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的世界热点:热点地区的阵阵寒流
2002年9月12日11:27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国际观察)“9·11”事件后的世界热点
新华社记者刘江 包尔文
“9·11”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很大冲击,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它使一些热点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多变。一年来,从阿富汗到克什米尔,从巴勒斯坦到伊拉克,局势动荡,炮火不断,暴力事件此起彼伏。从这些热点地区的风云变幻中,人们可以感受到“9·11”事件带来的阵阵寒流。
“9·11”事件后,美国认定“基地”组织是制造这起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交出“基地”组织负责人本·拉丹等恐怖分子。由于塔利班政权拒绝了这一要求,美国遂在阿富汗采取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从而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阿富汗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在美国的猛烈军事打击下,塔利班政权很快倒台。
今年6月,阿富汗召开了大国民会议并成立了以卡尔扎伊为总统的过渡政府。但是,“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残余分子仍在阿境内活动。他们以政府要人或外国机构为目标,在首都喀布尔等地策划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最近,卡尔扎伊总统也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但幸免于难。美国在阿富汗的军队也不断受到塔利班残余的骚扰和袭击,遭受人员伤亡。因“9·11”事件而骤然升温的阿富汗热点,至今仍热度不减,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阿富汗战场的爆炸声尚未停息,邻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又硝烟四起,使南亚局势亮起红灯。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归属的争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双方为此已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战争,小规模冲突难计其数,其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印巴矛盾一直被认为是领土纷争。但“9·11”事件发生后,印度把克什米尔地区的暴力事件明确定性为“恐怖主义行动”。武装分子去年12月袭击印度议会大厦和今年5月在印控克什米尔袭击印度军营后,印度政府指责巴基斯坦政府支持“越界恐怖主义”,并作出强烈反应,向边境地区大量增兵,关闭领空、铁路和公路,驱逐巴方外交人员。巴基斯坦政府虽然明确承诺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同时认为,克什米尔争端尚未解决,印控克区的“自由战士”为实现理想而采取行动,巴有义务在道义上、外交上给予支持。针对印度的行动,巴基斯坦不甘示弱,作出了对等回应。于是,本己复杂的克什米尔争端变得更加尖锐。一时间,印巴边境交火愈演愈烈,南亚上空战云密布。
在中东,以巴冲突由来已久。“ 9·11”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力图把以巴之间占领与反占领的斗争变成“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沙龙政府指责巴民族权力机构是“支持恐怖的实体”,宣布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断绝往来。与此同时,以军推行“定点清除”政策,对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猛烈袭击,在约旦河西岸巴方城市进行大规模围剿,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伤亡,并严重破坏了巴勒斯坦城镇的基础设施。对此,巴勒斯坦激进分子采取报复行动,在以色列境内多次发动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许多无辜平民的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沙龙政府对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军事打击以及巴激进分子制造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均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巴以冲突 落入了以暴易暴的恶性怪圈,发展到了近些年来少见的白热化程度。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问题一直倍受国际社会关注。“9·11”事件后,特别是在阿富汗战争基本结束后,美国政府把伊拉克问题与恐怖主义联系起来,把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反恐第二阶段的主要目标。美声称伊拉克仍在研制或已经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可能与恐怖主义结合起来,对美国构成重大威胁。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把伊拉克称为“邪恶轴心”之一。此后,布什又多次重申,改变伊拉克政权是“本届政府的既定目标”。最近,尽管国际社会对美准备对伊动武的理由提出质疑,但美国政府仍坚持要“倒萨”,并且在军事、外交和政治等各方面加紧准备。因此,伊拉克和海湾地区的局势日趋紧张。
“9·11”事件对中东、南亚等世界“热点”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冲突各方和国际社会都不愿意看到这些地区陷入大规模的、长期的战乱。因此,近几个月来,世界各大国以及联合国都采取措施,努力缓和这些地区的矛盾,防止局势失控。今年以来,一些大国领导人访问了南亚地区,对印巴双方进行劝和,使该地区的局势近来有所降温。在中东地区,阿盟、美国和欧盟先后提出了缓解巴以冲突的和平计划。在伊拉克问题上,国际社会也强烈呼吁美国三思而后行,不要贸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动武。从总体上看,虽然一些世界热点地区因受“9·11”事件的影响而出现紧张和动荡,但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流。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