次献血后,自己会手臂肿大,被医院诊断为“血栓闭栓性脉管炎”。为此,陈先生打起了索赔官司,而且一打就是五年。[详细]

  (3)窗口期感染者:查不出来却能传染别人
  据专家介绍,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到抗体的产生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一般是三个星期到两个月,在没产生抗体之前我们是查不出来的。有可能检测的时候,查不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有病毒了,这段时间体内有病毒但是抗体查不出来的情况就是窗口期。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详细]

无法执行的规定还不如不定

  献血“新要求”指出,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吸毒史、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者等不允许献血,但独身“男同”可以。乍一看是使我国的用血安全多了一层保障,可是如何鉴别献血者是否是同性恋,如何获知前来献血的“男同”是独身?有网友甚至戏谑道:“采血工作人员学会甄别同性恋的新技能了吗?”艾滋病高危人群不去献血更多的是在于自我约束,这样毫无鉴定标准,无法执行的规定不如不定。

关键

血液把关需要把的是质量而不是什么人去献血

禁止相关群体献血会打击献血积极性,致缺血情况更严重

  献血是爱心的体现,是一种善举。普通人献血会得到人们的褒奖和掌声,但当同性恋者也要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的时候,却遭到了冰冷的拒绝,这对他们的爱心是多么大的打击!
  同性恋者的血也是热的,他们献出鲜血也是为了挽救生命。他们只不过是性取向有点特别罢了,其他跟普通人并无太大差别。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同性恋者,愿献出鲜血,都是值得尊敬的。

做好血液检测比控制献血群体更重要


(1)献血前检查存在漏洞、漏检 献血者与被捐献者均受害

  吉林省德惠市的宋某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间,先后15次到血库献血竟都未被发现携带艾滋病病毒。先后有25人接受宋某血液,而通过血液和性传播,宋某至少造成21人染上艾滋病病毒。经初步调查,宋某所献血血库在采供血过程中存在严重短间隔采血、漏检,检验未按试剂说明书要求执行,检验未进行室内质控及采血、检验、发血等工作环节记录不规范等问题。[详细]
  “街头采血点的血液检查需要考虑到流动性和快速性,采用的办法几乎全是试剂筛查法。”市中心血站业务科的王主任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很有偶然性,想避免还有待于技术上的提高和完善。[详细]


(2)医院输血前忽略二次检测 患儿被输入过期血

  患儿的父亲在孩子输血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输血袋已过期半年。罗某说,儿子名叫罗立,才满8岁,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到汉阳铁路中心医院血液病治疗中心治疗。护士为孩子输血,他发现血袋标明的有效期已过半年,袋子上还破了3个小洞,血由小洞向外渗出。 据武汉血液中心办公室张清主任介绍:每个血袋都配有抗凝素,防止血液凝固。血袋过期,易造成血液污染。[详细]

禁止男男性行为者献血涉嫌歧视


  “新要求”指出,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吸毒史、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者等不允许献血。在献血出现如此要求,似乎有些“歧视”之嫌。[详细]
  2010年6月,在出版单位工作的王梓政(笔名)到西单图书大厦献血点献血时,因其告知了同性恋身份,被献血点拒绝。王梓政认为,《献血法》中并没有同性恋不能献血的规定。献血既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权利,不能献血剥夺了其献血的权利。于是王梓政将起诉状递交至海淀法院,起诉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歧视同性恋。[详细]
  @Cheney-SU:在献血之前,还必須确定献血者是否同性恋,是否HIV携带者,是否有危险性行为?可见,这规定本身并沒有任何意义,却是一种成功的社会歧视方式,传达给大众其主流意志才是其重点;换句话说,歧视是重点,其余献血什么的,只是传达出其实这个观点的载体。

国外是如何保证血液采集的安全


  泰国:拒绝男同性恋捐血;女性将被问及是否曾与艾滋病高危群男性有过性行为。[详细]
  美国:编写不适合献血人员的名单,包括曾静脉注射毒品者、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者、卖淫者等。[详细]
  加拿大:与同性发生过性关系的男子不可以捐血。
  法国:技术设备集中管理,体检透明资料保密。
  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匈牙利和瑞典等:拒绝男同性恋捐血:拒绝在过去一年内有过同性性行为的男性献血。
  德国:对献血者实行多项严格体检。用血前,医院必须确认血液准确性及保存时间。
  英国:制定血液安全和质量法规。[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