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总编在线之网络周 > 新华网
新华网总裁周锡生做客搜狐访谈实录(组图)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23日12:35  搜狐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周锡生总裁与新闻中心编辑交流
  

  时间:2003年9月22日下午

  主持人:非常荣幸请到您来做客搜狐网站新闻中心“总编在线”的网络媒体周。新华网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周总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新华网,包括重点的内容、频道和架构?

  周锡生: 新华网是由新华社主办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发展的比较快。新华网的前身是新华通讯社网站,2000年3月改名为新华网,到现在是三年半的时间。新华网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不少变化。具体来讲,我们到目前为止进行了8次大改版,70多次小的改版。现在去看我们最早的版,自己都觉得挺可笑。经过8次全新改版,新华网的面貌可以已经大变。目前,新华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基本架构已经搭起来,但网络无限,发展无限,竞争无限,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做的不够,要不断地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先进网站,包括向你们搜狐学习。搜狐是我几乎每天都看的网站之一,我今天来之前认真地看了搜狐,特别是新闻频道,还有体育在线,娱乐、企业黄页等频道和栏目,给我不少新的启示。

  新华网的主要特色在于新闻的权威、快捷、准确和新闻信息的原创,因为新华网是由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主要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依托的是新华社的整体报道力量。新华网的新闻信息采集采取“五环工作模式”:第一环是新华网编辑部,根据网络媒体的特点和要求包装、整合新华社的各种网络报道资源,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音视频的,同时自己也直接一些重要的新闻信息;第二环是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摄影部、对外部、体育部、音像部等各大编辑部门,他们的编辑记者每天也都在辛辛苦苦的给我们编发稿子;第三环是新华社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分社,这支力量非常强大,新华网在全国各地的很多重大报道、现场报道都是国内分社的记者编辑帮助采写的;第四环是新华社驻国外的100多个分社,这支采编队伍的力量非常强,而且非常专业,外语水平和新闻采编的水平都很高,他们也为新华网提供了很多稿件;第五环是我们的合作单位、协作媒体。新华网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很多部门、网站、媒体以及高校网站,国家特大型企业网站和一些行业协会都建立了网络资源互换或信息化共建关系,新华网把这些合作或协作单位、网站、媒体的重要新闻信息及时转发到世界各地,有效地扩大了他们的影响。

  几年来,我们牢牢坚持以新闻报道为主打,在此前提下尽可能拓展各种网络服务,应该说,现在新华网的容量已经相当大。新华网不同于一般的网站,而是一个巨大的网站群,除总网外,还有32个地方分网以及新华社的十多家报刊网站。我们坚持苦练基本功,坚持苦练内功。新闻是我们的主要产品,我们始终坚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传播中国、报道世界、引导好网上舆论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报道内容上,力求“三贴近”,时时刻刻想到网民,尽量为网民提供喜闻乐见的内容,具有网络特色的内容。

  新华网的主要板块和频道有这么几个:一个是我们的新闻中心,每天的新闻播发量非常大,相当于出版一本新华词典和38份8版的报纸。新闻中心的稿件被其他网站转载的很多。国际频道也是非常重要的频道。国际频道对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非常快,同时注重对国际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国际走势的点评。还有一个是“焦点网谈”,主要是依靠新华社国内分社的力量,很多稿子发了之后,被媒体广泛转载,图文并茂,报道与评论相结合,下一步还要与视频相结合。另外还有“政府在线”,主要是转发各方面的政府信息、政策发布,反映各部委的动态,通过“政府在线”可以了解中央部委局办的主要政务信息。“人事变动”栏目也是新华网的品牌栏目,我们依托新华社的优势开办了这个栏目,党和国家各级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局办和地方党、政负责人的任免消息,大多是在新华网第一发布的,在这个栏目基本上都可以查到。另外还有“新华访谈”栏目,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报道。每周不定期举办几次,很多重要人物和知名人物先后到新华网接受采访,与全球网民进行交流。


周锡生总裁(中)与搜狐副总裁李善友(右)、新闻中心主编(左)合影

  先请您谈谈对互联网海量新闻的看法。因为有人认为海量,量太大了,信息缺乏筛选,就变成了信息垃圾。所以您认为海量新闻和信息垃圾的界限是什么?

