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德国东部和南部、捷克和奥地利等地持续暴雨天气,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德国7个州、捷克和奥地利的大部分地区,导致大面积受灾。气象专家们指出,尽管这次洪灾有天气异常的原因,但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大肆改造河道也对这场灾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多瑙河水位突破纪录
今年多瑙河最大洪峰18日抵达布达佩斯。当日晚9时,这一地段的水位已上升到8.49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4厘米。
匈牙利政府18日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多瑙河的防汛形势。为了抵御这次特大洪水,政府决定将多瑙河抗洪抢险的经费从5亿福林(1美元约合250福林)增加到32亿福林。因此,不但8月20日国庆日多瑙河水上飞行表演被取消,当日的国庆宴会和布达佩斯燃放焰火的活动也被取消,节省下来的经费将用于抗洪和救济灾民。
德国城市泡在洪水中
截至18日,德国水灾地区仍然有许多城市浸泡在洪水中。据统计,全国受灾人口超过400万,几十万人被迫转移。目前,水灾已造成11人死亡,34人失踪,另外至少100多人受伤。据德国官方初步估计,这次水灾对德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到150亿欧元。
德国有关方面已经确定了一笔总额2000万欧元的紧急救助专款,用于帮助那些在洪水中遭受损失的农民。同时,应德国总理施罗德的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和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受灾国家的领导人18日在柏林举行洪灾危机峰会,协调救灾工作,并就如何预防洪灾的长期性战略进行了磋商。
施罗德在会后表示,欧盟已表示将对德国及其他遭受洪灾的国家提供全面援助,具体援助事项还有待欧盟与其他国家继续商讨。
抗洪抢险水退人不退
洪灾发生后,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总理施罗德和联邦内政部长席利等官员立即赶赴灾区视察,并调动了3500多名专业救援人员和大批士兵前往灾区抢险救灾,并宣布:水退人不退,即士兵们在大水过后还会留下来帮助灾区清理水毁设施和重建家园。
在易北河的上游捷克境内,洪水围困了捷克首都布拉格、乌斯季等多个城市,20多万人被迫转移到安全地区,成为二战后最大的人员转移。目前,当地水位已经缓慢下降,但这场洪灾已造成10个捷克人死亡,财产损失情况严重。
在奥地利,洪水持续了10多天,受灾最重的北部林茨地区多瑙河水位14日一度达到15米,创历史最高纪录。这场1918年后最严重的洪灾造成奥地利7人死亡,初步估计经济损失高达40亿欧元。
天灾加人祸酿成水患
据报道,这次特大洪水的主要原因是,过去10几天来亚德里亚海低气压和大西洋东部的一个低气压给欧洲地区带来了持续暴雨天气。德国气象专家认为,这种持续的暴雨天气实属罕见,重灾区一天内的降雨就超过了往常整个8月份的降水量。虽然这种天气少见,但近几年来却有持续增加的势头。
但德国环境专家同时指出,这场洪灾不能全怪气候异常。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对欧洲主要河道的改造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重了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了提高内河航运能力,近几百年来人们对易北河、多瑙河以及莱茵河等欧洲主要河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许多河道建成了“水上高速公路”。通过加高堤坝、修建船闸等办法虽然提高了水位,增加了水流速度和船舶的载重量,但同时却大大压缩了河流的自然面积。
此外,为了赢得土地,人们大量围垦这些大河周围自然滞洪的洼地,或耕作,或建立新的居民区,大大降低了自然滞洪能力。据统计,仅仅在莱茵河上游巴塞尔到卡尔斯鲁厄之间,这些活动已经使自然滞洪区从1820年时的1000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130平方公里。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居民区的兴起和人们大量使用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铺设城区和道路,阻碍了雨水的自然渗透,加大了河流的水量,使得许多小河道在降雨后迅速形成洪峰,加大了对主河道的行洪压力和下游地区的危害。
德国水利专家指出,自然的河道不是人工运河,也不是能按照国际标准修建的公路。现在的洪灾正是大自然对人们过去违背自然规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大规模改造河流的惩罚。 (邵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