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Sohu视线 > 李方 > 最新评论
李方地理之四:从地缘政治谈台湾问题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25日17:28  搜狐视线

  我觉得了解一点地缘政治的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呢,在面临东风西风谁压倒谁的问题时,我们的思路就不会仅限于“今儿个到底谁怕谁”的水平上。所以,我想在这堂地理课上讲一点地缘政治,有不尽之处,欢迎各位纠正和补充。已故朱海军同学曾经宣称地缘政治是他自立于世界思想家之林的两大理论体系之一,但他的灵感主要来自日本人梅忠卓夫的“暴力之源”理论,而我认为正路子还是应该从英国人麦金德讲起。

转自搜狐

  在麦金德出场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世界地图,将会发现,亚洲、欧洲、非洲构成的所谓“旧大陆”实际上是连为一体的。它们是传统文明活动的地区,也是人类历史的主要舞台。实际上,在美国崛起之前,旧大陆之外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麦金德1861年出生,卒于1947年,他创立地缘政治学说的年代,正值英国全球势力达到顶峰,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政治理念,来指导帝国的对外政策。而在此之前,所谓国际政治不过是指欧洲政治,也就是打败拿破仑之后所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的延续。但是,随着殖民地瓜分完毕,世界不再具有无限拓展的余地,需要一种新的全球性视野来厘定各方力量的边界。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很自然地,麦金德选择了海洋视野,也就是海权,并探讨以海权制衡陆权的可能性。

转自搜狐

  固然海上强国总能保持更大的行动自由,但仍然感到强大陆权的威胁。拿破仑就曾经认为,只要给他一场顺风,使法国舰队冲过英吉利海峡,掩护法军登陆,他就有把握征服英国。往事不远,站在英国人的角度,感到必须弄明白大陆为什么拥有力量。麦金德在其《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把欧、亚、非三大洲称为“世界岛”,把欧亚大陆结合部的中东、中亚地区称为“心脏地带”,并得出他最著名的结论:

转自搜狐

  “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能主宰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转自搜狐

  当然,这只是一幅陆权的理想地图。而作为海权来说,它的中心任务,就是阻止任何一个陆上强权由统治东欧而统治心脏地带,进而主宰世界岛主宰全世界。由于海权无法深入大陆内部的宿命,因此它只能尽量占领大陆边缘的交通要道,从而对陆上强权构成包围之势,并进一步窒息之削弱之。由于占领了大陆边缘的重要据点,海上强国以其巨大的机动优势,可以独享外线作战之利。而事实上,依托海军支持的大陆边缘据点,历来都是几乎不可能攻克的,像英国的直布罗陀要塞就曾经顶住了多次围攻。

转自搜狐

  这样似乎就可以解释拿破仑的失败,法国固然强大,但离心脏地带太远,而它对东欧和心脏地带的远征的失败,终于决定了它的命运。在此之前,拿破仑也曾发动对埃及的远征,试图动摇英国在中东心脏地带的地位,也是以失败告终。同样,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的失败,它在西出争夺海权和东进占领东欧乃至心脏地带之间徘徊不决,妄想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最后发现力量根本达不到。事实上,二次大战前,英国的底线也是在东欧。德国占领奥地利、捷克都可以忍耐,而一旦侵犯波兰,就意味着战争的正式开始。

转自搜狐

  麦金德主要研究的是,作为海权的对立面,陆权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并作为海上强国采取行动的参照物。而就在差不多同时,美国人马汉则以其《海权论》,从几乎纯粹的海洋角度,确立了海上强国的行为指导纲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却没有率先发明完整的海军理论,他们只满足于不断完善海战战术,而在整体海洋战略上不思进取。这大概跟英国由于利益遍布全球而过深地卷入大陆事务有关,理论落后,终于成为导致英国日后衰落的重要原因。而美国,能以当时的二流海军实力,发展出一流的海洋战略,则与它没有大陆利益直接相关。它只需要注视海洋。

