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狐
挑战8848
首页邮件短信商城搜索新闻体育财经IT娱乐圈女人生活健康汽车房产旅游教育出国求职动漫校友录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军事 | 企业 | 传媒 | 校园 | TOP100 | 评论 | 我来说两句 | 新闻中心纯文字版
Sohu 首页 >> 新闻 >> 国内
问题颇多 规范不够 民办高校当自强
2002年10月7日08:10  法制日报

  今年的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是前些天在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演的“生源大战”似乎还历历在目。民办高校在其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中,相信民办高校定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编者问题颇多 规范不够 民办高校当自强

  现代教育报记者 王鹏军

  顺潮流 民办高校发展迅速

  近年来,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已显不足,“有需求就有供给”,教育日渐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顺应时代潮流,依靠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办学的民办高校就大量涌现了。

  据统计,仅2001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1202所,注册学生113万人。经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权省(区、市)批准的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89所,在校生十五万余人。

  北京某名校自考部学生王非就是民办高校的受益者。高考落榜后的王非本以为自己的大学梦想已经破碎了,所以她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校期间非常刻苦,目前她已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在拿到学历证书的那一刻,王非很激动。她没想到自己也能有今天,她很感谢学校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民办高校得到了较快发展,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批办得好、质量高、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各种不同需求,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源问题。

  抢生源 民办高校问题颇多

  民办高校对生源的争抢经常见诸报端,“招生黑幕”也常被曝光。一位民办高校负责人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说,民办高校全凭吸纳的学费滚动发展,招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所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各校积极“招兵买马”无可厚非。

  一些民办高校在“五一”长假时就动员师生回老家“宣传游说”,7月学校进入“全民动员”状态,到了8月,生源争夺战达到白热化。“学校下一年日子过得怎么样,就靠这几天招生工作的好坏了。”一位负责招生的民办高校副院长这样说。的确,各民办高校为网罗生源,可谓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有些民办高校甚至不惜欺骗学生:有的以国办大学的名义招生;有的在招生简章上做虚假宣传;有的盲目招生、教育服务承诺不兑现。

  民办高校生源不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办高校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虽然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方针、政策已经很明确,但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地位、作用的认识还不尽一致,存在着忽视甚至歧视的现象。一位感觉受到歧视的民办高校学生曾经对记者说,“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我们不是弱势群体。我们需要的只是和国办大学的学生一样的平等待遇,和他们沐浴相同的阳光。”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感觉。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55%的民办高校学生感到受歧视。

  二是管理问题。民办高校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民办高校服务的中介机构发育也不成熟,中介机构蒙骗学生和家长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很多学生对民办高校望而却步。

  三是民办高校自身的水平问题。目前虽然有一批教育质量较高、社会效益较好的民办高校发展起来,但是,民办高校的总体办学水平还比较低,教育质量的差别也很大。确实存在一些人把办学作为创收、营利的手段,而不会去提高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仅靠招生时把学校吹得天花乱坠,拉拢生源。求学者的素质非但不能得到提高,反而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一些民办高校在招生工作中的种种做法,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就曾两次发出消费警示。

  缺资金 民办高校也有苦衷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民办高校办得好会赔钱,办得不好反倒赚钱。这种说法的潜台词是,注重办学质量的那些民办高校由于对软、硬件的大量投入会因此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而那种投入少、只靠夸大宣传拉生源的学校反而会赚上一笔。但是,这种目光短浅的经营

  思路,势必使民办高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对民办高校来讲,生源是最重要的,但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很难有保证。“北京近百家民办高校,可能有三分之一过不了这个冬天。”这是很多人相同的看法。

  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尽管有些学校在绞尽脑汁地招生,但报到的学生还是很少,更不用说实际就学者了。有一些民办高校只招到三四十个学生,连一个班的人数都凑不够。

  靠学费收入维持日常工作的民办高校,要想求发展自然要扩大招生规模。仅从表面上看,庞大的报名人数也许早就能满足民办高校的美好愿望了。但是这一个个报名数字后面又是什么?

