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交易会如何搭建有特色的“舞台”?
2002年6月27日07:29 东方网
|
2002年上海图书交易会昨天降下了帷幕。这是上海第一次举办面向全国的图书交易会,全国120家出版社竞相亮相,展示了中国出版业的精神面貌和丰硕成果。历时四天、订货总额达2亿多元的交易会落幕了,但它对今后如何把这个“舞台”搭建得更具“上海特色”,使之成为的一项重要的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留下了不少启迪。
据记者现场观察,上海图书交易会并未如预想中那般火爆,除了第一天的开幕式场内人气较旺外,以后的几天反响一般。交易会的第三天已有好几家出版社开始清场了,坚守摊位的出版社业务员也是三三两两坐着聊天,场内已难见书店业务员的身影了。
记者与一些来沪参展的外地出版社和书店业务员交谈中发现,上海图书交易会还有不少需要完善之处。比如举办交易会的时间要斟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他是刚从呼和浩特的全国11家师范大学出版社订货会赶来上海的。此前,从三月份开始就已接连举办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及教育、音乐等大大小小的专业图书订货会,紧接其后的上海图书交易会在时段上没有什么优势,书店该订的图书都已经订了,来上海自然是看得多,订得少了。有亮点的新书不多也是一个因素。尽管交易会号称有8万种图书,但实际上有市场“兴奋点”的新书还是不多。按照出版节奏,年底才是新书源源不断推出的“旺季”,现在正好是淡季。再加上上海图书交易会是第一次举办,影响力不够,出版社还未能以此来调节出版节奏。交易会没有很多“靓书”自然难以火爆。此外,交易会的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有全国120家出版社应邀到会,但大多数出版社还不知晓此事,江苏文艺出版社等不少出版社因未接到邀请通知而表示遗憾。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文化。如何把上海图书交易会办得精、办得好,办出特色呢?有关人士认为,现在的交易会只是单一的图书供需双方的订货交易,不妨将其扩大成将图书、音像制品和期刊集中展示的出版物交易会。在交易会期间,可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请一些名作家来推介图书,举办演讲;邀请出版商、市场营销人员作一些相关的报告;还可以举行一系列的学术研讨等,以提升交易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同时,还可以在场外举办一系列面向大众的读书活动,倡导民众亲近出版物,使交易会成为公众的文化节日,并进而使之办成上海的一项颇具特色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姜小玲)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