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曼德拉和中国“心灵相通”

曼德拉曾从中国汲取精神力量

曼德拉与中国的渊源,在他早年的开普敦生活时期就开启了。那时候,他白天是一名律师,晚上则是一名业余拳击手,平日里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这样的战略书籍。

而在27年的铁窗岁月里,中国革命的经验影响着曼德拉。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他读到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书。通过这本书,曼德拉对中国革命、长征、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有了深刻的了解。而在他20多年的牢狱生涯中,发妻温妮应他的要求捎来《毛泽东选集》英文版,他如饥似渴地从头到尾认真研读。1990年4月,刚刚告别牢狱生涯一个月的曼德拉在纳米比亚遇到了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他真切地向这位中国新朋友说:“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详细]

每逢“十一”,他和狱友都会握手相庆

1999年5月,曼德拉以南非总统的身份访华,成为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其间,他曾深情地表示,在罗本岛坐牢的时候,每逢“十一”,他和狱友们都会用独特的握手方式庆祝中国国庆,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是革命、独立的象征。南非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详细]

出狱后,中国给其“元首待遇”

获得自由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曼德拉访问了不少国家,中国则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国度。1992年10月4日至10日,曼德拉的访华之旅终于成行。访华期间,还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党主席的曼德拉受到了真诚接待。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举行欢迎仪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会见并宴请了他,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他进行了会谈。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详细]

曼德拉形象符合不同时代的“中国口味”

“革命战士”是中国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曼德拉登上长城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新闻的视野也逐渐拓展,南非非国大的斗争逐渐成为《新闻联播》和各报刊国际版时常出现的话题,“释放曼德拉”这一“斗争主线”自然也顺理成章地被屡屡提及。

这一阶段国内传媒所塑造的曼德拉,是勇于和种族隔离政权斗争的战士形象,强调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定”是主流。事实上此时的曼德拉在狱中经过反思,已和同在狱中的战友们重新制订了以和平、自由为主要诉求,追求各种族在“新南非”同一片天空下共存的“彩虹国”理念,并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不过由于这种有选择的报道,国人对此知之甚少。 [详细]

娱乐业兴盛则让他成为中国“大众偶像”

而随着娱乐文化的兴盛,曼德拉的“中国形象”再度改变。1987年,荷兰球星古力特获得世界足球先生,他在金球上刻上曼德拉的名字,还创作了歌颂曼德拉的歌曲,这一消息被当时开始活跃的国内体育媒体刊登,吸引了更多普通中国人的关注;1990年,香港乐队Beyond发行了至今脍炙人口、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这首歌轰动整个华人乐坛,成为当时中国国内年轻人、尤其学生和年轻知识分子传唱广泛的一首歌,原本苍白的曼德拉形象,也便在《光辉岁月》的歌声中,逐渐变得血肉丰满。“老革命”的“旧版”形象,也就此让位于“和平、非暴力、种族大和谐”的崭新“彩虹”形象。

可以说,正是这种从“老革命”、“老朋友”,到大众偶像的悄然转型,彻底颠覆了曼德拉在国人中的传统“定式”,也让他在很短时间内,从“老朋友”中的边缘分子,一跃而成中国人中最知名的南非人。[详细]

追求平等、自由则让他的形象更有“质感”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3年后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9日,他当选“新南非”第一任总统,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有色人种总统,这完美的一笔,完成了曼德拉新形象的塑造。而他在橄榄球世界杯上拥抱白人队长,在争取南非世界杯主办权上的努力与成功,他对和平、非暴力的追求与向往,对霸权主义的谴责,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则让这种形象更加有“质感”。[详细]

晚年曼德拉率性可爱,赢得国人好感

不可否认,曼德拉在治国方面缺乏亮眼业绩,“彩虹国”里黑人赢得了政治地位,但在经济上却出现了滑坡,族群割裂、族际暴力依旧多发,非国大也在他隐退后出现内讧和分裂。不仅如此,他的家庭也出现许多问题,妻子温妮因刑事罪被判刑入狱,他离婚、再娶,儿女们的命运也一言难尽。

但此时的国人已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多元思考,他们知道,伟人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承前启后的开拓性、过渡性人物,曼德拉已做到很好,不应把太多转型后的责任和问题,强加到这个当选时就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身上。对于曼德拉的家庭生活,人们也更多给予宽容和理解,并更加喜欢这个因远离权力和喧嚣,而变得更率性、更可爱的老人。

2010年7月,当世界杯闭幕式在南非举行,久违的曼德拉出现在体育场看台上之际,在场和全球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曼德拉的公众形象,已悄然升华到新的高度。[详细]

曼德拉的政治主张对中国有益

曼德拉推行“南非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9年,曼德拉卸任南非总统之后,南非经历了两任正式总统——姆贝基和祖马,两人既是“曼德拉主义”的继承人,也是曼德拉的亲密战友。“曼德拉主义”简而言之就是带领被压迫民众推翻种族政权,为民族平等、和谐共荣努力奋斗。获得执政地位之后,在民主的旗帜下,团结各族基层势力,共建国家。这就是曼德拉的政治遗产的真谛。

这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有着相似的要素和构件,因而西方早有学者认为,南非实行的就是南非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曼德拉曾经和他的战友们,在南非共产党的旗帜下高举右手,表达“忠诚”。而如今的南非共产党作为“非国大”最密切的盟友,实际上也承载了很多“执政党”的功能。南非的外交也能看出这种趋向,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态度积极,即使对在国际社会乏人问津的朝鲜,南非也与其保持着相对密切的往来。一个月前,南非外交部副部长还到访朝鲜,受到热烈欢迎。[详细]

不会背着中国朋友另搞一套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的斗争十分激烈,曼德拉的大陆行刺激了台湾当局。台湾当局密切关注大陆方面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地加以阻挠和破坏。他们施展各种手段,加紧拉拢南非政府和即将上台执政的“非国大”。

曼德拉访问中国时表示,他和“非国大”都珍视同中国的友谊,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还承诺,对于访台邀请,“非国大”在处理前定会同中国大陆方面进行磋商,不会背着中国朋友另搞一套。曼德拉称,台湾方面曾希望“非国大”在台北设立办事处,“非国大”已拒绝此要求,希望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非共和国正式建交,但其与台湾断交的过程历尽波折,时近八年。其间具有强烈的曼德拉个人色彩。最终他决定遵守非洲统一组织的立场,以及1971年联合国的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 [详细]

南非“种族和解”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当严酷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结束后,黑人总统曼德拉开始为南非寻找一条种族和解之道。解决历史问题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彻底遗忘;一种是法律审判。但在当时的南非,这两种模式都不能解决民众的“心结”。于是,曼德拉提出了第三种道路,那就是“真相与和解”:那些曾经作恶的人,向专门成立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讲述在那罪恶年代曾经发生的事,并申请赦免。

这一设想得到了许多公众的支持,包括许多在种族隔离期间的受害者及其亲属。历经数年时间,真相委员会听取了2.1万名证人的陈述,既有受害者,又有加恶者。大量的恶行被揭发出来,随即被人们用宽恕来对待这罄竹难书的恶行,由此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国家与公民心灵重构的政治工程、良心工程。人们普遍认为,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改变了南非的历史,让南非人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委员会抚平了南非人心中的创伤或负罪感,通过和解获得和谐,通过宽恕获得了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而这样的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中国的很多“历史心结”无疑同样值得借鉴,中日间的民族对立情绪,文革期间红卫兵的种种恶行,都有必要在宽恕的基础上,用理性和包容抚平历史创伤,还原历史真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