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最新:国台办回应张悬旗帜事件:望青年一代多交流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昨天针对该事件回应:“我们希望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多接触,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感情。” [详细]

张悬有错,但她未必是“台独”

台独者痛恨的,恰恰是“青天白日旗”

11月2日,张悬在英国曼切斯特演出时,见到台湾留学生带着青天白日旗。她拿上台展示。但马上被台下一名女生打断“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不谈政治)”。张悬回应“这不是政治,这只是一面旗子”。此举引起现场大陆留学生不满,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无数顶“台独”的帽子,砸向了这位并不算大红大紫的台湾女歌手。

而实际上,台独者痛恨的,恰恰是这面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旗是台湾当局所称“中华民国”的旗帜。按照台湾当局和台湾“宪法”的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一点和大陆所提的“一个中国”框架并不相悖。因此,青天白日旗未必等同于台湾独立,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一个中国”的认同。而真正的台独者对这面旗帜则是恨之入骨,早已为所谓“台湾共和国”另设了旗帜,乃至“宪法"草案了。[详细]

“旗帜事件”也不可能避开政治

大陆女生以“今天不谈政治”阻止张悬,而张悬在回应时称,“这不是政治,这只是一面旗子”。似乎双方都在避开政治话题,或许张悬在做出展示旗帜的举动时确实没有过多考虑政治。而当之后的交锋产生的时刻,正是以敏感的政治思维为前提。因为承载着政治情感,一面旗帜才会引起张悬的感动、中国留学生的错愕,以及台湾某些群体(特别是早年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受难者后代)的伤痛。一面旗帜牵动到不同群体的复杂感受,谁又能简单地宣称那“只是一面旗帜”? [详细]

此前也有大陆运动员“抢旗”

而因为这面旗帜给两岸人民交往带来的麻烦,早已有之,在2006年的世界青少年运动会上,当获得游泳冠军的中华台北运动员上台领奖时,身披青天白日旗。这时,一个中国大陆的工作人员冲上去抢下这面旗,而在领奖台上也出现了抢旗的同一幕。观众席上,一位观众打出了青天白日旗,也遭中国大陆工作人员的抢夺,双方还撕打在一起,后泰国警方介入,才告一段落。事后,台湾方面很激动,马英九说大陆太不友善,台湾“行政院”发言人则说大陆一点体育风度也没有,也丝毫没有德先生风度,要求道歉。[详细]

张悬的“说教式回应”有违平等

台独这顶帽子未必能戴在张悬头上,但平心而论,张悬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绝非无可指摘,在二度回应大陆女生时她称:“这句话(no politics today)应该是从电视上学来的吧?还是电影上面?这样讲好像很有风度,彷佛很了这个状况 I know I know…”这里张悬虽没有如同谣传般说“我觉得这一点都不酷”,但这还是一种发言权力不对等下的奚落,之后的言论更是带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色彩,不可避免地给那女生造成伤害。[详细]

痛批张悬可能会引起“反作用”

张悬的行为更像是“想家了”

舆论因旗帜事件而对张悬大加挞伐,“滚出娱乐圈”、“有本事别来大陆赚钱”的声音再度响起。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或许这件事并非罪不可赦。张悬作为台湾外省家庭的女儿,无疑从小是认同那面青天白日旗长大的。这和生在大陆的我们小时候开始认识五星红旗,并对那面旗帜产生情感是一样的道理,这只是一面对于台湾人来说有归属感的旗帜,代表着故乡的所在。所以当张悬来到英国,看到熟悉的旗帜,兴奋之情并非不可理解。[详细]

台湾民众对大陆情感复杂,仍有一定反感

2011年,马英九接受英国BBC中文网记者的采访,直言台湾民众对大陆反感仍很深。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大幅度和缓、双向交流日益频繁,却似乎无助于改善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观感。据台湾《联合报》的民调显示,2011年台湾民众对大陆对大陆人民印象不好的达45%,印象好的达40%。除了有制度差异与人民素养等大陆本身的因素外,另一主要部分是认为大陆“对台湾不友善”。使台湾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没有尊严”。

“用荷尔蒙武装的正义”无助于反台独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网络偏激言论不仔细探究事情真相,就以反台独的名义对张悬进行大肆攻击,甚至将矛头指向台湾民众,无疑更坐实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不良印象,而且极有可能让原来对大陆心存好感的台湾民众转而逐渐支持“台独”。在类似的话题争论中,立场往往取代思考,“用荷尔蒙武装的正义”很容易伤及无辜,这一点需要两岸民众多加警惕,毕竟说到底,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就是。 [详细]

消除两岸心结,尊重先行

事件凸显两岸对于“政治”的不同理解

此次事件,进一步凸显出两岸在不同脉络中,形成对“政治”的不同理解,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大陆多数民众对于政治的理解是“和我们无关,不能碰的,离越远越好”,主流的逻辑是明哲保身。而台湾民众正用自己的小作为将政治融入个人生活,透过文字、歌曲、照片、衣服、上街等方式表达自己,也正是出于这样的逻辑,多数台湾人都无法理解“歌手拿觉得能够代表自己的旗子”何以被人冒犯?对台湾人而言,一个人表达、定义自己的权利,被另外一群人否决,本质上是一种暴力。 [详细]

而风波中的每个人都不曾换位思考

而回到这场演唱会的风波上来看,每个人都几乎不曾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对于那个大陆学生如是,对于张悬来说,也如是。我们一直都在讲尊重,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什么叫做互相尊重。对于大陆的学生而言,在异国他乡对张悬这样的行为表示有原则的理解是一种尊重。而对于张悬而言,歌迷看到自己的行为不是太舒服时,适度的处理与停止而不是拿着麦克风一直说教,也是一种尊重。如若是有一人先有了尊重,结果都会比现在好。[详细]

有原则的相互尊重有利于两岸民众“求同”

事实上,两岸民众完全可以从这次事件中进一步加深了解,达成一种有原则的妥协。对于两岸间的交流来说,这是一种很明智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在相互了解对方原则立场前提下,双方才有可能从对立的角度达到一种妥协。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这不失是一个好机会。有些分歧不妨激辩之!藏着掖着并不好。即使道理不一定能短期辩明,但多点了解对方立场至少不会太错愕。通过立场争执博弈,大家至少可学会尊重对方立场的沟通方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