  周锡生:我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海量新闻信息”的出现并不奇怪。互联网不同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既没有版面的限制,也没有时间的限制,想上多少内容就可以上多少内容,想什么时间更新就可以更新。目前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站就有47万多,全世界总共有1000多万个网站,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发布(自发或转载)新闻信息,“海量新闻信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信息越多,原理上可能越好。但网上信息量太多了,难免会良莠并存,有些信息并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有效的信息,有些甚至是不准确的信息,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新闻信息播发的越多就越好,就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

  作为网站,特别是新闻信息网站,在发布或转载信息时要认真考虑和妥善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网民的需求。要很好地了解网民的需求,根据网民的需要来处理和发布信息,使所发的信息真正有益于、有利于网民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各个方面。有用的信息,应该是越多越好,但发布和更新的时间上也要充分考虑网民的接受程度、接受习惯和大部分人的接受时段;二是发布的方式,不能过于零散,要注意梳理、整合、归类,便于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浏览信息并从中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三是要注意准确性,时时想到社会责任问题。这一点对网站来说特别重要。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直接面向社会,瞬间可以传播到全国各地甚至五洲四海,不同于个人之间通电话或发手机短信。网站发布新闻信息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社会公德,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凭道听途说,凭主观意想和臆测,否则对社会、对网站本身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随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刚从西单过来,刚看到六部口有点儿堵车就马上发一个信息说前面堵车,长安街这条道不要走。其实只是六部口堵了一下,到前面就好了;四是要注意网站的定位、资质和个性化服务。新闻网站应该在新闻方面多发,商业网站可以有针对性地多发商务和生活服务方面的信息。转发新闻信息时要格外慎重,要注意核实,尽量采用权威、可靠的新闻信息源,以免在客观上传播虚假信息。

  主持人: 新华网创办至今只有三年半的时间,我们觉得新华网不但有权威性,而且新闻做的特别好看。作为我们内部来讲,所有的编辑都会把新华网作为我们的监控范围之一,新华网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新华网办出这么多特色栏目来,一定跟周总本人分不开,周总本人经验非常丰富,有长期驻外国际报道经验,而且互联网界对周总的评价非常高。能不能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经历,或者做新华网的感受?

  周锡生:非常感谢你们对新华网的鼓励和肯定。新华网主要是在中央的亲切关怀、新华社党组的直接领导和新华社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充分依托的是新华社的优势。我只是新华网的一员,或者说是遵照领导的指示和社党组的部署做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我本人以前从来没有想到搞网络,我学的是外语,长期搞国际报道,驻外的时间比较长一些,对国际问题,中美关系、美国问题,世界经济有一定的兴趣和研究。但是搞互联网我从来也没有想到,后来因为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领导让我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从事网络工作。我的性格是,这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认认真真钻研,尽心尽责地去做。能力有限,但决不懈怠,也不畏难。新华社党组、新华社的领导对新华网非常重视,新华社各方面为新华网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没有新华社党组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新华社各个方面大力的支持,就没有新华网的今天,这是我一直讲的一句话。作为我个人,在新华网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渺小的,我非常感激新华社领导和新华社的同仁们给了我在新华网工作的机会。

  要说感受,我觉得有这么几点:首先是虚心认真地学习,我认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努力去学,没有学不会的。如果不去学是不行的。互联网是新东西,我又不是学理工的,搞互联网需要补的课很多,没有办法,只能不断地学,广泛地学,一点一点地补。第二是一定要勤奋、敬业。没有“勤奋”两个字,我认为什么事也做不好。在这点上,我还是能做到的。从我到新华网第一天起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周末和节假日,因为互联网上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做事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要自己感到心里踏实。再一个是博采众长,眼界开阔一点。做互联网应该大气,我们千万不能把眼睛盯在周围几个网站,而要广泛学习,多看看别人的长处,所以我每个周末,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分析各大网站,坦率说,搜狐、新浪都是我研究的重点对象,今天来,又看到你们网站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此外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搞互联网本身就很难,在传统媒体里办互联网,难免回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但是如果遇到困难就退,可能什么事也干不成。从搜狐网上看到有网民朋友问我现在你喜欢当个网站管理者还是媒体工作者,我坦率地说,我喜欢当个记者编辑,这样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写些东西。在新华网工作的日子里,我会珍惜每一天,努力把每一天干好,对得起网民,对得起新华社,对得起新华社的领导。从自己来说,感到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主持人: 今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是新华网对伊拉克战争的优异报道。3月20日上午,新华网在所有的网络媒体里头一个果断地报道了伊拉克战争爆发的特大新闻。能不能回顾一下这个历史性的一刻,怎么做的安排?

