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总编在线之广州周 > 嘉宾一
杨兴锋:建立现代报业新机制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16日10:00  搜狐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建立现代报业新机制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

  改革开放20年来,南方报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办好机关报的新路子,报纸改革和内部改革步步深入,着力塑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采编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使报业集团的运作逐步进入良性循环,办报与经济工作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南方日报》的发行量近几年仍持续上升,1999年的发行量达到85.2万多份,已连续13年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首位。集团产业方面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广告、发行、印刷、信息、出版五个支柱。近几年广告营业额维持在2.5亿元上下,继续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前茅。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进,中国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1996年的2202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同时也形成了报业的激烈竞争,晚报和城市报纸以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对省委机关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省委机关报要想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20年来,南方日报年年都念改革经,报纸改革逐步深化,近几年着力在重塑机制上作文章,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采编机制。

  (一)坚持扬长补短,建立突出主功能兼顾多样化的传播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报应该传播什么内容?居高临下一味说教的老路显然不能再走,放弃指导性以媚俗的路子也不能走。南方日报走的路子是建立突出主功能、兼顾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机制。

  南方报人认识到,机关报要在如林的报纸中站稳脚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强化自己的权威性,突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功能。为此,南方报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努力的集中体现,就是着力经营三个“拳头产品”--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同时抓好新闻评论。

  没有先进典型的宣传,机关报就会失去鼓舞人、引导人的重要功能。因此,南方报人把典型报道作为发挥机关报主功能的第一个“拳头产品”,下功夫着力经营。《南方日报》的典型报道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紧紧围绕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选择典型,对重大典型不惜浓墨重彩。为了宣传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的新突破,我们在1997年着力宣传了对这些突破已有成功实践的顺德市这个典型。几年前,顺德市就在广东率先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并认真抓好配套改革,不仅使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焕发了生机,而且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十五大闭幕不久,《南方日报》即以一篇消息、四篇通讯、一篇评论员文章,全面而详细地报道了该市综合改革的经验。像这样的重大典型报道,每年都抓两三个。《南方日报》典型报道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宣传发生在普通群众身边、具有较强新闻性的典型。这一类典型,每年都宣传一批,由于其贴近群众,材料鲜活,往往都有很强的感染力,深受读者欢迎。

  当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沸沸扬扬的时候,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机关报,有责任针对这些问题组织有思想深度和理论力度的深度报道,为群众释疑解惑,引导读者正确看待热点问题。因此,南方报人把抓好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作为发挥机关报主功能的第二个“拳头产品”。《南方日报》除了在第一版开辟了“热点话题”专栏外,综合新闻版和广州新闻版也经常安排对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平均每星期刊登一篇以上。去年初,部分群众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议论纷纷。有的说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没“八五”时期快,市场消费无热点,粮食、农副产品降价,很多商品卖不出去,下岗人员增多,形势好在哪里?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经济部在去年1月19日至27日期间,推出“当前形势怎么看”系列述评。这个系列由五篇文章组成,分别题为《速度是快还是慢》、《消费市场是冷还是热》、《银根松了还是紧了》、《等饭吃还是找饭吃》、《粮食多了还是少了》。这组深度报道推出后,社会各界人士反响热烈,称赞这组报道观点正确,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帮助很多人澄清了模糊认识。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工作会议上,称赞这组报道“抓住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很有针对性”。中宣部新闻局阅评小组对它的评价是:“一组在难点热点问题上下了功夫的好报道。”《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载文予以赞扬;《新闻战线》杂志也载文总结了这组报道。

