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所住大楼的对面是纽约消防局21分队。人们在消防队的门口点燃蜡烛,为英勇献身的消防队员们哀悼。
|
“爸爸,你赶快回家!”
|
|
|
寻亲中心设在一座教堂内
|
街头贴满了寻找亲人的启事
|
|
|
纽纽约消防局第21分队队长波尔克,带头冲上1号楼的几名消防队员之一,失踪。
|
失踪者中也有不少华人
|
|
|
“这是我的男友麦克安南。”
|
拿着妻子照片的汤姆告诉记者,“我们结婚已经10年了。她叫凯西,43岁,在1号楼(被第一架飞机撞击的大楼)103层工作。这两天我已经去了好几家医院了,我仍然希望她能活着。”
|
|
|
这位黑人妇女在寻找自己的姐姐拉叶尼,她在1号楼工作。从照片上看,她的姐夫是一位亚裔,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
晚上7时,点燃蜡烛,为亡灵祈祷。
|
走近寻亲中心,似乎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路旁的电线杆上、电话亭里全都贴满了寻找亲友的启事。CNN、纽约一台等许多电视台都在这里设了临时拍摄站,专门为那些寻找亲友的人服务。CNN的一位工作人员还在附近的餐馆里连线上网,用扫描器把一份份寻亲启事传上网站。
每一份启事上都印着失踪者的照片:有的是和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是与全家老少在一起合影;有的是与最心爱的人在一起;还有的是在世贸中心最高层的留影。他们当中有黑人、白人、阿拉伯人、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许多人还在启事上写下了亲友的特征。有张照片上是一位年轻小伙子穿着游泳裤站在海边的照片,他的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粉红色的胎记。照片旁写着:“尼克,28岁,在1号楼106层工作。他的右侧腰部有胎记。”还有的寻亲启事上特意印上了孩子的照片,旁边写上:“爸爸你在哪里?”
记者怀着沉重的心情拍下了这一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