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总策划401期

  • https://i0.itc.cn/20160419/3494_ac973ee4_076b_c131_4293_f52c6cc78d7e_1.jpg

    3月19日,武钢下岗工人穿工作服求职

武钢5万人大裁员:离开钢铁王国之后

导读 对于大裁员的到来,53岁的张玉不是没有思想准备。

  在财会部门工作,张玉对行业的下行有直观的感受。但她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急、这么快,连自己也被卷进去了。

  “我想武钢这么大,下坡的时候总还有一个缓冲,我可以坚持到退休应该是没问题的,后来突然说不行了,要裁员了,在做那个(裁员)计划,后来就吹风出来,按年龄一刀切……”

  面对去年12月开始的武钢大裁员,多数武钢人都经历了和张玉一样的心理冲击。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离开,也不是最后一次。离开钢铁王国之后,他们何去何从?



1.跌落

2016年3月25日,春光明媚,武汉青山区南干渠游园门口,一场“助推武钢转型发展大型招聘会”正在进行,现场有锣鼓队助兴。但转了一圈的张玉失望地离开了。

“这不是作秀吗?”53岁的张玉委屈到眼圈都红了。

招聘会计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还不是真心实意的。有家企业写着招聘2名工业会计,收入是4000到5500元,工作地点又在青山,张玉觉得自己专业对口,非常合适,上前一问却被告知“我们这个位子上本来就有人”。

3月19日武钢体育馆那场更大的招聘会张玉也去了。媒体报道中,武钢工人穿曾引以为傲的黄色制服求职,令人唏嘘。

那一次张玉更认真,和两个下岗同事将十几个招聘会计的信息抄写在本子上,一家家问过去,又一家家划掉。最终一个也没剩下。

怕企业嫌自己年龄大,张玉故意将自己说小了一岁。开始还有些信心,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条件,说我们是武钢下岗的,你是不是需要?对方回答要35岁以下的。

连问了几家,有的看到她们是女的,就说招男的,有的说已经招满了,想填信息就留一个,有的明确告诉她们,本来就不需要招人。

不服气的张玉还跟招聘方理论,说这就不是针对武钢下岗职工的招聘。我们做会计的又不是体力劳动,年龄大点更有经验,为什么不要我们?

这辈子哪受过这种气?张玉近乎哽咽,离开武钢前,她已经是武钢股份经营财务部门的干部,身担重任,受到尊敬。

如今,她的骄傲一落千丈。

“我学的是工业会计,在武钢工作也三十一、二年了,各个岗位都搞过。我自己得过的荣誉也不能拿出来给你看,但领导对我的评价还是很好,这次我们是一刀切,不论工作的好坏、工作年限、做的贡献,都不管,按年龄一刀切。”

2015年12月,武钢开始动员临近退休年龄的员工提前退休。为公平起见,离退休5年内的,按年龄大小一刀切。张玉原本可以在55岁退休,现在要提前2年。

还有事业心的张玉很不甘心,已是业务骨干的她本希望在武钢圆满退场。

但大势所趋,收到通知两周后,张玉签署离职合同,“自愿”居家。一个部门100个会计有30个被裁。

下岗后,武钢按每个月2300元保底支付退休前的工资,扣去社保,张玉一次性拿到了三、四万补偿,但因为张玉曾经是干部岗位,工资福利都比一般工人高,被裁后的落差显然更大:“现在物价飞涨,一把白菜都五六块钱,这个钱肯定是不够的,生活质量会下降。”

