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活地图”沈入群:10张地图见证浦东巨变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6月06日11:24 新华网 |
|
|
新华网上海6月6日电(叶国标 刘颖)这些日子,72岁的沈入群快乐得像个孩子。他参与策划、编绘的第10版浦东地图新鲜出炉了。
新版浦东地图,标明了400多幢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400多个新村小区和别墅群。一个繁华似锦、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跃然“图”上。
仅仅在13年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民谚,诉说着黄浦江两岸的天壤之别。可如今,上海最贵、最俏的房子在浦东,上海每售出4套房子,就有一套在浦东,并出现了碧云别墅等20多个国际社区。13年来,浦东吸引了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近9000个项目,总投资逾400亿美元,吸引内资项目7200多个,注册资金370亿元人民币。投资潮、创业潮催生了移民潮,浦东常住人口从1990年开发之初的100万猛增到目前的240万,其中包括2万多名外籍人士。
“浦东变化太快了,有时你两个星期不出门,就会不认得路。”沈入群感叹。有着“浦东活地图”雅号的沈入群,是浦东巴士公司的离休干部,他与地图结缘,要追溯到1992年。
当时,浦东开发大幕初启,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迭起。一天,沈入群路过陆家嘴,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震撼了老人的心。他曾找遍上海的新华书店,却没见着一张浦东地图。既然如此,何不老有所为,来填补这个空白?当他把想法告诉孙汉屏、王林初、徐云洲几位离休的老战友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于是,在陆家嘴这片浦东最先开发的热土上,多了几位早出晚归的老人,他们执著的身姿在晨曦与晚霞之间被裁成生动的剪影。白天,他们用脚丈量一条条马路,登记一个个工地和单位;夜晚,他们汇总信息,手工描绘。经过半年耕耘,浦东第一张地图《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简图》问世了!
但是,新地图很快就过时了。原来的农田变成了通衢,原来的工地变成了高楼,原来的棚户区变成了绿地……就这样,沈入群和他的伙伴们一发而不可收,像夸父逐日,为追赶浦东前进的脚步,以一年更新一版的速度,一路赶出了10版地图。
“地图更新的速度,怎赶得上浦东前进的脚步?”两鬓斑白的沈入群朗声笑道,是自嘲,更是为浦东骄傲。
每次路过88层“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大厦,沈入群总要习惯性地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这位“全国优秀离休干部”动情地说,“看不够啊!全世界有20多万幢高楼,但它们是花了100多年建起来的。而浦东数百幢高楼的崛起,只用了13年时间。”
第一张浦东地图没有刊号,是沈入群和伙伴们自筹3.5万元印制的,属于非卖品。后来,中华地图学社找他们合作,使地图编绘走上了规范、科学、精确的路子。
每一版浦东地图,都记录着动人的浦东故事。
1998年版浦东地图,被誉为“都市之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堪称点睛之笔。这里曾是棚户区,挤着3000多户居民和60多家企业。人走在小巷里,两臂都伸不开。拆迁后,这块钻石宝地没有盖高楼,而是以10亿元的代价建成了10万平米的绿地,为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镶嵌了一块生机盎然、赏心悦目的“翡翠”。有外国媒体称,“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绿地。”
1999年版浦东地图,奏响了重点设施建设的华彩乐章:浦东国际机场、世纪大道、地铁二号线浦东段、黄埔江观光隧道等重大工程同年竣工,浦东不仅形象靓了,而且功能强了。
2000年版浦东地图,曾是沈入群计划中的“收山之作”,但他未能如愿。这一年,浦东同时开工兴建3条过江隧道、1条轻轨、1条磁悬浮铁路。“建打浦路隧道用了10年,建延安东路一线隧道用了6年,建延安东路二线隧道用了2年,现在5条交通动脉同时上马。”“浦东速度”令沈入群自愧“缺乏想像力”,更使他壮心不已,欲罢不能。
2001年版浦东地图,不仅开本变大了,还配了中英文对照。有中国“硅谷”之誉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原来版面只有半张名片大小,现在放大了30倍。这年,浦东新区政府和企业去美国、加拿大等地招聘人才,特意带去了1000张浦东地图,结果被海外留学生索要一空。
2002年版浦东地图,流经世纪公园的张家浜宛如浦东的一条绿色飘带。沈入群说,张家浜原是一条有名的臭水河,未见其水,先闻其臭。原先不情愿把它画到地图上。政府先后投入数十亿元进行治理,如今已成为景观河道,成了浦东的一道风景线。
“2010年上海世博会、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使浦东面临新的机遇。今天的浦东已是翩翩少年,前程不可限量。”沈入群说,“描画浦东,见证浦东,使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年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