  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机关报的神圣职责。为此,南方报人把批评报道作为发挥机关报主功能的第三个“拳头产品”,每年都抓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批评报道,帮助省委惩治腐败,监督有关方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开展工作。《南方日报》批评报道的特点是掌握好度,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抓重大题材,把批评报道的重点放在事关方针政策、廉政建设等重大问题上,而不搞遍地开花。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见好就收。这就是搞准一个问题就集中批评一个问题,不扩大涉及面,尤其不涉及未完全核实的事实。三、注重事件性的批评报道,因为事件比较单一,容易弄清事实,利于速战速决。四、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即批评某一现象时,同时树立对应的正面典型,既使被批评者从中受到教育,又使人获得正气压倒邪气的感觉。五、抓好批评效果,报道处理结果,以伸张正气,给人信心,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由于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掌握得较好,《南方日报》这几年的重点批评报道几乎搞一篇成功一篇,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实际工作,既受到群众的欢迎,也受到领导机关的好评。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机关报要引导舆论,尤其离不开评论。《南方日报》突出主功能的又一方面就是认真加强评论工作。1998年,为了配合省委的中心工作,《南方日报》共发表了7组共33篇系列评论。如江总书记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省委为此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了配合省委的这一系列重大部署,《南方日报》先后发表了一篇社论和6篇系列评论。在抓好系列评论的同时,还针对实际或配合典型宣传发表了一批评论。这些评论,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今年初在一个座谈会上说,去年在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上,《南方日报》写了一批有深度、有高度、有质量的评论,很好地配合了省委的中心工作。他认为,省委要求《南方日报》引导舆论引导潮流,这个作用已初步发挥出来了。

  改革开放以后,广大读者对报纸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从中了解国家大事、时事政治,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还要从中获得全方位的信息、丰富的知识和高雅轻松的文化娱乐服务。党的机关报如果忽视读者的这种新需求,就有失去读者的危险。因此,南方报人在突出机关报的主功能的同时,十分重视兼顾多样化,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即在指导工作的同时,指导生活,倡导文明,陶冶情趣,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使机关报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既为机关所必备,也为家庭所必需。多年来,南方报人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改革探索。

  《南方日报》突出主功能兼顾多样化的改革探索,概括起来就是“四结合”、“两贴近”。“四结合”是指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服务性结合,“两贴近”是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四结合”方面,把功夫下在寻找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点上,具体地说就是:把握好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与老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的共同关注点;有关党和政府的工作类报道,从群众关注的角度作切入点;寻找政府工作的难点与群众感到困惑的交叉点。在“两贴近”方面,除了要求新闻报道尽量以此作为切入角度外,努力办好体现“两贴近”、具有服务性的专刊和副刊。这些专刊、副刊既有临时策划的,也有常设的。临时策划的如1998年春节前三天,连续动用4个版的篇幅,编辑出版了三期《迎春特刊》,每期一个专题,第一期为“春游指南”,第二期为“消费指南”,第三期为“娱乐指南”。这三期特刊,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春节期间在旅游、消费、娱乐方面详尽的信息。常设的专刊、副刊,包括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等类别。去年底对专刊、副刊作了调整、组合,大部分改为以周刊的形式推出。目前推出的周刊有:经济周刊、社会周刊、健康周刊、生活周刊、文化周刊等。这些周刊均为每期两个或四个版,以较大的版面规模,向读者提供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满足老百姓精神生活上多方面的需求。

