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小梅花”开出希望(社会广角)
2002年9月18日00:40 人民网
|
李坚 陈洪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比赛中,福建艺术学校省闽剧班的曾辉、游敏,双双摘得“梅花奖”中的“金花奖”;在去年的这项比赛中,闽剧班小学员的战绩是“两金两银”。荣誉的取得,凝聚了闽剧艺术家及众多学员的心血
痛苦与欢乐
福建艺校省闽剧班就在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后面。没有空调,100平方米的简易练功房伏天里特别闷热,电风扇吹出阵阵热风。
“真是难为了孩子们。”面对简陋的办学条件,实验闽剧院副院长、闽剧班班主任陈新国这样说。他说,许多省市在培养戏曲接班人方面都有较大投入,有专门的戏曲院校,如天津京剧院、浙江越剧院等,而福建没有自己的戏曲学校,只有挂在艺校的戏曲班。“幸好,新建的福建闽剧艺术中心很快就会投入使用,孩子的练功条件也会有所改善”。
闽剧班的孩子都只有10来岁,刚进班时,对闽剧都怀着极大的好奇与憧憬。然而,他们很快就明白,要学好闽剧,必须付出超乎常人的艰辛。
孩子们早上6时10分起床,上午上专业课、训练,下午唱腔练习,晚上上文化课,课程排得满满当当。训练也十分严格,单一项“毯子功”里的倒立,男生就要倒立10多分钟。小学员张学勋每次训练都把表放在地上,一边倒立一边看时间,脸涨得通红,手又酸又痛,就盼着快快结束。而这样的训练是每天的必修课。再说演出化妆时的“勒头”,即用布条把演员的眼角眉梢吊起来,再紧紧地勒在头上,这样可使演员在舞台上显得更精神,但不少孩子一说起这个就直叫苦。此次获奖的游敏就说,刚进闽剧班时,自己天天以泪洗面,直想回家。
然而,一走上舞台,孩子们的心里就会涌出喜悦。在期末汇报演出中出演折子戏《甘国宝》的王锦说:“临上场前,我特别紧张,不停拍着胸口。但是,上了场反不紧张了,灯光一打,心里就定下来。直到下了台,才一下跪倒在地上,感觉特别放松。”有时候,他们也会有机会到外面演出,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听着不时爆发出的掌声,觉得自己的演出被认可了,“特别开心”。
冷遇与执着
由于闽剧是地方戏剧种,前途不太被众多家长看好,因此学校在招生中经常遭到困难。实验闽剧院院长林瑛说:“我们曾经招过一个福州市区的小女孩,整体条件非常好,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闽剧演员。孩子自己也很有兴趣,学费都交了,开学却没有来。一问才知道,她的外公外婆都是大学教授,希望她将来读大学,反对学戏。”城里的孩子如此,农村的情况也差不多。据谷泽清老师介绍,她今年去连江招生,选中了十来个人,可最后一个也没来,一问都是因为家里不支持。
办学条件如此艰苦,为何还要坚持把闽剧班办下去呢?林瑛有自己的想法:“从我那批以后,我们省有20多年没有培养闽剧学生,结果出现了断层。1991年到1993年,剧院甚至因为没有能演出的演员而差点‘塌’了。另外,戏曲学习首先是继承前辈的表演艺术,出现断层将会使艺术传承的纽带断裂,那样,闽剧就会后继无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陈新国也表示:“闽剧不能在我们的手上断了线!”
稚嫩与希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闽剧,并真正爱上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闽剧班在教学上做了不少改革。他们摈弃了单调的剧情和死气沉沉的剧目,把富有朝气、感人且有深度的经典剧目作为教材。除让孩子们掌握必要的演出技巧外,更强调激发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学会表达人物情感。闽剧班按照学生的特点分科,让他们很快接触戏曲角色,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要求能表演适当剧目,参加演出、比赛。
剧院在排戏时,也经常起用学员,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不久前,闽剧班学员邱津京表演了《百蝶香彩扇》,这出戏是闽剧老艺人郑奕奏的代表作,表演难度较大,而小邱作为一个尚未毕业的学员,其表演获得了行家的交口称赞。
目前闽剧院的“台柱”陈洪翔和陈琼,都毕业于闽剧班,才20多岁就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大奖。林瑛评价说:“他们是有文化、有追求的一代,在唱腔和动作上融入了现代气息,表演有别于旧的程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认为他们在唱腔上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也许闽剧会从这代新人身上开始分化流派。
闽剧院打算在明年底把闽剧班的尖子抽出来,组成一个青年团,实现“一院两团”的愿望,进一步传承、光大闽剧艺术。
《人民日报 . 华东新闻》 (2002年09月18日第二版)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