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危机产生后的反应富于策略与效率
与阿根廷军政府不同的是,英国对危机产生的迹象反应迟缓,但对危机产生后的反应却表现得富于策略与有效率。阿军登陆马岛、英守军投降后,英国的舆论工具不间断开始宣传两个观点:英国蒙辱,马岛居民将生活在军事独裁之下。舆论和政界的认识是如此统一,以至于4月3日撒切尔夫人宣布将派特遣舰队时,英国国会自“二战”后第一次以全票通过了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
>>>>>客船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成功改装为医院船
马岛战争中,英国先后征用了56艘商船,尽管改装时间紧、工作量大,但由于很多商船平时建造时就考虑了军事需求,因此整个改装工作进展较快,平均每艘船的改装仅用了72小时。当时,英国的“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40名学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征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三天就改装为医院船。英国的这些高效迅速的临战准备,奠定了取胜的基础。[详细]
>>>>>战时内阁“委托式指挥”不干涉前线军事决策
面对船少的窘境,英国防部和海军决定立即启封现有部分舰艇,紧急召回分布于各地的舰船,给部分军舰加装战争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装具,在确定战时指挥体制的基础上,英国战时内阁对军事行动采用“委托式指挥”的原则。即战时内阁确定战时准则和政治决定,其余由联合司令负责决定,择机决断。这样,就建立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有效指挥体制,有利于应对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