  周锡生:对伊拉克战争我们确实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主要是比较好地落实了新华社领导的具体指示。新华社的社长、总编辑、主管国际报道的副社长多次指示新华网,一定要高度重视伊拉克问题,做好周密的安排。记得当时伊拉克局势紧张时,正是“两会”期间,我们的报道任务非常重,人力又十分紧张,要每天24小时派人监守。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组织了两支队伍,一支是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小组,还有一支是“两会”特别报道小组。新华网的员工,包括编辑、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大家齐心协力,连续作战,互相照顾,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刻不停地监看新华社的中英文稿件和外电、外台,不断地分析形势,做好多种报道预案。3月20号早上8时30分,我们把38名中外文编辑全部召集到新闻中心进行紧急动员,传达社领导的具体指示,再次冷静地、全面地分析形势,各个方面严防死守。当时我们估计战争很可能在北京时间当天上午10:00左右打响。10时33分,新华社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率先发出美国攻打伊拉克的英文消息,因为我们各条战线都派人死死盯上了,所以就依据这条英文消息立刻在新华网上播发了美国开战的中外文消息。

  主持人: 您怎么理解战地记者的概念?因为记者本身是很危险的,抢新闻重要还是记者的安全重要?

  周锡生: 我认为这个事情要分开说。作为一个媒体单位的雇主,或者作为媒体的领导来讲,无疑会首先考虑记者的安全,如果出了事,会对不起人家,对不起这个记者本人,对不起他的家属。很多记者都非常勇敢、敬业,特别是战地记者,他们往往不顾个人安危。我在国外跟路透、美联、法新和CNN的记者都有一些接触,我认为作为一个记者来讲,新闻事业、新闻使命,特别是在战场上,应该把新闻报道视为最重要的。如果在那个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安危,一方面的因素是注意到了,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可能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很多记者到了现场,特别是到了前线,恐怕很多事情就顾不得去考虑了。

  主持人:今年很热的问题就是报刊改革。新华社跟新华网是不是一套运行机制,新华社是国家财政,新华网是不是有经营的压力?

  周锡生:作为一个新闻网站,不管有没有经营的压力,事业的发展始终是重点,不能说因为有国家财政支持就可以减少一些压力。我曾经讲过,互联网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国际互联的概念,不管是什么网站,商业网、新闻网、娱乐网,还是其他类的什么网站,都脱离不了国际互联这个基因。另外,就是事业拓展,或者说市场拓展的特征。如果网站经营不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就很难展开。比如搜狐网,有几百号人,如果经营、市场这块跟不上,怎么把人留住。我们也同样会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和难题,如果事业不发展,怎么把人吸引过来呢?怎么去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呢?怎么把需要的人才留住呢?员工的考虑和管理者的考虑有时并不相同,员工有自己得很多实际问题和需求,比如说要租房、买房、乘车、买车等等,各方面都要消费。如果网站经营的好,员工的待遇自然就会好,这样就会形成良性互动。

  主持人: 现在的新华网每天有五千条新闻,五千条是不是距离满足网友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什么只有五千条?是因为原创新闻的局限性?

  周锡生:到底什么是海量,发布多少新闻信息算够?很难量化。关键是如何真正满足好网民的需求。现在不是说新华网一天只能发五千条,或者五千条就够了,不是这个概念。因为我们首先强调的不是数量,而是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必须始终把报道的准确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跟商业网站不一样,人家对你的期望值和要求不一样。新华网发稿子的程序是很严格的,从编辑选稿、审稿到终审发稿人签发,有一道道的手续和程序。当然,不能说我们发的每条稿子都准确无误,而是都尽最大努力核实,严防虚假新闻和虚假信息,严防发错。现在先把这5000条做好,再逐步拓展。最近新华网新开了一个栏目——“新闻聚焦”,主要是把当天播发的重要新闻提炼出来,做的丰满厚实一些,加上各种背景、图片,使读者对新闻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据我所知,美国CNN的新闻报道一天也没有几千条,路透社一天发很多消息,但很多稿子是加添加一些背景后再发,或者把消息拓展为新闻分析,并没有在数量上盲目追求。我们不会在数量上盲目追求和攀比,而会在质的方面继续下苦功,尽量把报道做深、做精,使得网民看到一条消息之后,对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另外加上分析。同时,发挥网络的特点,添加多媒体和互动功能。

  主持人: 海量新闻要处理,地方站点以及海外站点的记者,新华网是怎样协调的?

