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骞拓峰张蕙)近期在山东、云南等地出现了“给3000块钱保你上本科”,“给××钱帮你高考作弊、为你提供试题答案”等明目张胆的诈骗活动,教育部主管部门已要求各地对此严肃查处。近日,陕西省招办就此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招生录取过程中要谨防各种诈骗行为。 据介绍,每年高考录取期间(7至9月份),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考生家长期望过高、存在侥幸心理和对招生政策及办法不了解的特点,大肆进行诈骗活动。 据了解,高考诈骗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如果考生分数不高但想上好一点的学校和专业,他们就会热情地告诉你,认识省招办或者某高校的某某领导,只要你给几千块钱,就能替你“摆平”这事;碰上考生分数较高且志愿报考也合适,他会告诉你即使分数高也可能被“挤掉”,只有花钱打点一下,才能买个“保险”;也有骗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对一些大学的办学形式和专业性质不太了解,承诺保证考生上名牌大学或本科专业,以此来骗取钱财。 从教育部到各省市招办一直在致力于加强高考考试和录取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度。据了解,在高考招生录取方面,由于已完全使用计算机管理,应调出的考生档案错发、漏发的现象根本不存在,除非考生本人的志愿信息代码填涂错误。所以,考生在正确估计自身实力和掌握相关高考信息的情况下,选择好适合自己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并认真慎重填好志愿,就可以放心地等待录取结果。被一些所谓的“热心人”牵着鼻子走,只会赔了钱财,又耽误了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