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灾难挡不住登天路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06日10:51 解放日报 |
|
|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是世界载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损失之一。灾难使得人们看到了载人航天的高投入和高风险,但其实它更是高回报的事业。美国宇航局专家4日说,美国在载人航天上投入的每1美元都能收到9美元的效益,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更不用说航天飞机一百多次飞行带来的科学成果。也许正因为如此,一次灾难并不能阻挡世界各国在载人航天征途上你追我赶的步伐。
美:坏事可能变好事
美国政府官员和航天专家纷纷发表观点,敦促政府对航天事业投入更多的经费,他们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服役的航天飞机可能不足以承担新的任务,研制下一代航天器的任务尤其紧迫;政府追加了近5亿美元航天拨款,并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预算不足是否损害了航天事业、特别是安全。
1986 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爆炸促使美国加大航天投入。美国航天工业联合会主席约翰·道格拉斯3日说,“哥伦比亚”号的灾难很可能产生类似的效应,促使公众更重视航天、更愿意为此投资,从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确保美国的领先地位。
俄:凸显重要地位
就在“哥伦比亚”号失事3天之后,俄罗斯的“进步M—47”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当天俄罗斯官员说,俄将在今年发射6艘“进步”飞船,弥补美国航天飞机停飞的空缺,给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品。
这次发射是灾难之后人类的首次航天活动,在这个时候,俄罗斯的航天运载能力、技术和经验更凸显出重要性。作为世界载人航天的鼻祖,俄罗斯走了一条与美国不同的路。虽然它的宇宙飞船不像航天飞机那样能重复发射,但简单、实用、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它们不可或缺。反观美国的航天飞机,虽然能多次使用,但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据最新测算它的总效益还不如宇宙飞船。而且,俄罗斯也正在研发可多次使用的飞船。
新兴国家迎头赶上
除美俄外,中国、印度、日本等新兴航天大国也有意在载人航天领域一显身手。中国的“神舟”1月5日晚在内蒙古白雪皑皑的草原上着陆;第二天,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就敦促本国科学家力争把人送上月球;与此同时日本报纸报道说,东京计划到2020 年把第一艘本国制造的载人飞船送上月球;而在“哥伦比亚”号的灾难之后,它们仍表示要坚持走载人航天之路。分析人士认为,新兴航天大国竞相推行载人航天计划将引起一场“和平的太空竞赛”。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杨骏任海军陈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