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7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能源战略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来自国际和国内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政府高层官员将围绕“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及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主题进行探讨。 为什么要召开一个能源方面的国际研讨会?选择在此时召开有什么现实意义?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此次研讨会的承办者中国发展基金会的秘书长卢迈研究员。 能源政策调整要未雨绸缪 中国经济时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一个政策咨询机构,有“国务院的智囊”之称。听说你们最近要召开一个能源战略与改革方面的高层次的国际研讨会,大家都比较关注。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呢? 卢迈:论坛选择能源问题作为主题来专门召开研讨会,是因为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我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计划,能源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此外,当前世界的重要能源中心中东局势不稳是一个强烈信号,中国经济能否稳定发展与外界有很大关系。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而且老百姓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感觉到能源问题,冬季的供暖,汽车尾气的排放等,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本周是我国的能源周、节能周,就有这种含义在里面。 应该说,能源问题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能源效率不断提高,能源增长的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合理,能源结构有所调整。但是,中国目前每年进口7000万吨石油,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个重要买家,这个速度还在不断增长。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使用煤炭为主,煤炭所占比重约为60%左右,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还很不够。如此大量的煤炭能耗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大的污染问题,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粉尘、颗粒污染等问题,但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解决。 国际因素将直接 影响我国的经济波动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卢迈:能源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经历了几个经济周期,基本上都是国内因素起作用。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然而,与之不同的是,如果我们对能源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话,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有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战后的经济周期、几次经济危机,多数是和石油危机连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国际上的经济波动大多与石油能源市场的波动相关,而国际能源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变幻不定、不断波动的。这也是中国需要首先对付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动,都能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很不容易的,对此各国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是,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的显著增长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加深,一旦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国内物价上涨,经济的增长速度降低,由此会产生财政方面、就业方面的困难。那么它所产生的影响就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了。在目前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经济增长区域不平衡的状况下,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就会使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更加困难,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所以能源问题对中国来讲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该说,能源安全、能源供应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关系越来越直接。 能源消费问题与环境保护不可分 中国经济时报:说到能源问题大家很自然地会想到环保,您前面也提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方面带来很大挑战。 卢迈:的确是这样。我们有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国民经济又要翻两番,当人民生活能够显著改善,当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所面临的沉重话题就是:环境保护。现在中国每年在环境方面因污染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各机构的测算不一样,世界银行的估算是相当于我国GDP的3%-7%。由此引起人们的发病率上升、医疗费增加、死亡率增高等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 如何尽可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是我们需要积极现实面对的问题。一方面要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要保护环境、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矛盾的。保护环境涉及到亿万人民的生命健康、涉及到子孙后代,涉及到全球人的利益。因此,能源的使用结构、效率,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少用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是能源与环保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全球化背景下, 能源战略要有全球视野 中国经济时报:把中国的能源问题拿出来,请全世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探讨,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是想借鉴别人的经验,还是为了阐述自己的立场? 卢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能源问题,从自己看,是经济增长问题,是环保问题;但是从全球看,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能源需求也势必对整个世界能源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环境状况对全球环境也有影响。我们当然想要了解,外界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此外,世界各国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已经历较长的工业化过程,在能源供求与战略制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其中某些成功合理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15亿人口进入工业化社会,现在的问题是地球上的资源能否支持另外13亿人的中国也进入工业化行列?如果中国行,印度也可以,那么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借鉴。这将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 1995年时,有美国的学者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因为那一年中国增加了从国际上的粮食进口。他危言耸听地提出,根据世界上的资源情况,如水、土地等,中国的13亿人进入发达国家水平,将带来国际食品供求方面的灾难。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他的理论假定是错误的。农业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主要依靠自己就可以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中国实行开放,有助于国际分工,有助于国际市场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主要依赖国际市场,不会导致别人饥饿。 但当时美国那位学者的观点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引起各国的关注,确实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粮食问题现在提的人不多了,那么在能源问题上,会不会又有人出来说:谁来供应中国?环境方面会不会将来也有人出来说:谁来清洁中国?中国的发展已不仅是自己一个国家的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能源状况、环境状况,对其他人确实有影响。所以能源问题是值得我们慎重考虑的。我们争取到现在这样一个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要充分利用这个环境,在各个方面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在能源问题上要做好总体规划。 中国经济时报:说起规划,您认为,在能源政策的制定上如何做好这个总体规划? 卢迈:很多国家都制定能源战略,因为能源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涉及到能源的生产、供应和消费,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对能源需求方面的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为了保证一个国家的能源供应,是需要一定的外交政策配合的。能源战略是一个涉及方面相当多的、高度战略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必须有很好的协调,必须有长期的考虑,然后在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来把它解决好。 在能源上怎么能够节约,工业效率如何提高,建筑方面如何节能,交通如何布局,汽车在能源消费方面如何节约,如何鼓励新技术的开发和尽早应用使我们能够跨越发达国家的一些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中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界的交流,能促进双方的理解,为政府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能源研究没有终点 中国经济时报:不知道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得怎样? 卢迈:目前,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大体就绪,将在11月15日举行预备会,11月16-17日举行正式会议。像以往一样,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议将是小规模、高层次。 能源战略事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院士徐匡迪,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等部长及国家发改委的高层领导都将出席本次会议,这表明他们将以高度重视、积极倾听的态度来探讨和制定中国未来的能源战略。能源是生存之本。与能源相关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马富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朱云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林左则等,则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中国能源的未来和自己所在行业领域发展勾画一份大的蓝图和奠定起飞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际学术与企业界也同样对中国的能源战略和改革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届时,不但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能源协会主席丹尼尔·叶金、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中心主任迈克尔·迈克艾瑞、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源部主任、瑞典伦德大学环境经济系主任托马斯·乔汉森等国际知名学者将与中方学者一起展开积极的能源学术交流,而且东芝公司董事长西室泰三、关西电力株式会社会长藤洋作、BP集团副总裁尼克·巴特勒也将以各自企业长期以来在能源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与有关各方进行沟通、交流之余,提供有益建议。 此次会议的主办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能源问题一直很重视,有很多专家进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提出过很多政策建议,今年又组织了一个跨部门的研究小组,做出了一个包括13个分报告的专题报告。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主任王梦奎将主持会议并发表看法,副主任陈清泰将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李剑阁副主任也将到会。 总之,作为一个为中央服务的政策咨询机构,中央的所急所想,就是我们的所急所想,在这方面我们责无旁贷。此次论坛不是我们在能源方面研究的起点,也不是终点,而只是中点,一个阶段性的逗号,今后我们还会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 李慧莲)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