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频道 2002-07-29
1985年,胡兴忠担任了泸水县称杆乡双奎地村党支部书记。他通过7年来的苦干实干,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泸水县称杆乡双奎地村共有11个自然村,解放后各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当多的农户还住茅草屋、吃救济粮。1995年,村里的群众找到乡党委,要求让胡兴忠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尽快改变双奎地的贫困落后面貌。当时,他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第二个选择就是到缅甸做玉石生意。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想到村里的许多人还吃不饱、穿不暖,在贫苦中挣扎,他毅然放弃了后者,挑起了双奎地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 群众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当时双奎地村党支部只有28名党员,且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要帮助贫困群众“扶志”、“治愚”,必须先巩固、发展和壮大党组织。胡兴忠与党支部一班人采取了3项硬措施狠抓党组织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发展新党员,增加新“血液”,壮大村党组织的力量。三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要彻底挖掉双奎地村的穷根,就要加快经济发展,要发展经济,就首先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1995年,胡兴忠和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开挖了自把、双布里各祖、籽子底等水利渠共12.5千米,新增了灌溉面积660亩,改善了灌溉面积400多亩,解决了500多人、1600头牲畜饮水困难。组织群众集资1.47万元,投工投劳6000多个工日,争取有关部门投资8万余元,架通了长达6.6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解决了全村12个村民小组1000多人的用电问题,75%的群众在新世纪来临之前告别了油灯火把照明的历史。 1999年初,党支部摸索出了一条村内异地开发方式———“山头搬山脚”工程,并在全村正式启动。当施底坝农民新村建设进展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由于资金紧缺而全线停工,他果断将自己价值10多万元的空心砖全部赊给了那些困难的乡亲,承诺等他们经济好转后再偿还。这一举措保证了20多农户按期住进新居,而他家的砖厂却因一时缺乏周转资金而濒临破产。对此,他无怨无悔。 为了争取上级部门对村内异地搬迁的支持,胡兴忠多次驾驶自家的农用车奔走于州、县、乡各级政府部门之间,曾因身体过度疲劳驾车失控翻进怒江。为使村内通电,他一连20多次往返于州、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自己搭进去几千元的费用。诚心付出得到了回报:有关部门投资8万多元,加上群众集资和投劳6000多个工日,终于架通了双奎地村6.6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 路通了、水通了,电也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增加收入。为抓好实用技术的推广,党支部常请农技人员到村里帮助指导工作。有的农户对科学种田不熟悉、不习惯,胡兴忠和支部一班人就多次到农户家里作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科学种田;有的农户对科学种田持有怀疑的态度,就帮着算经济账,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种田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对那些一下子接受不了的群众,第一年让他们看到科学种田带来的实惠后,第二年再派支委帮助他们科学种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已经在双奎地村形成。实用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使全村粮食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年,全村人均粮食已达464千克,比1995年增长60%以上,人均经济收入达852元,人均有粮和人均经济收入位居全乡各村前列。村党支部还抓住称杆乡被列为“省级扶贫攻坚乡”和“云南省畜牧扶贫示范乡”的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村的农户每年每户至少有存栏肥猪3头,最高的达七八头,人均已达2头以上,有的农户仅靠养猪一项,5年就收入现金4万多元。 在“学教”活动中,他们抓住本村的资源优势,在原有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抓农业保畜牧带林果促增收”的思路。在保证“粮袋子”的前提下抓“钱袋子”,并依托邻近小城镇瞄准外地市场,培养和扶持营销大户,通过市场把山头的山羊、半山的林果、山脚的生猪等变成商品,加快流通,增加群众收入,受到全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现在,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全村现有一个万村书库,一套“211”卫星接收站,电视机、VCD、程控电话已进入了部分农民家庭,两支青年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文艺节目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的精神风貌有了较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