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傅莹:这个新闻发言人很“女生”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傅莹履新后首秀迟到并道歉:开会的地方曲折 不太好找

  她从来不用“无可奉告”类的语句搪塞媒体;她以“阿莹”为笔名多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她经常讲,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要多说话、说明白话,她就是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发言人——傅莹。作为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她用自己情感丰富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这次她将把务实的新风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之中,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向世界展现中国全新的形象。

草原上走出的外交女杰:时尚外交展现独特魅力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外交官就是从内蒙古呼和浩特闯出去的傅莹。傅莹还是第一位驻西方大国的女性大使。如今,傅莹再次创下一项新纪录,成为人大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发言人。[详细]

  和傅莹有过接触的人说起这位女外交官,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时尚高雅”这个词。“大使的发型总是保持的那么好,头发微白,短卷发,总给人神采奕奕的感觉”;“衣着讲究,小饰物也同样考究,有时看见大使在食指上带着一个非常时尚的大戒指,有时她也会穿一双小皮靴,这种年轻的心态让她与年轻人也自然而然地相处融洽”;“工作敬业,很干练,但又不失女性柔和的一面,经常谈笑风生。”

2001年4月4日,马尼拉,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傅莹参会前。

晓之以理,拿数据说问题 :西藏1780处宗教场所比例高于英格兰

  傅莹也非常善于结合运用西方媒体看重的数据分析来说明问题,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目的。人文和数据,这两个西方媒体最为看重的要素在她的外交活动中被运用得炉火纯青。

  谈及西藏问题时,她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西藏是备受喜爱的一片热土,关于西藏的信息也很充足。每年有四百万游客到西藏观光旅游,过去五年,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了83.3%。2006年,西藏全区有学校1000多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西藏有宗教活动场所1780余处,平均每1600人一处,比英格兰地区每3125人一座教堂的比例还要高。西藏也面临复杂的问题,有人让宗教卷入政治,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人民群众衣食无忧,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而解决温饱问题正是历届中国政府多少个世纪追求的政策目标。” 此番话打动了不少原本对中国缺乏了解的西方读者。

“傅莹举止雅致、专业,思想锐利。”德国《明镜》记者苏珊娜说。

动之以情,用"母性"化危机:选秀扰民引外交纠纷?我是粉丝!

  傅莹说话时喜欢打比喻、讲事实,娓娓而谈,没有官腔,平易近人,她一度也被媒体称为“柔性危机专家”。尤其是在驻英大使任内,为扭转对华不利的舆论氛围,化解外界对中国的误读,傅莹四处奔走,成功实施危机公关,使外界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

  2008年4月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受阻后,傅莹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如果西方能够倾听中国》,文中她对当天火炬传递现场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谈到她无法回答那些冻红了鼻头,手脚发冷的中国志愿者小姑娘面对攻击发出的“这就是曾经滋养过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土地?哪里有绅士风度?”的疑问。

  傅莹的母性也曾化解了一次小小的“外交危机”。英国一档电视选秀节目《X元素》进入决赛的选手,居住在她官邸附近。英国媒体误报“中国使馆因选手太过吵闹而提出抗议”,傅莹很快在英国发行量最大的通俗报纸《太阳报》上发文,阐明真相,并说自己的女儿也是中国“超女”等选秀节目的“粉丝”,而她本人也是英国这档节目的热心观众,甚至“如数家珍”般地对《X元素》比赛中人气最高的一些选手一一进行了点评。

  她的一位前同事对《中国经济周刊》评价说,傅莹大使抒发的个人情感和良好的沟通姿态令本来繁复沉闷的外交工作变得事半功倍。[详细]

2008年4月6日,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完成火炬传递。

柔中带刚,不回避敏感问题:希望西方不要捧杀中国

  她从不咄咄逼人,也不照本宣科,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坦率。在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期间, 她经常在英国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就“西藏三-一四”、新疆“七-五”事件等,或向西方阐明事实真相,或讲解中国对某一问题的立场。


  2009年3月,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王牌节目上,傅莹用流利的英文解释中国在金融峰会上的立场,希望西方不要捧杀中国。“当人们给中国戴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储备等等各种帽子的时候,中国民众会感到这是在吹捧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语毕,主持人Marr哈哈大笑。


  澳洲ABC广播网记者GRAEME DOBELL同样对傅莹赞赏有佳。“从2004年3月赴澳以来,她从来没有用‘无可奉告’这样的语句搪塞媒体。”一次专访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回答,DOBELL至今记忆犹新。傅莹当时说:“中国人不会接受容忍台湾独立,这就好比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一栋房子,咱俩是兄弟,我们都讨厌对方,常常对彼此关着门,但是我们不可能把屋顶拆了,我们不得不保存从祖先继承下来的东西。” 对于自己的外交策略,傅莹自述:“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要多说话、说明白话。”[详细]

2009年3月29日,傅莹参加了BBC电视中心的脱口秀节目。

全国两会新闻发言人:面前是记者 背后是民众

  “两会”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始于1983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曾涛和孙起孟分别作为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新闻发言人,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此举受到境外新闻机构的普遍好评,认为这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有力举措。两会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从那时候起,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当全国两会的新闻发言人既要熟悉内政外交,又要了解新闻流程。

  从1983年至今,全国两会共有20位新闻发言人。查看这20人的履历,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有过在外交和媒体的工作经验。

  在外交部担任司长以上职务或者驻外大使的有曾涛、姚广、周觉、姜恩柱、李肇星、李鹿野、田曾佩、齐怀远、吴建民以及傅莹、吕新华,而其中曾涛、姜恩柱都曾在新华社任职,曾涛担任过新华社社长,姜恩柱担任过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无外交工作履历的9人当中,有过媒体工作经验的有曾建徽(新华社副社长)、孙轶青(《中国青年报》总编、《北京日报》总编、《人民日报》副总编)、钱李仁(人民日报社社长)。

  其余6人,在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新闻办工作过的有卢之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梁金泉(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赵启正(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李肇星和赵启正2009年 “走马上任”妙语连珠,为两会新闻发布会注入了一股新风。现在两会发言人得到“颠覆了传统形象”的评价,这是温和宽松的民主政治氛围的显现,也是国力强盛背景下官员们自信心态的流露,并不令人意外。

  曾有外国记者评价称,中国需要一个女性代表中国,因为女性能给一个国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说话很软,长相得体,讲话好听,这些都是能在国际上给中国挣分的。”傅莹作为全国人大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发言人,她细腻丰富的感性体验和通俗明白的文风,与十八大之后,避免口号式,照抄式讲话的新会风不谋而合。发言人不仅面对媒体记者,后面还有广大的群众,因此发言人的话一定要让公众听得懂。与媒体对话,其实也是与公众对话,坦率、真诚是必须的。

2011年3月24日,雅典,中国副外长傅莹会见了希腊副总理。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新闻发言人:外交部五朵金花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