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晶晶(同济大学) 我叫姚晶晶,安徽省旌德县人,生于1985年农历八月十九,至今已度过十七个春秋。 在我幼年时期,家庭的矛盾积怨很深,再加上父母不和,我得到的关爱很少,以致我很多的时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直到在我庆幸父母关系改善的时候,父亲又由于意外事故英年早逝,抛下我和母亲二人,那时我才四周岁。之后,母亲又与家庭闹下更深的矛盾,以致母亲和我在孤力无援的情况下相依为命。就这样,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花红草绿,叶落雪飞,直到如今。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我不得不懂得什么叫作苦,什么叫作拼搏,什么叫作生存。我也懂得了我甚至整个家庭的出路只能寄托在我的学习这一唯一的方法上。于是,我又不得不坚定不移走着求学之路。在这条路上,我得到过鲜花和掌声,也承受过风霜雨雪,这一切都不能动摇和改变我的学习的本性。 这一路上,我遇到过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差的同学,我也曾伸手帮助过他们。我们没有经济上的互助,但精神上的互慰已经让我们受益不浅。从这些事中,我明白了什么是互助互爱,什么是团结齐心。我们相扶着走过苦难的昨天,我相信我们也会携手迎来希望的明天。 我能够考上大学,这与学校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不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怀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也感觉到了党的温暖,社会主义的关爱。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些,我相信我一定会用自己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我的老师,我的母校以及党和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崇尚的是邓小平理论。我理解,人民是社会的根本。所以,我能够有今天,完全是人民的培养。我应当用我学到的本领来回报养育我的人民,回报社会,为新中国的富强而读书! 进入了大学,我也开始新的生活,接触新的事物。在大学里的第一步,就是要稳住自己,沉淀自己,在大浪淘沙中淘出真正的一个我,先做好一个人。第二步就是勤奋学习,因为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不做好它,就没资格称为大学生,也就没资格进入社会做其它的事情。然后,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煅炼自己,不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我都应该做强者,因为只有强者,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这是我在大学的打算,也算是自己人生价值体现的坐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