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滚动 | 国内 | 国际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健康 | 约会 | 军事 | 传媒 | 企业 | ERP | Top100 | 专题 | 我来说两句
关于视线
  搜狐视线栏目以搜狐网为依托,致力于将海量的、平面的新闻变成结构化、有针对性的新闻,在追求客观报道的同时,表达我们的观点和声音,从而改变网络新闻的纯报摘形象,增强网络媒体公信度。
  搜狐视线的价值观: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媒体公信度。

每周语录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每周语录汇总
  搜狐视线改版序
  视线投稿信箱

视线公告

搜狐视线2002年力作
《狂飙》
台湾问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日前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两会台湾代表团的审议时说。

  是战是和,主动权可以说基本上握在我们两岸中国人自己手里。

  自家人有什么话不好谈?本着和平、和气、和善的心态,平等地协商、交流、沟通、合作,我们一定能够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

  把手伸与兄弟握,“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易言战。

[视线特评]要和平,不要战争
[我说两句]对台政策应如何?

主办: 搜狐公司 出品: 搜狐视线 主编: 赵牧 责编: 嘉里
历史:台湾问题回放
 

  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原在大陆的国民党当局退而踞守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并于1954年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造成了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状况。

[我来说两句]

历史:中美关系是影响台湾问题的重要因素

  由台湾问题的历史回顾可见,这本该是中国内战遗留下的问题。然而,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关系成为影响台湾问题的重要因素。

  从解放战争开始,美国就一直插手中国内政,冷战开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美国反目成仇约二十年。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关系开始解冻升温,形成近二十年的蜜月期,直到东欧巨变与前苏联解体为止。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得十分迅速,双方在经济上利益与政治上合作竞争决定了双方的关系必然是复杂多变的关系。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实行接触加遏制的政策。这种中美两国的大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海峡两岸小关系的阴晴变化与起伏不定。

  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既有历史的交情,更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布什总统上台以来,更曾声言要协防台湾。9·11之后,美国突然发现原来他们最大最可能的威胁不是中国,而是恐怖组织,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和平统一,同时促使台湾独立的政治与经济风险与代价都太大太高,尤其中美直接对抗的后果是双方都不能承受的,而且远远偏离了美国自己追求的目标。因此美国宁愿采用中间路线,就是不战不和。而这对于美国而言是最为可行而且有利可图的。

相关连接:中美关系大事记

[我来说两句]

历史:从“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对台政策回顾

  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50年到1978年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来,海峡两岸长期对峙、相互隔绝的局势已得到缓和与改变。

  从1992年起,两岸受权机构--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两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务性接触和商谈已经展开,事实上已建立起两岸民间相互联系、接触的渠道,并达成九二共识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八条原则,并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然而,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造成的两岸僵局,一直持延续到2000年;而民进党的上台,以及从“三不政策”到否认92共识,偷换概念为92精神,及之后提出的“一中各表”到“各表一中”的说法,都使得两岸关系一度变得紧张。

  十六大确定对台政策基调、提出三个可谈、继续推动三通之后,钱其琛副总理又在全国台办主任会议中表示,坚持一中原则、九二共识,但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济活动,中国今后的对台工作将以经济为重等

  日前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台湾代表团的审议时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二是要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三是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四是要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连接:对台政策大事记

现实:两岸关系现状
  台湾近五十年来风风雨雨,政治上经历了独裁镇压到自由选举,经济上从繁荣到最近几年的衰退。

  尽管两岸使用同样的语言,拥有同样的历史文化,但由于长期的敌对宣传,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仍然心存疑虑。

  政治方面,台湾陈水扁在今年的元旦文告表明,台湾愿意与中国建构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共创经济发展利基,要求两岸协商复谈等。而据台媒报道,近日陈水扁在会见美国国会众议员访问团后,发表声明说预期在余下十五个月任期内,两岸不会发生突发事件;并承诺只要对岸不犯台,台湾不会招惹北京。

  同时,双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台湾由此每年通过大陆享受到巨额的贸易顺差。台湾岛的经济处于转型期,失业率上升,很多企业倒闭,如果现在同大陆交恶,会更加无法与民众交待。所以“陈水扁政府”既要阻挠两岸的经贸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又无可奈何。面对工商界、在野党、民众的压力,不得不被现实利益拖着开展两岸的合作和交流。

相关连接: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未来:和平解决、经济推动政治才是正途

  “台湾问题,通则不痛”,两岸间直接三通,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流交往的客观需要,与两岸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钱其琛副总理所指出,其本来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三通去年年底,在台湾岛内各界的强烈呼吁下,“三通”形势出现新变化,台湾当局通过了“大陆台商春节返乡专案”,但仍有“须经港澳中转”,不准直航的规定,且包机只准台湾航商经营。    

  从1990年台湾开放对大陆投资到2002年,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高达668亿美元,2002年,随着两岸先后加入关贸,贸易投资大幅增长,2002年前11个月,两岸贸易总额为40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外经贸部统计显示,1至11月新批台资项目4385项,合同台资金额60.5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3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7%、3%和30.6%。截至11月底,累计台商投资项目55617个,合同台资金额616.14亿美元,实际到资331.59亿美元。以经济推动政治才是正途。


  从总的情况,解决台湾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而时间是有利与大陆的因素:中国近年政经环境稳定,综合国力持续不断上升。如果大陆经济是台商的出路,两岸政治的僵持只会令台北政府面对台商不断上升的压力,在野党派也会利用这机会批评和攻击民进党政府,从而使台北当局内外交困。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手段;台湾问题的最终完满解决,需要的是和平而非战争。

[我来说两句]


请为本期专题打分(最高5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