经过烦躁、埋怨期,过完年,张玉开始调整心态,重新寻找工作。本以为自己有一技之长,工作劲头也还很足,找工作却并不顺利。

受到打击的张玉更加怀念武钢的生活。

2.子弟、跳龙门

父母是武钢元老,自小在红钢城长大,张玉就是曾经被武汉人羡慕的“武钢子弟”。

有父辈打下的基础,又生逢武钢的黄金时代,第二代武钢人曾是最幸运的一代,从年龄上也是这次裁员主要波及的群体。

张玉的童年是在武钢的职工宿舍“红房子”度过的。回忆往昔,她不禁露出笑容。

这片以街坊区分的红砖建筑,是1958年由苏联专家指导所建,从空中俯瞰,正好是大大的红双喜。

红房子冬暖夏凉,地下室是童年最好的游乐园,炎热的夏天,居委会老奶奶组织大家在此乘凉,下棋、看娃娃书,喝自产的盐汽水。

武钢是个自己自足的小王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发电厂、快餐公司甚至饮料品牌。“只要你想到的我们都有。”

同一时代的其他武汉人可能还在做“八大员”(汽车售票员、服务员、吧台员、理发员等),武钢人是国企员工,工资稳定、福利好,分房,找对象都只找武钢的,“根本看不起外面的人。”

在武钢最辉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玉考入培养高级人才的武钢干部管理学院,毕业后进入武钢,前途光明。

在这里干到退休、养老,度过圆满一生是她可期的未来。直至遭遇大裁员。

今年60岁的老谢则曾靠进武钢跳了“龙门”。上世纪70年代,武钢产能扩大,对外扩招。1976年,在湖北黄梅县当知青的老谢因为表现突出,被选派进武钢。

重返城市的老谢赶上了不少好事。“那个年代,铁路,长江航运,武钢,是三大铁饭碗。”老谢端上了铁饭碗。

从学徒做起,三年后,老谢被安排在检修部门,维护武钢的电力系统。那时的武钢虽没有如今的气派,青山区还只有一条和平大道,两条公交,但和年轻的同事一起住职工宿舍,上食堂吃饭,领免费电影票看《英雄儿女》是老谢最美好的回忆……

1984年老谢结婚,武钢分了住房,面积不大,两家一户,属于“团结户”。但那个年代还没有买房的概念,也无需攀比。

2000年,老谢一家赶上最后一批福利分房,搬进80平米的两室一厅。

他们这一代人的子女则在武钢从幼儿园读到中学,几乎不花钱。考上武钢职业技术学校或者武钢干部管理学校后可以直接派入武钢。加上顶职的、凭关系进的、进入附属行业的,青山区一大家都在吃武钢饭的比比皆是。

2015年底,还有4个月正式退休的老谢也收到劝退通知。他没有太纠结,毕竟自己损失不大。

但还有好几年退休的同事就意见更大。“居家”工资要少拿一半,上班当电工一天也就工作2、3个小时。

“家有武钢,心里不慌”曾是武钢人的骄傲。如今,武钢已不堪重负,钢城的独立王国格局或将被打破。

3.钢城

青山区因武钢而兴,又被称为“武钢区”。庞大的厂区因衣食住行衍生出五脏六腑,俨然独立小镇。

曾经一度,青山在武汉人眼里充满神秘色彩,有钱任性。媒体报道,当年的青山人是率先买上家电、戴上墨镜的潮流引领者。KTV、麻将馆等娱乐场所也很密集。

如今,走进青山区,却觉这里比武汉其他地区慢半拍。路边小店冷冷清清,专为武钢人打造的两座大型综合商场也人烟稀少。

青山居民区的南干渠公园,是武钢人的聚集地之一。记者走访碰到好几个笑着自称“被武钢抛弃的人”聚在一起遛狗。

“博美”夫妇双双下岗,丈夫是武钢运输部的车间主任,所属部门是这次裁员政策的试点,去年7月份就已签署了“离职”合同,现在在公园里打零工。妻子是大集体员工,年纪大又没有技能,又不愿意离开青山区,只能去超市做做兼职。家里还有两个高中生,两人打算节约开支,锻炼身体,撑到退休,“最怕国家延迟退休。”

“泰迪”大哥祖籍东北,曾是武钢印刷厂工人,当年父亲带了一个施工队来援建武汉,原计划待十年,最后死在这里,后代都成了武钢人。

老武钢人来自五湖四海,当年他们的去留也影响了后代的命运。

“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主席毛泽东喊出这句口号后,全国开始了大规模钢铁工业建设。