  目前民办高校的报名纯粹市场化,没有数量限制。因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民办高校心存顾虑,所以报名往往属于试探性的。一个学生报几家学校的情况很常见,有的学生甚至先报十几家学校然后再慢慢挑选。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报名人数与实际报到人数的比例大概为7:1,即报名的7个学生中,实际能来学校报到的只有1人。这个比率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

  如果用这个比率对照各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报名人数,我们就会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都会为生源发愁,情况较好的也仅仅是能满足温饱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争抢生源似乎很有理由。

  为什么民办高校招生这么难?一位北京某民办高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这样分析:一是公办高校的扩招分流了一批生源,加上学生复读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留给民办高校的学生已所剩无几;二是外地民办高校大举入京,这些学校利用其强大的经费支持,往往在高考之前就把广告投到学生手中;三是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办大学学生待遇不同,例如火车票没有半价;四是一些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于个人投资,在办学时不能不考虑营利问题,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招生难,民办高校维系日常工作的资金得不到保证,民办高校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某民办高校校长推崇“以质量出信誉”,她说,民办高校的自身建设应该抓好质量和管理,应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入校和毕业的管理。她认为在招生中绝不能擅自放宽标准,连初中生都招的现象绝对不能出现。在管理上要实行高效化,政府应该给学校更大的办学自由权,在管理上要给予多种形式的支持,如减免税收等。同时对学校进行专业评估,有效地监控民办高校的质量水平和教学过程。

  遇难题 民办高校亟待规范

  民办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许多家长和学生反映求助无门,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民办教育发展研讨会”上,民办教育立法问题成为会议专题研讨的重点内容。从会议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关于民办教育立法的争议焦点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如何确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如何界定民办学校,如何确定民办学校的产权属性,如何看待转制学校的属性;第二,国家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在民办教育法中如何体现;第三,目前民办学校普遍遇到的营利与非营利的界定问题;第四,政府部门对民办学校实施管理的职能范围是什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什么;第五,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第六,有没有必要成立中介组织,中介组织的职能应该是什么,中介组织如何建立等。

  中国人民大学张泽森教授指出,民办高校要想经得起考验,首先得解决好自己的校舍问题,在硬件设施上进一步发展。现在一些民办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作为一所大学,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没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的。师资力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程度,因此维持一支固定的教师队伍对民办高校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针对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可以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民办高校也可以像正规院校那样,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兼并重组,优化资源结构,办出规模效应。”不少民办大学提出“办中国的哈佛”的口号。有关人士指出,“现在提哈佛、耶鲁,那是瞎扯,但是政策要放开的话,过三五十年,出现和公办一流大学相抗衡的民办大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许多业内人士纷纷认为,民办高校问题众多的最根本原因,与其所受众多条件制约有关。民办高校既然生于市场,就应长于市场,主管部门应该给民办高校更宽松的成长空间,通过市场的自然调节来完成行业的整合。

  清华颐文学校的余孟尝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屡次强调,学校呼吁监管部门调整监管重点,对于广告欺诈等非法经营者进行严管,而对于办学基本条件等方面的管理应当适度放宽政策,因为在市场竞争中完成优胜劣汰更为合理。北京吉利大学的苏保群则呼吁,希望能够逐渐消除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的人为鸿沟,给予民办学校“国民待遇”。

  民办学校能否通过行业整合达到比较良好的发展状态?燕京华侨大学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仍然比较困难,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民办院校还没有形成规模,实力不够强大,目前只能解决学历教育的问题,还没有达到培养精英的层次;二是教师政策还没有放宽,很多教师偷偷在民办高校兼职,民办高校教师的权益也不能得到保障;三是社会还没有形成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心理上还存在歧视,而且也没有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形成投资或者资助教育的观念,因此吸纳社会资金还有一定困难。

