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2日电题:护士节,她们这样度过…… 转自搜狐 新华社记者孙彦新 袁理 转自搜狐 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隔离区,今天一切都在重复着昨日的平静。 转自搜狐 只有那贴满“你们辛苦了”等字条的一扇扇窗户和悬吊着的一串串千纸鹤,显示着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国际护士节。 转自搜狐 7:30,护士徐云已经做好了进入病房的准备。 转自搜狐 穿越工作区、半隔离区、污染区三道关后,记者跟随推着治疗盘推车的徐云来到病房。躺在病床上的是位20岁左右的女孩,看到徐云的到来,眼睛洋溢着微笑,挣扎着想坐起来。徐云赶紧打了个手势,示意她躺着别动,随手把一包瓜子放在女孩的枕头边,然后利索地挂上药瓶给她打点滴。 转自搜狐 几天前,徐云第一次给女孩打针时,女孩十分烦躁,不肯接受治疗。徐云一遍遍地耐心劝慰,不仅使女孩接受了治疗,两人也成了朋友。 转自搜狐 女孩看看枕边的那包瓜子,又看着正在为自己忙碌着的徐云,眼睛里突然有种晶莹的东西在转动。她拉住徐云的衣角,将一张纸条塞到徐云的手中。 转自搜狐 “护士姐姐,今天是你们的节日,我能不能送你一样礼物?”记者凑上前一看,上面歪歪斜斜写着这样一行字。 转自搜狐 徐云拿着纸条怔了一会,轻轻地对女孩说:“安心养病,你能康复就是给我的最好礼物。” 转自搜狐 在病房里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憋闷已经使记者的呼吸急促起来。对曾经在西藏高原驻点一年多的记者来讲,缺氧的滋味还可以适应,只是被汗水浸湿的内衣潮潮地贴在后背上,又粘又重,很不舒服。就在记者走到走廊的窗户旁想透一下气时,恰巧碰到了护士长李吉娜。 转自搜狐 她已经在病房连续工作了4个多小时。 转自搜狐 半个月前,接到立即赴北京执行抗“非典”任务的紧急通知时,准备“五一”结婚的李吉娜还未来得及把烫着喜字的请柬发完,甚至只能隔着车窗默默与男友挥手道别。 转自搜狐 李吉娜把脸转向了走廊的一扇窗户,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俩都是奔30岁的人了,婚事已推迟了好几次……”窗外轻风微拂,记者分明能听到她话语中的哽咽和轻微的啜泣音。 转自搜狐 “这里的消毒液气味也真够刺鼻的。”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李吉娜很快回复了平静。“今天他还给我发了个短信,说‘我的左手刻着你,你的右手写着我,当我们掌心要对时,所有人都会看到——我爱你。’”她笑着说,“他还说要在收拾好的新房里耐心等着我的凯旋”。记者也跟着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转自搜狐 采访7区护士长辛英的时候,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从病房里出来的她正迫不及待地翻看手机上的短信。“关爱病人,保护自己”,“这是我的领导发来的,”辛英说。“有一种传统叫崇高,有一种精神叫大无畏,有一种天职叫为了病人的健康。——向你这位抗击在‘非典’一线的白衣勇士表示深深的敬意。”这是同事写的。一位病人家属也发了一条,说“如果没有你们,不知社会会如何慌乱;如果没有你们,我们将会寝食难安。……”辛英逐条逐条给记者读着。 转自搜狐 “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念叨着我,我也得给他们发一个。”辛英有点激动地说。 转自搜狐 这时,任何采访的话题都是多余的。“流行非经典……‘非典’虽然流行,但决不会成为经典,一定会控制消除的。朋友,让我们风雨同舟、共同抗击‘非典’。”记者静静地看着这条短信成功发送。(完)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