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北京14日专电 只有15位与会代表的“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吸引了来自70多家中外媒体的137名记者到会采访,连会务组的工作人员都没料到媒体会如此关注此次听证会,中央电视台还在几天前突然决定要在15日对听证会进行现场实况转播。
记者今天在北京铁道大厦1512 房间———听证会会务组报到时看到,听证会代表的名单只有15人,不满一页纸,到会采访的记者名单却写满了四五页纸。记者数了数,仅中央电视台就有7个节目组近40人到会采访。北京本地媒体占了绝大多数,境外媒体2家,外地媒体近20家,上海媒体现只有晨报一家。
今天下午2:30 开预备会,规定媒体记者不能参加,但3楼会议室外面依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记者。待下午4点会议结束,代表们从会议室出来时,几十名记者一拥而上,抓住代表进行采访,有的还尾随到16楼代表的住处,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敲门进行“扫楼式”采访,以致不少代表听见敲门也不敢开。
几位准备接受晨报采访的代表对记者说:“你进门之前先打电话,我再给你开门,来的记者太多了,真招架不住。再者会务组有要求,要求在开会前代表尽量不要将发言稿透露给媒体,其实我能说的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些内容。”
尽管一些民航业内人士评价这次民航价格听证会“作秀”成分多于实质性内容,但毕竟这是民航迈出民主化决策的第一步,有了这形式上的第一步就会有将来更多的实质性举措,这大概就是媒体如此关注此次听证会的要义所在吧。
(特派记者曾曙华)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