1955年10月,武钢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原本是荒山野地的青山地区逐渐崛起生产规模居世界第4的特大钢都。

1958年,武钢正式建成投产,数万人从东北、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地来到武汉,支援武钢。

今年76岁的老张就是那时从湖南偏远山区来到武汉的。竹子、泥土与稻草堆砌的房子是他对武钢的第一印象。每逢下雨,屋内的积水总是和屋外的一样多。三年学徒,没有工资、没有娱乐,只有吃不饱的感觉,同县来的小伙子嫌苦,都回老家了。坚持下来的老张笑到最后,作为元老在武钢退休。而同乡至今还没走出山区。

和老张一样的老员工都已经退休20多年,极少数人落叶归根,选择回了老家。大多数在武汉青山一角过上打牌、逛公园、聊天、发呆的养老生活。第一代武钢人南腔北调,到第三代才失去乡音。

退休后的他们依然见证了武钢的产能狂飙。曾经,工人们完成任务量,还能收到超产奖。这几年,却出现福利减少,工资降低,核心工人被转岗分流等现象。

三年前,武钢就被报道为应对行业寒冬而曾转型养猪、养鸡、种菜。为安置冗余劳动力,还曾将陆续派遣300余名职工,去其他企业或单位就任协警、保安和物业等岗位。

然而这些都无法遏制下行的大势。由于钢材市场持续低迷,根据武钢股份日前发布的公告,预计2015年度亏损68亿元左右。

这样的钢城越来越落后于外面的世界,对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4.逃离武钢的年轻人

2006年,刚入职的李解和同学被带领参观武钢。路过锅炉班,一个老年工人冲他们咆哮:还来这个厂干嘛?赶快走,都是骗人的,都坏掉了……

如今回味锅炉工的“疯话”,仿佛别有深意。

和李解同批进武钢的10个大学生,早已陆续离开。李解也在入职2年后正式辞职。事实上,进武钢只是他当年准备考研期间拿到的保底Offer。作为一类理工院校毕业生,找到其他工作并不难。

李解的同期,有的进入了汽车公司,有的出国,有的因进入高铁行业事业一路上升。李解自己则跨行进入媒体,再次遭遇传统媒体衰退,面临又一次转型。

但他并没有后悔离开武钢。当时,武钢还没有走下坡路,发起千项技术攻关活动,吸收高学历人才入厂。优秀大学生不仅可以成为有编制的全民制员工,还能享有住房补贴、无息贷款买房等优待。

正式工资拿到手虽然只有2000多,但经常能收到“超产奖”等各种现金奖励,平均下来每月也有4000多元。对毕业生而言也算安稳。

但是李解还是不顾家人反对,选择离开了武钢。

国企的沉闷和低效留不住他的心。工作内容单调重复,车间环境封闭恶劣,一千多度高温的金属液体在头顶高悬,粉尘仿佛能渗进肌肤。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先冲进锅炉房洗澡,进钢厂两年洗的澡比这辈子洗过的澡还多。

更让他害怕的是,未来十几二十年的生活一眼可以看到头,没有上升空间,缺乏挑战。

在老武钢人不解的眼光中,更多年轻人也在主动逃离。武钢第三代子弟除非找不到更好工作,很多已不愿进钢厂。

走访为武钢培养技术工人的武钢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介绍,培养轧钢工人的冶金专业,鼎盛时有800学生,这一届只有100来人。这几年武钢不招人反减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裁员最终铁板钉钉。

2015年12月,媒体曝出武钢集团可能裁员1.1万人,武钢辟谣。

今年两会上,武钢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人民网访谈节目中公布了武钢大裁员计划,规模之大,令人震撼:“在去产能这个大背景下,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就是这8万人不可能都炼铁、炼钢,那么只能有3万人炼铁、炼钢,可能有4万人、5万人要找别的出路,这就是武钢现在在做的事情。”

