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驶入了发展“快车道”: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内的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高奖16项。科研成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空军院校首屈一指,名列全军院校前茅。
转变观念探求科研“新理念”
几年前,学院给予3名出国长期不归的高层人员除名和开除军籍的处理,在该院上下引起了强烈震动,也让院党委陷入深思:学院课题少,科研经费缺,老教授待着“画饼充饥”;青年人心浮动另栖高枝在所难免。再不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了!学院党委们调研学习、座谈汇总、研究论证,大刀阔斧的改革悄然兴起了。
学院制定了拔尖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启动“院士培养工程”和“博士工程”,支持学成回来人才发挥所长。为了引来海外人才归流,学院制定学成回院人才选择工作优先、开展课题优先、科研经费优先、晋级晋职优先等措施,竭力创造优越的工作条件,在43个基础、专业类实验室基础上,集中资金重点建设“飞机推进系统”、“机载精确制导武器”等重点实验室,确立学院在航空工程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去年,又筹集资金3300万元,分批启动建成国内、军内最先进的体系化航空工程实验室,为学院在重大科研课题申请上提供硬件保障,为高科技人才“引亢高歌”搭好“舞台”。
他们还主动出击“抢”项目,拉课题。冯金富教授在竞标会上力压群雄,啃下了“某型新机军械系统研制”这块“硬骨头”。在“某型训练弹研究”的预研上,在其他科研单位要价400万才肯接手,黄长强教授联合多家科研单位,以50万元的科研经费给抢来了。
思路变了,气氛活了;课题有了,人才来了。毕笃彦、杨纪明、董新民、何立明等一批科苑精英纷纷回院报国;先后建成了5个军队重点建设实验室;在一次工程招标会上,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激烈竞争,工程学院共争取到20个项目,占空军项目总数的一半。
激活机制营造科研“新氛围”
科研工作涉及学院建设的方方面面,究竟从何抓起,才能铺就科研发展的“高速路”?
他们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给课题组充分的人员和经费支配权利,做到了专款专用;同时,尽量减少科研经费的“提成”,使教研室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用于科研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办法和管理办法,盘活了竞争机制;对于好的成果,给课题组以重奖。
该院多年的科研实践证明,科研事业上的大联合、大协调提高了科研攻关能力,加速了新理论知识的消化,降低了项目风险。在某型系统工程项目研究中,他们从各部系选调业务精英组成攻关小组,项目研制期间,又先后在各系临时抽调专家教授150多人次,在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的情况下,及时地把成果保质保量交付部队。现在该院已经形成一个集陆航、海航、民航及各大军区、科研院所为一体的学术科研互动网络。
该院对看准的苗子采用破格提拔、提前晋级、压担子等“非常手段”进行重点培养,对德才兼备的高学历人才敢于打破常规使用,走出了一条为能者“搭台”,为庸者“封路”的“能上能下”的用人路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2名同志越级或提前晋职、晋级、晋衔,一系主任李应红由专业技术7级越级晋升为5级。
这两年,全院共承担各类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达1.2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科研经费总和的2倍。
强化军魂激发科研“内动力”
该院牢牢把握“为打赢”、“不变质”这一人才培养根本原则,用理想信念来激励人才科研动力。
该院院长蔡风震、政委冯世平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谈到,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技强军的原动力,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强军梦”融入到军队建设中去,抓住空军战略转型的机遇,紧扣战场与科研的结合点,瞄准制约部队战斗力提高的短板、瓶颈问题,加快新装备向实战能力的转化。
每年学院都要组织大批教员奔赴广大基层部队进行调研,发现部队面临的难题,作为下一步科研工作的重点。陈廷楠等教员在调研中发现,国产某型飞机的地面加油系统速度慢、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他们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主管领导。学院成立了课题组,在寒风刺骨的12月奔赴某试验中心进行新型加油系统的论证、试验,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套集机、电、液为一体的重型战机地面加油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部队首长和广大官兵的赞誉。
部队的请求就是命令,部队的难题就是课题。靠着这种信念,六十多岁的陶增元老教授只因为一个电话,不顾出差多日的劳苦,转身奔赴千里之外的事故现场;靠着这种信念,董新民教授成为某部队随时联系的“技术11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未来高科技战争的挑战,强烈的使命感激励着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的科技工作者拉起高科技的铧犁,在航空工程领域中耕耘、奋进…… (李常明 任培林 孟锋) (来源:科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