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衷情西部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8月27日06:0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本报记者 魏亚南
“一个人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再高的智慧,如果没有学会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那他的生命还有多少意义呢!”
———题记
在高山缺氧、易患“牛心病”的海拔4000米左右的西部高原地带,在几乎与世隔绝、连上厕所都没有手纸的贫困山乡,近年来常有一位“外来人”在奔波忙碌着。他与人促膝而谈,他查看当地人的生产、生活环境,他频频敲击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输入着他的思考和计划……这位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温”、被孩子们喊作“爷爷”的人,就是来自台湾的企业家温世仁。
自大前年,温世仁应邀出席“兰洽会”,第一次了解、接触西部以来,他就被这里涌动着的大开发热潮深深地吸引,从此把在大陆的一半时间和精力,都投在了这块热土之中。他从遍及西部数省区进行考察的脚印与汗水中,坚定了“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信念,并先后写出了关于中国及西部开发的三部著述;他发起了“千乡万才”网络教育活动,已在甘肃、青海、陕西的26个乡建起了网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平静地说:“尽管西部开发需要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利润回报,但我做的一切,却是为了借助网络技术信息,实现教育平等,早日铲除东西部贫富的鸿沟。
富有的生活各有不同,而贫穷的经历却是相似的
温先生开始在甘肃一个国家贫困县选择了海拔3500米的穷乡僻壤黄羊川做调研。贫穷的生活条件,连随同的大陆员工都难以忍受,然而,来自台湾的老板温世仁却习以为常。
原来,眼前的一切使他忆起了50年前生活的台北农村。他告诉同事,当年我也是个贫穷的孩子,家里吃饭没有桌椅,板凳上的碗跟盘子里盛着一些薯条和只有星星点点米粒的番薯粥;晚上没有电灯,上小学没有鞋子穿……
温世仁从台湾大学毕业后,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投身于台湾电子工业,现为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20世纪九十年代,温世仁投资大陆进行电脑网络技术开发,并热心于讲演、写作。
始终坚持认为:西部开发,十年可成
2000年8月,温世仁受邀在兰州经贸洽谈会上发言道:“当年美国人在开发西部的时候是骑着马去的,而今天我们是坐喷气式飞机、带着手机、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来的。我相信中国西部的开发是可以加速的,不会像美国西部开发那样花费50年时间。50年以后我们大家都不在这里了,也无法去衡量谁的贡献和责任,谁的绩效情况;让3亿多的同胞再忍受相差很多的生活,也实在说不过去!”他进一步阐述,用10年时间搞开发,西部地区的商机会越来越大,得到回报的时间会越来越近,这是可以肯定的。
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变最落后的农村
对世界发生深刻影响的《第三次浪潮》作者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博士是温世仁的导师。他曾经和托夫勒有过多次深谈,联系华夏儿女的社会历史变迁和现状,他认为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并存的中国,可以实现跳跃性的文明发展。
还有一件事给了温先生以极大的启发:一次在云南的一个农村调研,发现那里供电断断续续,没有自来水,墙壁上涂成一块黑当黑板……就在这时,温世仁听到手机响,一位农民掏出手机接听电话。他当时愣了一下,马上领略到文明没有固定的顺序,有电、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会实现文明的跳跃式发展。他萌生了将网络技术引进山村,用最先进的技术,改变最落后的农村的想法。
实施网络远程教学,发起“千乡万才”活动
在西部,有人问温先生带来了多少钱?他说,我没有带钱来,但我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千乡万才”的行动规划,设立网校,开展网络教学,教育农民转变观念,掌握知识与信息。
他的规划得到了国家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支持。一年多来,在各地的配合下,温先生已先后在西部一些乡村建起了26个网校。每个网校都由温先生出资特置30台上网电脑;同时,他还在天津、北京建立网络远程教育中心,聘请200多人编教材,培训当地掌握电脑网络技术的教师。为此,温先生已耗去1000多万美元,先后已有1万多人次的乡村学生接受教育。
使温先生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通过网络教学顿开茅塞的农村孩子,好学得很,聪明得很。网上教学考试成绩大多优秀,网上英语教学更是硕果空前。在去年天津电视台举行的电视英语大赛中,来自西部山区网校的参赛学生,用英语对答如流。身处这种场面,温先生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