据《工人日报》报道,武钢本次需要优化的职工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的占到了70%,像从事检验工、机械工等这类一线工种的职工占到了90%。

超过一半的员工要另谋出路,这对整个青山区都影响深远。除了武钢员工,其他吃武钢饭的生意人也都纷纷受累。连水果摊、菜贩都埋怨武钢人收入少了,舍不得买东西了。

武钢人越来越有危机感,但有勇气主动转型的仍然不多,尤其是普通工人。采访中多人承认,缺少技能、国企的“圈养”、年龄偏大,让他们失去了竞争的能力。

被动踏上求职路的张玉指出,很多人宁愿“赖”在武钢,心存侥幸:1997年国企改革那次,武钢也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但之后武钢一路上行,留下的员工工资翻倍。

但她隐隐觉得,这次不一样了。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往期回顾更多>>
经典报道
2016.1银川公交纵火:17条生命错失的那些被拯救机会

1月5日清晨,他用两桶汽油点燃银川市一辆301路公交车,导致17条生命惨死。他写过遗书,却逃离了。谴责这滔天罪行时,我们不应忽视那17条生命错失的被拯救的机会。详细>>

2015.12搜狐年终策划:六个孩子的2015

这是六个孩子的故事,也是献给所有孩子的故事,在即将结束的2015年,他们的命运有了不同的转折。详细>>

2015.11999乱象:送指定医院有提成 有医生无证上岗

南航急救门”或可更名为“999急救门”。发酵至今超过十天,事件热度不降反升。详细>>

2015.10高龄失独者的重生:迟来的“二胎”

五六十岁的高龄挑战试管婴儿在本该养老年龄重新抚育孩子,这是一次冒险的自我救赎。详细>>

2015.9 最小遇难者未安葬:难留骨灰,险被“忘记”

津门爆炸已过一个月,鲜有人知,一个不足七个月生命终结于此,险被遗忘。详细>>

2015.8天津爆炸头七祭:那些被爆炸改变的人生轨迹

余波未消,哀思何寄。冤魂未安,生者彷徨。8月18日,天津滨海爆炸第七天,举国哀思。详细>>

2015.7邹勇的江湖:破败因刘志军落马 纠葛王林四年

7月16日警方通报,两名犯罪嫌疑人对绑架、杀害邹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气功大师”王林也因涉及此案被查。详细>>

2015.6老船员忆“东方之星”号:眼看着它驶向夕阳

某种程度上,东方之星和它赖以存在的土壤,都像一座“孤岛”。详细>>

2015.5首披邓小平访美险遇刺细节:旋风九日打开世界

74岁的邓小平首次踏上美国,用九天时间在美国刮起“邓旋风”。详细>>

2015.4冲出尼泊尔:中国驴友一路逃亡归国路

前有地震后有雪崩,火线穿越“死亡峡谷”,合力解救山区村民……尼泊尔8.1级大地震后,中国驴友张辉、魏明一路惊魂。详细>>

2015.3逃离古雷岛:爆炸后36小时与之前的2162天

2015年4月6日晚6点46分左右,福建漳州古雷PX工厂发生爆炸,这已经是两年内该项目发生的第二起爆炸事故。详细>>

2015.2“山寨赵本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张二楞”最近心里挺烦。不久前,这位靠模仿赵本山起家的草根演员,在深圳各地打出“力挺本山”的横幅,声援自己“身陷低谷”的偶像。详细>>

