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毛晖圆 本报记者任斌 早报讯 昨日清晨,雨落下来的时候,早已放假的校园似乎更加地静谧,可在杭师院和浙江工程学院两条绿荫道上,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已开始为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忙碌起来。还有比老师更早到的人,那是家长与考生。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因为场地转移到两个大学里举行,与往年在一个会馆里举行咨询会相比,安排得当,显得秩序井然。昨天仅在九点半左右出现了一次人流高峰,但是大约十点半的样子,人潮已均衡地分开到各个场地上去了。据有关部门统计,昨日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达5万人次。 在林荫道内的外省高校咨询区里,学生和家长对豆大的雨点浑然不觉,连珠炮似地向各大高校的老师询问:“清华的计算机专业今年招生多少?”“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自动化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哪个更热门些?”记者在现场发现,今年居然有超过20家的外省高校不请自来,咨询会的承办者之一杭师院不得不在现场临时多搭了二十几个遮雨篷。一位老师解释说:“因为浙江的生源向来保持优秀的水平,一直都是全国高校争夺的对象,如果我们不来跟考生见面直接交流,怕考生因不了解学校而放弃填报志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这类传统名牌大学咨询台前的人似乎要将咨询台挤翻,一个招生老师往往要应付数十张不停发问的嘴。“好了,好了,终于拿到资料了”一名家长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气喘吁吁地庆幸。而此时的记者也总算能体会“随波逐流”的感觉了——夹在人流中不能动弹,人流涌向哪儿就只能跟到哪儿。 当然,也不是所有学校的咨询点都那么“热”。兰州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相比之下就显得冷清了许多。更有甚者,华东交通大学咨询台前门可罗雀,到最后干脆收拾东西,来个“人去楼空”。 在高考阅卷结束、志愿填报咨询之后,紧接而来的就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分数问题。本报将于明日公布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