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尹继佐 1989年十三届四中以来的十三年,是我们党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十三年。 这靠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我们真正弄懂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始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从邓小平同志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称之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到江泽民强调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的党从种种经验教训中走过来,今天,她已经十分自信。在党的基本路线、在发展问题上不动摇、不折腾、不松动、不信邪。通过改革和发展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难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正是党成功的表现。 可以说,发展是真正的动力源,要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只有靠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老百姓有一句大实话: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请看我们上海这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我们抓住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机遇,“大胆闯、积小步、迈大步、不停步”。100万人大流动,140万人大动迁,150万人大转岗,整个上海几年被“翻新”了一遍,但在这场大调整、大变动中,上海都保持了社会的超常稳定。如果没有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实力,一切都无从谈起。而人们正从改革发展中得到的实惠中,把感性表象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转化成创造性的行动。 同样,整个国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特点,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没有搞“休克式”转轨,也没有搞激进式突变,所以没有形成一头财富积聚一头贫困成灾的原始积累的痛苦。这样,我们避免了过大的社会震动,比较平稳地实现了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的转型,胜利提前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的目标。 这里有一个材料值得一谈。1949年,我国的人均GDP是27美元,印度是57美元;到2001年,我国人均GDP是848美元,而印度是400美元。 这十三年,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也进到了更深更高层次,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紧跟科技革命潮流,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改革一定要有新突破,开放一定要有新局。 讲发展,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我们的思想路线也要发展,而且这是根本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历史已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生命力,才使社会主义焕发了生机活力。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上不停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格。世界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开放的科学体系思想也在实践中不停顿地发展着;而且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记得1959年毛主席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