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育薄弱,是全国医学教育的通病。有些刚毕业的医生连隔离服都不会穿,更不了解进入传染病区的消毒程序非典疫情暴露医学教育不足 转自搜狐 医学博士毕力夫现在才真正感觉到“有了用武之地”。 转自搜狐 内蒙古医学院副院长毕力夫是内蒙古流行病学方面惟一的留洋博士。记者见到他时,他因为锁骨骨折打着石膏,但仍在坚持做内蒙古地区的非典疫情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5月6日,毕力夫随同自治区领导到锡林郭勒盟检查非典防治工作时,发生交通事故。 转自搜狐 毕力夫面前的一张“全区职业构成图”上显示,内蒙古非典感染人群的职业构成中,医务人员比率最高,达到了20%。“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防护意识不足。”毕力夫说:“非典的侵袭充分暴露了国内预防医学方面的弱点,说明我们在健康教育上做得还很不够。” 转自搜狐 1997年,毕力夫从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回到内蒙古医学院,就是想发挥自己在流行病学方面的专业优势,为编织内蒙古健康教育的大网“做点事情”。然而他发现,内蒙古在流行病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更没有可供研究参考的数据库。 转自搜狐 学校的健康教育也存在问题。作为全区最大的医学院校,内蒙古医学院在几年前将流行病教研室和公共卫生教研室进行了合并,预防医学的课程变成了考察课,课时也相应减少。 转自搜狐 预防医学教育薄弱并不是内蒙古独有的问题。上海中医大教务处处长顾璜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我国近年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学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对传染病学及预防医学等相关知识有所忽略,而绝大多数的医务工作人员只接触过一般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一旦遇到非典这样的重大疫情,就显得无所适从。有些刚毕业的医生连隔离服都不会穿,更不了解进入传染病区的消毒程序。 转自搜狐 “健康教育薄弱,成了全国医学教育的通病。”毕力夫说,“没有扎实的疾病预防知识,医务工作者又怎么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教育别人?” 转自搜狐 接治内蒙古首例非典病人的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了内蒙古遭非典侵袭的重灾区,全院有1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占全区感染非典医务人员的23%。医学院成了呼和浩特市非典传播的一个继发性传染源。毕力夫受自治区非典防治指挥部之命,负责内蒙古医学院的流调工作,这更让他深切地感觉到,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转自搜狐 毕力夫率领的流调人员,在最初的工作中,常常被人们拒之门外;他们监控的人员,也不听指挥地外出上街购物;送去装着食物放在门口的箱子,被人扔掉……“人们看见流调人员就烦,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毕力夫说,“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预防疾病中无知的表现。” 转自搜狐 1999年,毕力夫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卫生研究院完成他博士后的工作。该研究院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向政府部门提供的一份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报告,这份报告就是在流调工作基础上完成的,它使得政府决策始终建立在“清晰的头脑”和“明亮的眼睛”基础上。 转自搜狐 “国内每年对医疗卫生的投入都大量用在了盖医院、建病房上,这种长期形成的重治轻防的思想,使我们面对大的疫情措手不及。”毕力夫说:“非典提醒我们,一定要加大预防医学的投入,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事实证明,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工作。” 转自搜狐 这次非典疫情的突然袭击,促使医学院校开始重视并着手进行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加强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教育。教育部近日发文,要求医学类高校加强有关预防医学相关课程体系与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转自搜狐 据悉,上海各有关高校为此已开始着手改革教学内容,对医科学生加强预防医学教育,补充群体预防、社会医学、心理健康及非典治疗与防护等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上海中医大将开设专门的穿防护服、传染病房的消毒、隔离等实际操作课程,加强医学生的防疫技能。二医大则将开设临床流行病学等必修课,让每一位医学生掌握传染病知识,以及《预防医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选修课。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