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纪宋朝时,有个穷书生陈世美娶得贤妻秦香莲。在秦香莲的鼓励之下,他发愤读书。家事全由秦香莲艰苦操持。 大比之年,陈世美理应赴首都开封考试,可是他连吃饭都没有钱,哪里来的盘缠?秦香莲把家产及身上所有可以典当的东西,统统典当精光,不足之数,再向亲友借贷,受尽羞辱,才把他打发上路。夫妇二人,在十里长亭分手,抱头痛哭,相约生生世世勿相忘。陈世美到了京城,一下子考取了状元。皇帝看陈世美堂堂仪表,龙心大悦,于是派人问他是否结婚。陈世美硬说自己尚未结婚,最后与公主成亲。陈世美做了很大的官,不但忘了贤妻秦香莲,也忘了他在故乡受苦的爹娘。 秦香莲听说丈夫在京为官,又听说已经再娶,风言风语使她不敢置信。恰逢那年家乡大旱,秦香莲实在活不下去,乃上奉公婆,下携二子,一路上哀哀乞讨,向京城出发。走到半途,公婆年老,不堪颠沛流离,双双病故。她将公婆安葬后,仍然继续前行。好不容易坚持走到了京城,陈世美却不认秦香莲。因为他越想越不对,自己岂不犯了欺君和重婚两种大罪。他把心一横,一口咬定不认识秦香莲和两个亲生的幼儿,并且未了根绝后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一位杀手,前往灭口。 杀手是有良心之人,不但不忍心动刀,反而给秦香莲出主意。叫他去告状。秦香莲幸而遇到包拯,他不怕权贵,把陈世美叫到公堂上,让他收留秦氏母子。陈世美口硬如铁,包公勃然大怒,抬出钢铡,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一铡两段。 家喻户晓的京剧《铡美案》中有这样一句唱段:“湖广均州陈家庄……忘恩负义陈世美。”均县(丹江口水库建成后被淹没)有个现象:戏班子不敢演《铡美案》,谁演砸谁的戏箱! 清朝时均州出了一个叫陈熟美的进士,他和陈世美有何渊缘?72岁的湖北丹江口市人童德伦花数十年的心血解开谜团。 百余年来,陈世美作为大逆不道、贪图荣华富贵、杀妻灭子的反面形象,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可谓根深蒂固! 现年72岁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童德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清朝规定满族、汉族不能通婚,那身为汉族的陈世美是如何堂而皇之登上驸马位置的呢?既然陈世美是清朝命官,又怎么冒出宋朝开封府包青天怒铡陈世美呢? 童德伦通过深入的研究考证出:“陈世美”实际上是别有用心之人诽谤均州进士陈熟美而编造的,事实上陈熟美恰恰是一个情深义重,清正廉洁的正派人物。陈熟美又名陈年谷,自幼聪颖好学,启蒙读书时与学友秦馨莲青梅竹马,私定终身。陈熟美在秦家的资助下奋发读书,于清朝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第312名进士,经吏部诠选任直隶(今河北)饶阳县知县。 为了证明自已的观点,童德伦写下了洋洋洒洒的40多万字的专著《陈年谷秘史》,揭开了陈熟美受诬陷的历史真相。前不久,这本专著得以出版。 日前,童德伦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考证这段公案的经过。 童德伦是均县后营街人,家距陈熟美当年在均州(均县古称)城的住址北门街不到一里之遥。在均县有一个怪现象:戏班子不敢演《铡美案》。谁演砸谁戏箱。 童德伦十几岁的时候,正读小学,夏天中午时常跑到北门外汉江边去游泳,上岸后到陈一奇的坟前石马上休息。陈一奇是陈熟美的父亲。清朝吏部尚书杜立德为陈一奇撰写碑文。当年陈一奇的坟前立着许多封赠的石碑、石马、墓碑与铭文。因为碑文字体写得十分公正隽秀,童德伦曾用黑墨印成字块,回家后摹仿。 碑文上记录了陈熟美三代人的姓名和家史,童德伦因此得以粗略地了解到陈熟美的家境概况。 参加工作后,一次,有人问起童德伦的籍贯,他说是均县,对方随口说了句:“原来跟忘恩负义的陈世美是老乡……”一句简单的玩笑却触动了童德伦的心扉,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搞清白陈熟美和陈世美的关系。 童德伦首先查阅了清朝《均州志》和《续辑均州志》,然后又查阅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和《明清进士题名录》,发现5个朝代中的状元都没有陈世美这个人,进士题名录里也没能找到陈世美这个人物。