  周锡生:我上面说了,新华网不是单一网站,而是一个网群。目前新华网有32个地方频道,分布在31个省、市、自治区,另加单独的大连频道。32个地方站点与新华网形成统一品牌,总网与地方频道在报道上统一策划、组织、指挥、协调,互相之间有很多统一动作,也有各个站点自由发挥的部分。我们这几天马上要推出地方频道新闻联播频道,每个地方站点推出一个栏目,如北京叫“首都在线”。每个地方推出自己自选栏目的名称,然后合成,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展示各地的新闻信息,各地服务信息以及各地的风貌。

  主持人: 新华网也很重视包括发展论坛在内的一些言论、评论,尤其是发展论坛最近的发展比较快,您怎么看待发展论坛的情况?

  周锡生: 论坛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也是显示网络媒体特色的重要方面。我们的论坛是2001年2月底开办的,几年来发展的确实很快,当初一天只有几百人看我们的论坛,现在一天同时在线是数千人甚至几万人,访客人数不断增长,访问人次最多的时候几十万,量非常大。新华网的论坛既是严肃论坛,又是非常活跃的论坛,为网民服务,为网友提供思想、观点交流的园地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主持人: 新华网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才济济。在这么高速发展的时候,是不是也面临人才方面的比如流失等等问题?

  周锡生 : 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关于人才,我们一直强调四句话:永远追求人才,不断发现人才,坚决重用人才,绝不亏待人才。新华网的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我认为首先和最紧缺的,最需要解决的困难之一就是人才。人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不是他现在是人才,今后还是人才,并不是搞过新闻的人就是人才,或者做过技术的人就是人才。网站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个复合既是业务上的复合,如懂技术,懂新闻,懂管理,懂经营,又是人品、精神和业务上的复合。我认为人才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做事要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这个前提,很难说是人才。如果纯粹为了工资,今天满意,明天可能就不满意,他满意了,他周围的人可能不满意,他又走了。人才需要不断的拓展,不是固定的。作为网站的管理者,要尽可能给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使人才真正能发挥作用。

  总体来讲,新华网这几年的队伍比较稳定,人员稳定率保持在90%左右。最早的一批骨干基本都留在那儿,也有一些人走的,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社里的全新机制,没有编制,都是聘用制,人家有更好的发展,或者希望追求更好的发展,离开是正常的。早期的员工,现在各个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已经当上了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都很年轻,但很能干。

  主持人: 作为新华社来讲,肯定是官方的声音。新华网是不是也是完全的官方声音?有没有半官方色彩,或者广义来说,网络新闻和传统的新闻,仅仅是一种传播形式的区别还是传播内容、风格也应该有区别?

  周锡生: 我认为网络新闻也好,网络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好,都是媒体。既然都是媒体,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应该是相同的,不能因为互联网就可以随便发稿。由于网络媒体传播的快、传播的广,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网络无改稿,社会责任大,无论是普通编辑还是主编,在使用鼠标签发稿件时,都要慎而又慎。主持人: 基本上您连周末都不休息,是不是每天都抽时间上网看看新闻或者其它的东西?

  周锡生: 我现在不是每天抽点时间上网看看新闻的问题,而是绝大部分时间都盯在网上,策划、组织、指挥、协调报道,首先要盯着新华网有没有错的地方,标题怎么改,哪篇稿子抽出来当焦点新闻。要看其它网站,进行比对,看看搜狐上了什么,新浪上了什么,其他重点网站上了什么。除了新闻报道以外,还要看看你们最近推出什么新的服务和产品,要广泛的学习。自己不了解,怎么去组织指挥报道。

  主持人: 周总有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有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周锡生:很多人劝我要加强锻炼,我也不是不懂得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我每天实在太忙了,我实在没有时间。我看到有人在马路上跑步的时候不免感慨。我每天离开办公室,总想象明天可能会空一些,事实上明天比今天还忙。陪伴家人按理说是应该的,但现在我还做不到,或者说做的不好,因为我每天必须把需要赶紧处理的事情赶紧处理完毕。好在家里人对我的工作很理解。

  主持人: 刘涌的事情,你们网上有一些讨论。您如何看待刘涌案,您认为媒体的报道如何才能保持客观公正?

