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关于电影的几个数字耐人寻味: 两家开业时间加起来不足3年的电影院,从杭州七县一市30多家老牌影院手里夺走了75%的观众;还将杭州市民看电影的频率,从1999年的每人每年0.4次提高到现在的1.1次 当全国的电影票房以每年35%的速度缩减时,杭州的电影市场却以每年35%的速度上扬 杭州的“电影复兴”,几乎是与全国首家“电影超市”———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同时出现的。1999年,开业仅几个月的“庆春”就给杭州带来了电影市场的新气象,还一举成为2000年的全国“票房总冠军”和2001年的全国“人气总冠军”。一时间,以小厅集群和密集放映为特征的“电影超市”经营模式,在一些城市被竞相仿效。 给低迷的市场带来“一把火” 曾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只观看半场电影。杭州一度开出34家电影院,后来由于缺少观众,只有少数几家坚持下来,且只能靠“多种经营”维持生计,如出租门面、自办卡拉OK厅等。就在这个时候,投资1200万元、设有13个影厅的庆春电影大世界开业。当时,曾有人说它“生不逢时”。 然而,两年后在“庆春”,多年不见的排队购票情景又出现了。2000年,“庆春”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之首。难怪有人感叹:“电影超市”把一二十年前人们看电影的热情找回来了。 放映厅如“货架”,让观众自选 “电影超市”究竟“超”在哪里?通过对庆春电影大世界和开业半个月就创下50万元票房的翠苑电影大世界的采访,记者发现,“电影超市”不同于一般影院的地方,是观众的选择余地大为增强。 “庆春”总经理张翼认为,“电影超市”改变了销售产品的结构。以往的电影院,大都是一个大放映厅加一个小厅,销售产品的“货架”少,产品结构单一,节目只能严格按档期安排,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很小。一部好影片救活一个档期、一部差影片“害死”一个档期的情况屡见不鲜。 拥有13个小厅的超大型电影院,其实是满足了市场化排片机制对电影硬件的基本要求。据了解,“庆春”每天能提供6部不同国家、不同题材的影片。从上午9点开始,每隔一刻钟到半小时就有一部影片开映,每天平均放映55.7场。影院根据电脑显示的票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避免盲目上映,充分盘活资源,形成观众“随到随看”、影院“随机应变”的良性循环。 浙江省电影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电影的价值最终要由影院来实现,而好影院不仅能实现电影本身的价值,还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提供服务来实现“附加值”。据了解,新开张的“翠苑”,就推出了高附加值的“商务电影”新概念。一间黄金商务影厅,共24座,配备独立酒吧,座椅可调节,影片可自选,提供的是商务休闲的新空间,也真正实现了电影超市随到随点随看的理想。因此,即使票价高达300元一位,仍受到青睐。 电影院当好“销售终端” 有一个说法:搞活电影市场只有依靠引进大片。对此,浙江省电影公司副总经理钱大均并不认同。他说,现在不是没有好的国产电影,也不是没有观众,而是没有好的电影院。 在“庆春”,好的国产电影很受欢迎,票房收入也大大超出一般的进口大片。比如,去年底在杭州热映的国产影片《大腕》,在“庆春”的票房是85万元,仅次于《珍珠港》。 张翼说,影片和所有商品一样,需要好的卖场。浙江省电影公司进行的市场调查认为,电影观众不是不爱看电影,而是没有一个好的消费电影的场所。电影院作为一个销售终端,对于电影销售的作用,就像加油站之于汽油、商场之于服装那样重要。 据了解,去年超越杭州“庆春”、领先全国票房的上海环艺电影城,也是多厅影城。张翼说,目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影院,都是四厅以上的“多厅模式”。但是,“电影超市”在夺取市场份额之际,能否像杭州这样改变整座城市消费电影的观念,扭转看电影的“熊市”,还难断言。 浙江电影公司有关人士认为,“电影超市”出现后,出现了新的电影消费方式———“影院消费”。这一消费现象也许不可能根本改变国产电影低迷的现状,但是,电影“销售终端”的进步对于搞活国内电影市场,不能不说是一种促进。(新华社记者章苒、丁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