陈世美没有找到,但陈熟美不时地跳进他的眼帘。 1984年至1989年时,童德伦曾担任丹江口市《金融志》主编、《丹江口市地方志》主笔。他以陈熟美之父陈一奇的墓志铭文作为依据,同时,根据《均州志》和《续辑均州志》的记载,列出调查提纲。 由于墓碑历经300多年的风霜磨砺,碑文已是残破不堪。墓碑原文记载着:“……次子年谷游学京师,遂以顺天籍中举人于顺治乙未科考取进士,初授直隶□阳县事,届期报最。”然而,《均州志》上直隶□阳县也空出一格,待查。 童德伦向河北省曲阳县、高阳县、饶阳县、南宫县发去信函。一个多月后,这4个县的领导均作了回复。饶阳县和南宫县说:“陈熟美于清朝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同年任饶阳县知县(见顺治十二年碑文)。”童德伦又从郧阳师专借来《明清进士题名录》,结果查出“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熟美考取第312名进士。辛卯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 为了探谜,童德伦不厌其烦地查阅4个省的通志、7个州县的方志,以及明史、清史稿等文献资料,又对当地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采访,并专程到武汉采访了陈熟美第十代传人陈吉棋老人,取得第一手材料,才弄清陈熟美坎坷的一生。 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经线”,以民间栩栩如生的故事为“纬线”,陈熟美一生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被首次披露。 清朝顺治15年,陈熟美同窗好友胡梦蝶与仇梦麟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和秦馨莲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于是,胡梦蝶感到心里不满,认为陈熟美忘恩负义,不念同学昔日情怀。他从京都回家走至河南南阳,看到当地正在上演曲剧《琵琶记》。为泻私愤,胡梦蝶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编造《新琵琶记》,又名《秦香莲怀抱琵琶》。此剧连续在河南南阳、邓县,湖北襄阳、均州上演。戏中辱骂“陈熟美”贪图荣华富贵、忘恩负义,被包青天斩首示众。从戏中主要人物来讲,胡梦蝶怕用陈熟美和秦馨莲的真名真姓露了马脚,有意把陈熟美改成陈仕美。意思是指陈熟美出仕为官,忘记结义时的誓言。后来,该剧在民国时期演变成了《铡美案》,主角变为陈世美。 书稿初定的时候,陈熟美第十代传人陈吉棋老人给童德伦寄来书信:关于陈年谷,因年代久远,知之较少,弟只记得我家神龛上供奉神主(木牌位)上有,陈杲,第二代陈一奇,字君弼;第三代陈年谷,字丰之,号熟美;第四代陈秦英。第五代至第七代失传。第八代陈号,清光绪年代绿营兵千总;第九代陈佑丞,经商,商号名“德兴公号”;第十代兄弟三人,我是三子原名陈棋,考联中时为了吉祥,更名陈吉棋。我回忆青少年时,家中传有祖父遗物红缨帽子和马鞍,我常戴着帽子骑在马鞍上玩耍。我听父亲说,祖父在世时(可能年轻时)一次河南一个剧团到均县上演《铡美案》戏剧(因为清代陈年谷“京控”胜诉,曾有刑部行文在均州禁演《铡美案》,陈剧是攻讦陈年谷的戏),他们弟兄四人邀了亲朋曾到剧场砸了戏箱,打了演员,并将剧团驱逐出县境。从此以后均州再没有演过此戏。 有人说童德伦是在为陈世美翻案,童德伦称这是误解,因为:“历史上本无陈世美和秦香莲这两个人物,既然没有真人真事,何谈翻案?” 童德伦对《铡美案》并无偏见。他认为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中的陈世美与历史人物陈熟美是两码事,《铡美案》批判陈世美那种一当官就抛弃糟糠之妻的不良行为令人赞赏。 丹江口市市委书记张达华在为童德伦的《陈年谷秘史》序言中写道:“该书以史为鉴,启迪今人与后人,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是一部具有一定艺术性、思想性的好作品。” 朱江 姜宗俊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