  周锡生: 我刚才反复说了,作为一个媒体,首先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管是对人的报道还是对事的报道,都要非常谨慎,一定要核准事实,千万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胡加猜测,妄加评论,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具体到刘涌案件,我对案情不很了解,无法具体评说。我认为作为媒体,即使对犯了罪的人报道,也必须认真核实,不能随心所欲。我们要尊重法律,相信司法机关,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合适的途径向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反映。至于网民对有些审判有些想法或看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些议论,恐怕也是正常的。但媒体发稿一定要慎重,媒体不能去扮演司法机关的角色,因为媒体毕竟没有参与整个案件的审理和审判,对整个案情未必全部掌握。

  主持人: 新华网经过八次改版,发展的过程是一点一点在往上走,而且应该说一次比一次更好,但是也一次比一次更难。这八次改版是基于什么考虑?是网友看烦了这个页面,还是觉得自己有缺点需要考虑?还有一个问题,网络媒体的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周锡生: 你的问题问的很好。我们一次次地改版,是为了创新,是为了及时改正我们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网民的需要,适应国内外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竞争需要,而决不是为了做秀。三年前的互联网与现在根本不是一回事。新华网不同于商业网站,我们内部在稿源、技术、管理、人员、关系等各个方面也需要不断调整。新华网的每一次改版,都反映了我们对互联网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版,哪些主题要突出,哪些栏目要突出。我们对改版是十分慎重的,首先是广泛、充分地听取网民的意见,对国内外网站和网络媒体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再集思广益地确定改版方案。如同造桥修路一样,改版要考虑到各种因素。

  至于网络媒体发展中最困难的问题,我认为不是表现形式,而是对互联网的真正认识,只有比较好地认识了互联网,有了更好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才会更完美,网络媒体的发展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对互联网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网络的各种潜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互联网不象算术,3+4肯定等于7。互联网完全是崭新的东西,有人在利用互联网赚钱,拓展市场,有人在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展示,有人在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和社会服务。只有目标明确、认识到位,才能把握好互联网的发展,不断解决发展重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主持人: 您谈到注意研究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各自的特点。国外只有商业网站,中国才有新闻网站。这两种网站在新闻上应该怎样互相取长补短?

  周锡生: 国外也是有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之分,CNN、路透社、美联社的网站主要还是新闻网站,当然,大量的还是商业网站。现在国内好像分的很明确,商业网站、新闻网站、外宣网站,还有政府网站、技术服务类的网站。不管是什么网站,都是网站,互联网基本的东西都脱不开。我多次讲,大家一定要合作来做。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心连心”艺术团,同唱一首歌,我去年在苏州的网络媒体大会上说,做互联网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苦,但是大家一定要组成互联网“心连心”团,同唱一首歌,大家把互联网这个歌唱好,而且还要唱好一首歌。中央电视台曾经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让我用一句话结束自己的谈话,我说“Internet一定要实现”。做互联网要大气,如果小里小气怎么能行?眼睛要朝前看,思维要超前,要敢于想象,当然不能妄想。我认为,不管什么性质的网站,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大家应该好好的加强合作与联合。国际上大的公司为什么能够做大?互相要借力,任何一个网站都很难说具有绝对的优势和长久的优势,优势都是暂时的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对新闻网站而言,不是简单的编发新闻,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只有充分扩大受众面,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发展,网站才能在无情的竞争中站住脚。商业网站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新闻网站和商业可以互相借鉴的方面很多。互联网下一步的发展将是对智力、能力、毅力的更大挑战和考验。我们一定要加强互联,千万不能我盯着你,你盯着我。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们与搜狐、新浪和其它网站都有不少交流与合作。这个合作不一定是经济上的合作,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合作,大家交流交流管理经验是一种合作,探讨探讨新的互联网表现方式也是一种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把中国的网络事业、网络媒体做大做强,把中国的声音更多地传出去,把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健康的文化介绍进来,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将是一大贡献。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