转自搜狐

  马汉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要控制海洋,必须控制海上交通线;而控制海上交通线,就必须控制关键的海上据点。马汉发现,英国海军之所以强大,并不在于其舰队的实力,主要因为英国控制了除土耳其海峡外的几乎所有海上重要据点。这样,当发生冲突时,英国就可以迅速通过这些据点调动它的海军,从而赢得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优势。日后一个反面的例子,也证明了马汉的见解。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绕行大半个地球,沿途得不到任何基地的支持,甚至饱受刁难,终于在对马海峡一战而殁。马汉同时也发现,英国固然在旧大陆夺取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战略据点,但它在太平洋和美洲相对薄弱,这就给了美国海权崛起一个历史机遇。马汉的设计是,夺取夏威夷,作为美国横跨太平洋进军亚洲的跳板;夺取菲律宾,作为美国在亚洲的落脚点。如果能够达到上述目标,美国就可以控制太平洋,并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分享海权。幸运的是,当时夏威夷只是一个土著王国,而菲律宾则控制在西班牙手中,都很容易拿下。

转自搜狐

  冷战年代,固然意识形态优先,而实际上美国的战略仍然有着很浓厚的地缘政治的影子。当时对所谓自由国家来说,恶梦已经变成现实,苏联控制了东欧,自己本身拥有中亚部分,又积极向中东渗透,甚至已在埃塞俄比亚、南也门等地建立起外围据点,主宰世界岛似乎指日可待。作为对策,美国则努力依托海洋建立对苏联的包围圈,它们包括西欧、南欧、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中南半岛,直至东亚菲律宾、台湾、韩国和日本,整体上呈扇面包围之势。但是美国在围堵过程中也犯下大错,就是不顾海上强国不可能过分深入大陆内部的宿命,先后干涉朝鲜和北越失败。可见,即使强大如美国,在宿命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转自搜狐

  今天,在美国眼里,中国又成为大陆强权的新的代表,因此实行围堵和封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海权一百多年来的传统战略,使得中国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无法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的事实。在美国看来,它要得不多,它只要求控制从日本、台湾直至菲律宾的所谓东亚岛弧,从而确保其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它甚至无意进一步控制靠近大陆的战略据点,更无意于直接威胁中国本土的安全。但站在中国的立场,由于台湾必须收回,所以美国的战略底线直接触犯了中国的利益,因此冲突看起来不可避免。换句话说,如果中国肯放弃台湾,则美国再强大一万倍,也与我无关;而且,一旦中国大陆发生危机,美国几乎可以肯定会施以援手,因为避免中国分崩离析符合它的战略利益。但是中国出于民族感情和政权合法性的考虑,又根本不可能坐视台独。这就导致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必须承认美国基于地缘政治而确保海上交通线的要求;另一方面,台湾又像楔子一样打进美国的海上交通线,对双方来说都属于根本利益。因此,目前对中国来说最犯踌躇的,并不是涉及军事战术问题,甚至包括直接和美国开战,而是一个国家根本目标的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要领土完整,必然导致中美迎头对撞;要和平稳定及发展,就必须承认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这是一个包括任何统治集团都无法下决心的两难选择,而目前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折衷和妥协,即维持现状,你不独,我不打,就这样拖下去吧,一直拖到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如果真能等到这一天的话。

转自搜狐

  问题是我们可能等不到这一天。别看现在嚷嚷得厉害,民众也全都支持,但到时候能不能真的下决心打个稀巴烂,我看没那么容易。

转自搜狐

  从全球视野来看,台湾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地缘政治的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但从历史的角度、世界的角度来看,则意味着中国对延续百年的海权地缘政治的根本挑战。这是一件最严重的事情,绝非仅仅是一个岛屿的归属问题。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引发核战争,就是因为苏联触犯了海权地缘政治的根本利益;而它在大陆上不论怎么折腾,则都是可以讨价还价有的商量。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转自搜狐

  以上也就是我今天讲地缘政治课的目的:认识台湾问题的本质。

转自搜狐

  欢迎批评指正和辩论,但我不打算接受汉奸一类的帽子。理性的人应该知道我谈的是什么,而这跟我应该采取的立场无关。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