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贸委供本网专稿 (作者:陈向平)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河南工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巨大成就。 河南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的“一五”、“二五”时期。这一时期,根据当时国家关于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沿海老工业区和积极建设内地新工业区相结合的方针,河南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五十年代著名的156项重点项目,有10项放在河南,是全国超过10 个重点项目的六个省份之一,沿海的一些工厂和大量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内迁河南。而后,又有一批追加重点项目及能源、原材料项目陆续在豫兴建,从而初步奠定了我省现代工业基本框架,形成了洛阳、郑州、开封、新乡、平顶山、焦作等新兴工业城市和机械、纺织、煤炭等工业部门,建成了洛拖、洛轴、洛矿、洛铜、洛玻,郑州几大棉纺厂、郑纺机、二砂、平顶山矿务局、焦作矿务局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 第二阶段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两个工业发展的热点。一是焦枝铁路的建设及沿焦枝铁路的三线工业建设;二是地方“五小工业”和当时称之为“社队企业”的兴起。电力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日用轻工业都有了一定发展,从东北和沿海又迁来了一些骨干企业,填补了我省工业的一些空白。至此,我省已具备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我省的工业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此间,我省轻纺工业逐步从原有的几个城市向豫东南原料产地推进;以中原油田、郑州矿区的开发和焦作铝电基地、洛阳石化基地、濮阳石化基地建设及电力工业发展为代表,能源原材料工业大大拓展;建设和发展壮大了安钢、安玻、新飞、春都、双汇、莲花、神马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工业结构逐步改善,布局日趋合理,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1985-1995 年十年间我省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99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1985年增长了31倍,年平均递增15%,高于1953-1985年33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4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32%上升到1995年42.5% 。 主要工业产量绝大部分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工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1995年,非国有工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三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国有工业的比重由三分之二下降到三分之一;从工业资产看,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但重工业仍占三分之二,机械、采掘、纺织、化学等工业比重下降,食品、石油加工、医药、建材、冶金和电子、电气、交通设备制造业比重上升;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扩大,在主要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与1985年比,大中型企业个数增加852个,资产增加9倍,工业增加值增长57倍( 可比价增长2倍),实现利税增长3.4倍。三是工业装备水平大大提高,1995年末, 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比1985年增长5.2倍,从业人员人均装备4.4万元,增长3倍, 在已安装使用的设备中,90年代出厂的占48.7%,80年代出厂的占373%,70年代及以前出厂的占14%。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特别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总量居全国重要位置,对全省国民经济起着重要带动作用。 1998 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740亿元,居全国第6位(前5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93%,是七个比重超5%的省、市之一。工业、农业、 建筑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40.2%、24.7%、6.2%和28.9%,工业的贡献相对最大。 以国有工业为主导,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全面发展。1998年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占43.9%,集体工业占30.9%,股份制工业占13.9%,外商投资工业占7.4%,其他类型企业占3.7%。 工业结构日趋完善,涌现出一批优势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在工业内部重点培育了机电、化工、食品、轻纺、建筑五大支柱产业,建设一批能源、机电、石油化工、煤炭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为中国最大农机及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平顶山神马帘子布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锦纶帘子布生产企业,年产锦纶布3万吨; 安阳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为中国最大显像管玻壳生产企业,年产屏锥1200万套;周口莲花味精公司年产味精12万吨,为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还有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等其它大型生产企业等等。全省列入全国512 户重点企业的有22家,列入国家120户企业集团试点的有5家。“莲花”味精、“春都”“双汇”火腿肠、“新飞”电冰箱、“白鸽”牌磨料磨具、“洛阳浮法”玻璃、“宇通”客车等一批产品在国内国外享有盛名、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如原煤、农用化肥、卷烟、纱、平板玻璃、大中型拖拉机、机制纸、原油、天然气、发电量、饮料酒等。199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纱47.06万吨、布13.2亿米、饮料酒152.7万吨、卷烟275.7万箱、原煤9406万吨、原油587.63 万吨、发电量631亿千瓦小时、钢366万吨、水泥3707万吨、平棉玻璃2165万重量箱、化肥267万吨、大中型拖拉机1.31 万台。 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全省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已有86户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其中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39户,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12户,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35户。这些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投资主体,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变,生产经营水平大大提高。1998年,百户试点企业资产总计848。16亿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所有者权益3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平均资产负债率58%,比上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远低于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水平。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1998年,争取到核销银行呆坏帐规模20.7亿元,1997、1998两年共完成兼并企业74户,破产企业43户,减员增效企业41户,合计158户。中小企业改革面达到70.2%,其中股份制占30.8%,股份合作制占16.9%,兼并联合占12.8%,租赁占9.8%,破产占9.8%,出售占5%,其他占14.7%。 工业的科技进步水平大大提高。1998 年, 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5.5亿元,全年竣工投产技改项目20项;企业开发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320项, 建立企业技术中心14个,(截止1998年全省共有企业技术中心个,其中国家级个,省级个)推广应用新技术6项,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8项;认定了河南省首批125个河南名牌产品。我省开发的29"彩电玻壳、ZK6112H型高档豪华客车、LW10-252 型六氟化硫断路器及继电保护装置等在全国属领先水平。 企业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省已有400 多家工业企业拥有进出口权,自营出口额5。5亿美元,其中有17户企业直接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全省有2000多户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通过对外合资扩大开放,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境外投资或合作在国外建立了分厂、公司。目前,全省正在大力鼓励现有企业利用产权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以实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鼓励企业利用成熟的技术、富裕的设备和生产能力对外投资。 作者: 链接: 日期:2001-12-04 10:53:19 来源:河南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