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羊年春节回眸:北京不尽新风扑面来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15日16:00 新华网 |
|
|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刘浦泉) 伴随着一声声吉祥的祝福,北京人喜气洋洋地度过了羊年春节。回眸春节,北京人的生活异彩纷呈,处处洋溢着欢乐与幸福……
不办年货过大年
往年春节,人们少不了置办大量年货过年。然而今年不同,“不办年货照样过年”的观念已悄然兴起。北京人提前采购大量年货回家过年的习惯已开始改变。
在东华门菜市场,记者看到一位中年女顾客在鸡肉摊前买了1斤鸡翅。摊主说:“过年了,还不多买点?”女顾客笑着回答道:“现吃现买,新鲜。”在北京一些超市里,记者也极少见到个人大宗采购粮油、肉蛋、蔬菜等年货的场面。
记者打开一位朋友家的冰箱,发现里面很“宽松”,只有点猪肉馅、排骨、鸡蛋、豆腐、酸奶和时令蔬菜。“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位在机关工作的朋友说,原来一到过年,冰箱就被各种食物塞得满满的,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吃完。
不仅城里人不再大宗采购年货,乡下人对“年货”的概念也逐渐淡化。昌平区北七家镇八仙庄村农民曹强林说:“过去,每到年关,大人便忙着采购年货,蒸镘头、做年糕、炸丸子,做一次就够吃到出节,但节还未到,人已累得疲惫不堪。现在过年很轻松,用不着备办大量的年货了,随吃随买,既新鲜又省事。”
往年春节,乡下人都喜欢进城逛逛商店。今年,不少乡下人哪也没去,而是在家“充电”,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曹强林说:“过去往城里跑,是因为城里东西多。现在,乡下什么东西都不缺,用不着舍近求远。再说,城里交通拥堵,东西又贵,来回一趟白花交通费不说,还耽误半天工夫,真不值。”
不恋闹市喜农家
尝一尝农家饭菜、睡一睡农家土炕、看一看农家演出……与离京和出国旅游相比,京郊农家民俗旅游更是红红火火。春节期间,北京城里人纷纷走出繁华的闹市,相约结伴到郊区体验农家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春节期间,位于京郊通州区的大营生态旅游度假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驾车相约到农家休闲聚会的城里人。经常与朋友们聚会的崔连英律师说,往年与朋友们在城里聚会,无非是一起到饭店吃顿饭、再唱一段京剧、打几局保龄球,没什么新鲜的。今年把聚会地点改到农家大院,一起体验农村的民俗和风情,大家感到既尽兴又开心。
大营生态旅游度假村党支部书记詹宝光介绍说,吸引城里人的主要是丰富多彩的农家特色活动。春节期间,村里不仅准备了具有农家特色的餐饮、放鞭炮、娱乐等活动,而且还精心安排了通俗的小品、歌舞、杂技等文艺表演,既给城里人带来了乐趣,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
传统庙会“洋”味浓
庙会是北京的一项传统春节文化活动。今年春节期间,遍布城乡的数十处大小庙会争奇斗艳,各显神通,成为北京市民节日活动的重要去处。与往年不同的是,浓浓的异国风情已融入中国传统庙会,演绎出十足的文化“洋”味。
位于京西的石景山洋庙会和位于京东朝阳公园内的国际风情节,都突出一个“洋”字。穿梭于欧式园林、灰姑娘城堡和唐人街的北京市民,不仅可以欣赏英国野猫乐队、德国无痛乐队、哥伦比亚乐队、俄罗斯风情舞蹈、巴西热带雨林舞蹈等精彩演出,还可以品尝香味四溢的德国烤全猪、土尔其烤肉等异国美食,使游客有一种恍若置身异国的感觉。
国际风情节上,来自加拿大的“风车姑娘”爱丽莎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传说中的“风车姑娘”是承载幸福吉祥、靓丽时尚的节日女神化身。第一次来中国并成为国际风情节形象大使的19岁美丽姑娘爱丽莎认为,北京的庙会很有魅力,一定要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家乡。
节日消费更理性
“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虽是中国的一句老俗语,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居民的春节消费心态。与往年相比,北京一些中年人节日消费更加理性。
家住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的周汝兰,往年春节一家人支出约3000至4000元,今年春节只花了1000元,出门连一次“的”都没敢打。她颇有感触地说:“原来家庭收入较高,购物从不问价,出门从来不坐公共汽车,根本不理解没钱的滋味。现在收入不稳定,过年不敢有更多奢望。”
与周汝兰同在一个社区的贺玉玲,今年春节的开支也比往年减少了一半,其中开支最多的一项是给亲戚三个孩子压岁钱800元。她说:“前些年一过年就买新首饰,这几年已没这个心情。花钱的地方多,钱得算计着花。”
北京市社科院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城区有近一半的在职人员月收入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大约占四成,超过一成的就业者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多数市民期待未来5年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