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刘铁男的罪名并未“变少”

中纪委指其四宗罪,检方只提一宗

刘铁男终被提起公诉,检方起诉书显示,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刘铁男涉嫌的罪名只有一项,即受贿罪,据媒体报道,其受贿金额应在“千万级”。

而在中纪委去年8月的通报中,刘铁男则被指“四宗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物;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收受礼金礼品;道德败坏。

四变一,刘铁男的罪名怎么少了? [详细]

原因在于“党纪严于国法”

其实造成其中变化的原因很简单,中纪委对于刘铁男所犯问题的表述,是基于违反党纪的角度来说。而检方的提诉,则是基于国家法律。

在中国,官员的违纪行为与犯罪行为有一定区别。违纪行为是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犯罪行为是触犯刑律,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违纪行为由《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来评价,犯罪行为由《刑法》来评价。一般来说,如果落马官员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那它通常就构成违纪,但反之违纪行为不一定就构成犯罪。

以刘铁男为例,法律中并未规定有“道德败坏罪”,所以检方也不会指控其“道德败坏”,而其余三项罪名中,“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收受巨额钱物”和“收受礼金礼品”皆属于受贿范畴,已由检方一并提诉,并不存在检方未刘铁男“减罪”之说。[详细]

值得一说的“道德败坏”

中纪委对刘铁男的问题描述中,“道德败坏”一项曾引发关注,其实这项罪名就是典型的违反党纪行为,中纪委在通报落马官员的男女问题时,还有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比如“与多名女性保持或发生不正当关系”、“生活作风严重腐化”、“生活糜烂”等等。

一般来说,“生活腐化”说的是有三个以下情妇(夫),“道德败坏”与“生活糜烂”则是指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情妇(夫)。而根据《新京报》报道,“道德败坏”还有升级版,就是“严重道德败坏”。什么样才符合“严重道德败坏“的标准呢?首先,要长期与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其次,要造成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这些“不正当关系”干部群众不仅知道了,而且还议论纷纷,意见很大。[详细]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刘铁男会怎么判?

受贿罪:10万元是一个分水岭

一般来说,落马官员的罪名都逃不过贪污、受贿以及滥用职权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贪污罪和受贿罪的量刑基本相同,都是以10万元作为一个分水岭:按照规定,个人贪污(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而犯滥用职权罪,则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刘铁男“罪不至死”

廊坊检方的起诉书中,关于刘铁男涉嫌受贿犯罪事实的部分,只有“数额特别巨大”一个“特别”,还没达到三个“特别”(其余两个一般是“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也就是说,刘铁男还没有达到“罪大恶极”的级别,不会被判死刑。

从起诉书公开的有限部分看,刘铁男的“数额特别巨大”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一是“为他人谋取利益”,二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与前述中纪委的调查结论基本吻合。根据2013年8月媒体披露的“国家发改委内部通报”显示,刘铁男的直接受贿金额有一千多万元其本人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及收受礼品礼金,涉及金额超过1.4亿元,涉案金额总和超过1.5亿。这应该与起诉书最终认定的涉案金额有些出入,还要等法院开庭后才能获得进一步的信息。[详细]

15年到无期的可能性较大

不论起诉书最终认定的涉案金额有多大,“数额特别巨大”很显然都是板上钉钉的重罪。刘铁男最终会获罪几何?按照前述《刑法》规定,受贿“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但检方起诉中并无“情节特别严重”一款,因此,刘铁男最终获刑应在十年以上与无期徒刑之间。如果参照之前的一些受贿案判例,只有“涉嫌受贿犯罪”这一个单一罪名的刘铁男,并无“数罪并罚”的条件,刘铁男最终获刑应在十五年至无期徒刑之间。

“打虎”进入审判季 透明和反思一个都不能少

刘铁男案审理应该公开透明

刘铁男一案,从被人举报、到被人微博实名举报到如今提起公诉,花去一年半时间,终于被提起公诉,湖南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涉嫌玩忽职守也被提起公诉。随着检察机关一系列动作的加速,“打虎”已经步入审判季。

这期间,我们看到了否认举报、反咬举报人造谣的戏码,也听腻了坊间关于刘铁男巨额财产的传闻。希望这个案子能像薄案一样微博审理,让人们看到庭审的全过程,这不仅对贪官污吏是一个绝好的警示,对种种传闻也是一种极好的澄清,对公众而言更是一次大好的普法机会。

致其落马的制度弊端更应反思

表面看,刘铁男的故事融合了“高官、情妇、实名举报”等等“精彩”的看点,而更需要审视和反思的是:刘铁男案发酵至此,除了廉政机制的建设,欠公开的行政审批制度才是“刘铁男们”得以谋利、寻租的制度基础。职务的便利、制度的缺陷,使得掌握审批权的官员寻租套利空间加大。解决这个问题远非换一批“好人”掌权就行,也不仅仅是抓作风、捉蠹虫就能根治问题。一些重要审批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有关方面应当研究透彻,重新科学定位。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其机构设置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审批”为中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