  谈及私立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美国诺贝尔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教育官员Fontana这样表述:我们学校教育管理的评估和认证是由一个专门的评估机构———国际和跨区域的委员会来承担的,这个机构对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都进行评估,是独立的私营性质的民间机构,和政府、学校都没有直接关联。学校收多少学费、花费多少钱,都是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的,惟一可以影响学费高低的是生源情况,是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并愿意选择到这里来上学。

  求规范 教育产业也须打假

  除了民办高校外,在教育培训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纠纷。

  办学资格有假。根据《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具备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基本标准,并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审批权限审核同意后,再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办学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并登记备案方可进行教学、培训活动。”教育培训班招收学生并订立培训合同时,首先应具有办学资格,否则与学生订立的培训合同即为无效合同。

  招生广告虚假。不少培训机构为达到招收更多学生的目的,在招生广告中对其办学资格、师资力量、结业证书社会认可程度等常常做出虚假陈述。

  李欣与某大学成教中心产生培训合同纠纷,法官查证该中心在招生广告中称其举办的德语速成班是与德国波恩大学联合举办的,由外籍教师授课,结业后可凭培训班成绩单直接参加德方的大学入学考试。三个月培训期满后,李欣拿着培训成绩单与证书去德国驻华使馆办理留学事宜,被告知应先通过德语水平测试,培训成绩单是无效的。最后法院判决该培训中心返还培训费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因虚假招生广告而被欺诈所订立的合同是合同法所规定的无效合同。受欺诈一方有权依法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培训内容掺假。这类诉讼在教育培训合同案件中也屡见不鲜。招生单位虽有办学培训资质,招生广告也基本属实,当双方当事人订立培训合同后,培训单位却不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培训义务,即提供的培训内容有假。常见的有不按合同约定的课时、地点、科目上课;授课教师与合同约定不符;教学质量与合同确定的标准相距甚远等。比如王岩状告某大学法律系举办律师资格考前速成辅导班的诉讼。王岩交纳三千余元学费,参加为期四周的辅导教学。谁知培训班三天两头改变上课地点,从最初的本校移到郊区的分校,使其疲于奔波。教材也错误百出,模拟习题含混矛盾,教师大多是在校的研究生,根本没有招生广告上注明的教授、学者。最后法官认为培训合同无法定事由或不可抗力不得随意变更,履行合同义务与约定不符就是违约,依法判定校方退还70%的学费,并赔偿王岩经济损失。

  虽然目前社会力量办学出现了众多问题,但是作为教育产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民办教育与国办教育一样,都应得到重视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教育的民主化和多样化。可喜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必将能规范和促进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留言: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1、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8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精彩短语推荐:
  • 搜狐短信魔法宝贝—300条存储大容量,强大功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邀请她/他组成情侣宝贝双栖双宿!

  • 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见你。我遇到的所有不平凡,却没……发送言语>>

  • 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艳福多多,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东摸西吻浅呻吟,左拥右抱……发送言语>>

  • --给编辑写信
    Untitled Document
    搜狐短信推荐
    焦点新闻 社会新闻
    花边新闻 科技新闻
    手机号:
    激情美眉灵犀一点通!
    邀请心上人一起存短信
    三羊开泰,喜迎财神!
    发洋财得意洋洋过羊年
    祝福也幽默,说给她听
    焦点时刻关注世界风云
    [谭耀文] 锋火情天
    [齐 秦] 野衣裳
    [范玮琪] 他没有错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诺基亚经典大图
     
    分类广告

    零投诉留学服务机构
    留学移民信息库!
    京城院校招生总汇!
    MBA、EMBA在职研
    A&F英语语音训练营
    浪漫甜蜜的爱情始于这里
    白肌雪肤的善良女孩
    !求医问药名医在此!
    雅闻"魔鬼身材"发源地
    古都西安旅游指南
    征服人间顽疾“糖尿病”
    治愈牛皮癣白癜风成现实

    搜狐新闻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10-65102160 转6291或65101378 网友信箱 诚聘英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