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听到纽约世贸中心被撞的消息时,我正在耶路撒冷老城。这原本应该是耶路撒冷游人如织的季节,而现在,即使在那条以往每次来都需要挤过人群的手工艺品街上,也是游人寥寥,只有少数店铺还开着门,店主也大都无聊地吸着水烟。延续一年的以巴冲突,已经让这里的旅游业濒临崩溃。
寂静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喊叫声,接着有阿拉伯青年冲着路人喊:“你们知道美国发生了什么事吗?”“美国能发生什么事?”渐渐,这样冲我们叫喊的人越来越多。赶紧给朋友打电话,消息得到了证实。又有朋友打电话来:“你们还不赶快回家,别在外面乱逛了!” 这一年来,发生在以色列的各种“汽车炸弹”、“自杀炸弹”的新闻已经让人们的神经饱受考验,然而,像这样在好莱坞电影里也显得“荒谬”的事真正发生了的时候,仍然让人难以置信,不少以色列人的第一反应是:“以色列会怎样?”
会有类似的攻击发生在以色列吗?基于这种恐惧,和其他不少国家一样,以色列于当天关闭了陆路边界,禁止外国飞机进入领空,加强对机场、火车站、商场的警戒,进一步对巴勒斯坦城镇的封锁……
目前已知有两名以色列人在这场灾难中丧身。30岁的阿龙娜·阿夫拉哈姆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她于8月30日去美国度假,本打算在9月底的犹太赎罪日之前赶回来。那一天,她从波士顿前往洛杉矶,打算和在那里的叔叔共度犹太新年。她乘坐的就是第二次撞向世贸中心大楼的那架飞机。
另一名是现年31岁的达尼尔·莱文,他是IT业一个赫赫有名的人。他与人合创的阿卡美技术公司,市值一度达到130亿美元。两个月前,他刚被评为信息行业100名最重要人物之一。
耶路撒冷和纽约是姐妹城市,不少耶路撒冷居民都是来自纽约的犹太移民。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往纽约的电话线路一度因为用户过多而瘫痪。
瑞娜·昆特是一位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她和丈夫都是来自纽约的移民。当她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纽约的儿子儿媳打电话,好在他们都没事。在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做义务导游的瑞娜心有余悸:“我们有很多朋友都在世贸中心工作,太可怕了,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呢?难道我要告诉我的孩子离开纽约,到这里来?”
阿瑟·古如德10年前自纽约移民来耶路撒冷,那天下午,他原本打算去看一场电影,就在临出门前,不经意地打开电视,才知道发生了这样令人震惊的事。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立刻打电话给纽约的姐姐和儿子,确定他们平安无事。接下来的几天里,平时不怎么看电视的他,几乎一直是“粘在电视机前”,盯着事情的每一步发展。
这些天来,在以色列人那里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现在他们明白我们的感受了。”就在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遭袭击的第二天,耶路撒冷一个月前遭到自杀炸弹袭击的萨巴罗快餐店重新开张。在那次袭击中,15名以色列人丧生,130多人受伤。
不过,以色列《国土报》记者汤姆·萨盖夫发现,美国人和以色列人在遭遇恐怖事件袭击后,反应也并非完全相同。
呼吁“报复”是很多人的自然反应。美国一家电台的谈话节目中,有听众打电话来,发表对阿拉伯人的过激言论,节目主持人在稍后道歉,他说那是不对的。有人提出,过于强调对恐怖活动的斗争,有可能会影响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例如对窃听装置的使用,和未经审讯的拘留。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大卫·肯尼迪警告:“过度强调安全问题,会损害一个社会的开放性。”而这样的声音,在以色列的媒体上就难以听到。
如果说以色列人对发生在美国的惨案表示震惊和哀悼,巴勒斯坦人的感受可能更复杂一些。就在阿拉法特和其他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严正谴责这一袭击事件时,巴勒斯坦难民营里却有另外的声音。
“这是美国偏袒和纵容以色列付出的代价!”
“无辜的人死了?那么死在以色列士兵枪口下的巴勒斯坦平民就不无辜吗?”
也许没人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冤冤相报、以暴易暴已经在双方人民心里造成了太多伤害,那样的创伤究竟有多深?要多久才可能愈合?没有人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以暴易暴的战争没有胜利者,无论是以巴双方,还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青年参考》(驻以色列特约记者冯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