2015.1监狱猎艳受害者自述:铁窗内的危险情人

2015年1月,媒体披露,讷河监狱犯人王东在狱中使用微信等聊天工具诈骗7名女网友,与其中部分人发生性关系,并用裸照威胁多名女性。详细>>

2014.12被“泼粪”的中国性学家们

2014年11月30日,国际艾滋病日前一天,一位中年女性出现在西安街头。她将性学家们的照片摆在一起,开始了“批斗”式的审判详细>>

2014.11呼案亲历者闫峰:如果能重来

我叫闫峰,呼和浩特人,今年37岁。18年前,因为一起奸杀案,我和工友呼格吉勒图一同被警方问话,之后不久,呼格吉勒图被枪毙了。详细>>

2014.10副省级访民:官场异类杨维骏

在10月14日云南晋宁县富有村流血冲突发生前,杨维骏便已经长期关注当地土地问题。详细>>

2014.9广州“食人涵洞”事件调查

刘北海一家七口死了——溺死在一座积水的涵洞下。直到8天后的8月27日,他们仍躺在殡仪馆冰冷的冷柜之中。详细>>

2014.8周永康石油往事:首任秘书忆当年

盘锦到北京,乘高铁如今只需3个半小时。而仕途上的周永康,用了18年。详细>>

2014.7落马书记万庆良的人生抉择

6月27日,中纪委官网挂出一则仅32个字的重磅消息,引发广东官场一场强震。详细>>

2014.6起底张立冬:入魔往事

忽然转弯的人生背后,其实暗藏着一场隐秘战争。这场战争悄然发生在中国乡村僻壤。战争关乎邪教,也关乎愚昧。详细>>

2014.5倪萍归来:我没变 时代变了

倪萍坐在央视新大楼的化妆间里,国家电视台的端庄依然挂在脸上。只是如今她55岁了,更像个和蔼的邻家阿姨。详细>>

2014.4兰州水污染调查:贾家堡“毒史”

贾家堡“毒史”只是一个缩影。建国以来粗放式发展遗留的积弊,正寻找下一个爆发的契机。详细>>

2014.3MH370机长:消失的神秘极客

在这趟充满问号的迷航之中,机长扎哈里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详细>>

2014.2东莞技师:为何要打这份工

她们大多出身农村或三四线城市,去南方打工,是父辈们趟出来的唯一出路。 详细>>

2014.1熊猫烧香作者的病毒人生

没有浪子回头的温情,没有国家招安的戏码,李俊的人生仿佛也被病毒侵蚀。 详细>>

2013.12“伪卖国贼”浩二的生存逻辑

在民族主义夹缝中,他探寻着日本演员的中国生存逻辑。他的命运随着中日的民间情绪起伏。详细>>

2013.11三中全会亲历者揭秘

随着“改革决定”的最终出炉,这些代表亲历们也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详细>>

2013.10深圳“厂妹”再调查:走失的荷尔蒙

在一个汇聚了几十万年轻人的大工厂,性成为一个敏感又禁忌的话题。详细>>

2013.9起底秦火火:谣王是怎样炼成的

他们在虚拟江湖中嚣张行走,无人制约。关注度带来了财富,也将他们引入深渊。详细>>

2013.8上海买春案爆料人:法官的地下世界

一位因觉官司蒙冤,反复申诉无果的上海人,完成了一场“非典型式复仇”。详细>>

2013.7对话纪英男:高官包养是一种病毒

她描述了一个隐秘的世界。那里穷尽豪奢、纸醉金迷,高官用巨款给爱情镀上闪耀的金光。 详细>>

2013.6中国性玩具大亨:你所不知的催情内幕

那层神秘面纱背后:催情药都是假货,避孕套有几十倍利润,全球性玩具70%产自中国。 详细>>

2013.5长沙坠井女孩:60天生死旅途

暴雨从苍穹倾泻而下,冷雨夜中,一次意外的失足,女孩跌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详细>>

2013.4独家调查:H7N9感染者的最后12天

他在痛苦中飞速冲向死亡,最终加入到冰冷的数据统计之中。详细>>

2013.2生死金岭镇:污染阴影下的死亡村落

小镇井眼封闭,蚊虫绝迹,部分人相继患上胃癌、肺癌、食道癌,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村落。详细>>

2013.1孤儿葬身火海背后:兰考妈妈的是与非

袁厉害躺在病床之上,心力交瘁,她试图向来访的记者辩解,但又很快陷入昏迷。详细>>

精品栏目推荐更多>>
  • 出 品: 搜狐新闻中心
  • 栏目主编: 王 辰
  • 时 间: 201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