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奇葩校规再创纪录:同性交往过密算违纪

那些校规中的“交往过密”:单独面对面吃饭

去年,我们见识了,“男女生之间不得小于50厘米”最雷人的校规,我们还见识了“男女生交往要求要有5人在场”最严厉校规,现在看来去年的“最”也只是徒有虚名,因为它们与“同性交往过密也违规”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什么样的交往才算是“同性交往过密”?我们只得从早前各种校规中对异性交往过密的界定中,窥见一斑:今年5月,台州金清中学发布“男女同学交往过密”判定细则,前3项是不允许男女生发生拥抱、牵手、搂腰等亲昵行为。后5项包括:男女生不许互相喂食,男女生不许单独面对面吃饭或同吃一份饭、让一方带饭,男女生不许单独相处,男女生不许以各种借口送对方回寝室、教室门口,不许有其他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言行表现。[详细]

同性交往过密停课罚钱 从此兄弟姐妹是路人

对于“同性交往不得过密”的规定, 协议书上写明,如果违反了这几条“特别严重的违纪行为”,学生不但要停课停学,还要向校方支付“数额相当于学费和捐资费等所有费用”的违约金。男生,呼朋唤友,勾肩搭背,呼啸而过;女生,时而手拉手分享一下小秘密,时而莫名其妙地互不搭理,这是青春旅途中不可或缺的“死党”和“闺蜜”,也是校园内外随处可见的风景,而这些,在春晖中学管理者眼中,却成了“特别严重违纪行为”。让人不禁感慨,倘若学生们真的“老死不相往来”了,为人师者就算是“功德圆满”了?[详细]

十七八岁的孩子都有“同性依恋期”

高级心理教师曹钢说,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同性依恋过渡期,这时期往往出现在中学,是今后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在这个阶段,“闺蜜”和“死党”是非常重要的。“十七八岁的孩子,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对家长和学校都处于一种回避态度,这时候就需要从同伴中获取理解。”如果忽视同伴依恋期,孩子可能出现性格冷漠等问题。

同性“特别亲密”一族:大多是伪同性恋

春晖高级中学校长苏连富表示,“禁止学生交往过密实际上是为了杜绝学生早恋。”18岁之前,青少年的性取向处在不稳定时期,对异性同性都有好感,但从五、六岁到十三、四岁其间,是性别分离期,同性更喜欢和同性玩,不喜欢异性。因此中学生出现同性恋现象,很正常,只不过这种心理多是依赖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爱。

广东同性恋群体中学生超10%:对熟人坦诚相告

去年年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开展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广州同性恋群体中,学生比例超过10%。女中学生阿哈(化名)告诉记者,中学生同性恋圈子里的人,不会主动对外透露自己的情事和“身份”,但如果有熟人问起,会坦诚相告。虽然这些同性恋人在学校也当众勾肩搭背,在学校小士多的桌子上留下绵绵情话,但一般都不会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最亲热的时候肯定避开老师和同学,相当隐蔽。[详细]

中学生“同性恋”多有恋无性:亲吻只是觉得好玩

上海儿童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陈小亚表示,由于初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很多孩子都会变得比较喜欢被抚摸,而当他们无法从异性那里得到这样的满足时,他们往往会转向同性。”

心理老师熊老师的学校里有一对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她们每天形影不离,而且动作相当激烈,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拥抱,甚至亲吻,其“古怪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强烈排斥与疏远。熊老师通过近三周的交流沟通,她们才坦言,其实拥吻的时候并没有性方面的冲动感觉,只是模仿言情电视剧里的亲热镜头,觉得挺新奇好玩的。”[详细]

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依赖:最后都会与异性恋爱

其实现在所谓的中学生同性恋大多是伪同性恋,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理解、生理发育理解、想了解异性的一种心理认知障碍。在中学阶段,男女社会角色基本建立,身体发生显著变化,渴望恋爱,但往往在恋爱过程中受挫,没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对异性恋失去信心,转而倾向同性。他们与自己有共同爱好和话题的同性,共同分享自己的心理担忧和困惑。更有甚者,会觉得自己已经恋上对方,这都是青春期发育的变化而带来的联想,把同性当作了自己的“前哨阵地”。[详细]

然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同性恋爱,只是心理上的互相依赖。多年来对同一女生的魂牵梦绕,又体会着许多异性交往独有的细腻情感,让进入青春期的郝乐烦恼万分。然而,正在郝乐苦闷于自己是否同性恋的时候,高三的课业越来越紧张了。正在这个时候,坐在前排的一名男生经常邀她帮自己补习,那天她生日,男生在黑黑的楼道上点燃了心型的蜡烛,还深情地吻了她一下,最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详细]

还有些学生在赶潮流:早恋不稀奇“同志”才是最in


六色彩虹是同性恋者的标志和象征

“早恋?早恋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同志’才是最‘in’的时髦”。16岁的李琳(化名)面对记者关于早恋的提问有点不屑,她是上海某重点中学高一的一名学生。她所在的年级里,已经出现了5、6对成天黏在一起的“同性恋”学生。

14岁初中生Gim坦言,自己是“弯男”,纯粹是为了好玩和好奇才去找男朋友的,并且Gim还反复强调自己的性取向很正常,因为很早以前就交往过两个女友。“现在纠结,我觉得有点无聊了想再直回来。” 深圳大学教育系主任赵卫认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中学生追捧同性间的恋爱是一种从众的心理。

早恋人人平等:同性、异性都应以疏导为主

过分围堵早恋、异性妖魔化易致“同性恋”

孩子在青春期,若为制止早恋,将与异性交往妖魔化,可能造成“性心理发育阻滞”,导致青春期同性恋情况出现。上高二的女儿小芳(化名)由于与同性恋人分手,小芳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还多次企图自杀,胳膊上留下6条刀痕。小芳上高一时与同班一名男孩儿谈恋爱,由于家长反对、男孩“变心”,小芳感觉很受伤。此后,她的性取向发生偏移,不再相信男孩儿,转而开始喜欢女孩儿。

数据分析显示,中学生发生同性恋主要由于学习压力大,谈恋爱被家长禁止。由于家长一味地强硬干涉、反对,使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改变性取向,这样既能满足生理、心理需要,又不被家长注意。[详细]

早恋要以疏导为主,也要尊重不同的性取向

早恋问题的解决是有很多方法的,很多家长老师采取强硬封杀的态度解决,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孩子的早恋其实也是一种正常感情的表达,有时甚至很单纯,反而是家长老师将其扩大化灾难化。面对初高中学生的“同性恋情”更应当端正学生们的心态。17岁的韩某因为被同桌误会是同性恋,被老师和家长约谈,随后韩某觉得自己受了污蔑,向同桌好友连刺数刀,以证清白,最后被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捕。老师和家长在对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上,应多开导,正确的教其认识性取向问题。2011年,台湾教育部门在小学、初中开展同性恋课程,让他们学会“尊重不同的性取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