  (二)整合内部机构,建立面向社会快速反应的新闻采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报纸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新闻的竞争。为了在新闻竞争中取得主动,南方报人逐步建立一种面向社会、快速反应的新闻采集机制。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南方日报编辑部的机构,基本上与政府的职能部门相对口。政府职能部门越分越细,本报编辑部的部门也越分越细,光是经济领域,就有工交、农业、财贸三个部。部门内,记者按政府职能部门再进行细分工,如工交部的记者,有专跑交通线的,有专跑城建线的,有专跑轻工线的,有专跑化工线的……这种按线划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分工,已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往往把部门工作当作新闻,将部门活动当作报道重点,记者习惯于跑部门、泡会议,视野狭窄,时间长了还会充当部门代言人。其恶果是会议消息、工作动态充斥版面,使报纸办得呆板,“面目可憎”。与政府职能部门对口按线分工采集新闻的路子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1996年9月,南方日报社委会决定改变与政府职能部门--对口联系的做法,调整编辑部内部机构:工交部、农业部、财贸部合并为经济部,负责经济基础的报道;政文部与科教部合并为政科文部,负责上层建筑较大范围领域的报道;新设一些面向全社会的综合性部门,如社会生活部、广州新闻部等。新闻版面也作出相应调整,与具体职能部门对口的版面从《南方日报》上销声匿迹了,所有新闻均按重要性和区域性安排到要闻、综合新闻、国际新闻、广州新闻等不同的版面上。大部分记者联系的对象不再是单一的某部门、某行业,而是面对社会某一领域,从而促使记者少泡会议,多跑现场,开拓视野,抓到更多鲜活新闻,写出更有思想深度的报道。

  新的新闻采集机制运行近三年,广大读者慢慢发现,在《南方日报》的版面上,一般性政务活动消息和会议消息减少了,部门和行业的工作部署少露面了,地方领导人长篇大论的讲话罕见了,一厂一店的不痛不痒的经验少了,尤其是在第一版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这“三个拳头产品”,以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较强可读性的事件性新闻、服务性报道等。这些报道,常常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一般性会议报道、部门和行业的工作部署、一厂一店的经验介绍让位于鲜活新闻、事件新闻以后,如何迅速掌握新闻线索、及时把新闻报道出去,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报都在“抢”新闻,机关报决不能落在别人后面。为此,编辑部新设了新闻采编中心,开通了新闻热线电话,全天24小时接受读者提供新闻线索,配备了机动记者;同时公布了广州新闻部记者的BP机号码,读者可直接与记者联系,记者收到线索后可随时出动。这样,就形成了快速反应的新闻采集机制,保证机关报的新闻报道不会落在其他报纸后面,从而维护了机关报的权威性及其地位。

  (三)鼓励多出精品,建立以提高新闻质量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张报纸的兴衰。为了鼓励记者、编辑拿出更多新闻精品奉献给读者,南方日报陆续建立起以质量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这一激励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实施记者、编辑定额管理条例。1997年9月率先出台了记者定额管理条例,依据记者的职称定出每人每月的定额分,然后按稿评分,每月奖金与定额分完成情况挂钩,总分超过定额者有奖,未能完成定额者扣罚奖金。为鼓励记者多写高质量稿件,同时提出新闻稿的品种要求--每月必须至少完成下列七个品种中的两个:事件新闻、鲜活短新闻、独家新闻、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针对性强的提出问题的报道。如果只完成一个品种的,扣20分;如果连一个品种都未能完成的,扣50分。稿件评分也向这七个品种倾斜,最高的一篇可达100分以上,平均可打60分;而一般性的会议报道,一篇只能打10至20分,一般化的通讯,最高也只能打30分。记者的定额分别是:高级记者160分、主任记者150分、记者120分、助理记者100分。以中级职称的记者为例,完成了上述七个品种中的两个品种,一个月的定额已基本完成甚至超额了,再写就可多拿超额奖了;如果连一个品种都不能完成被扣去50分,要完成定额就要在完成6篇分值20分的一般稿后再多写两篇20至30分的稿。这样,记者都把劲往写七个品种稿件上使,自觉深入实际采写鲜活新闻、昨日新闻、独家新闻,精心经营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并在写作上锐意创新,争取多出精品佳作。

  1998年8月,又实施了编辑定额管理条件。依据编辑的职称定出每人每月的定额分,然后按版评分。每个版由两种分构成,一是基本分,只要完成一个版的编辑工作,就可以得一个基本分。二是质量分,质量分又分成A、B、C、D、E五个等级,A等得分是基本分的三倍,B等得分是基本分的两倍,C等得分是基本分的一倍半,D等只能得基本分,E等则要倒扣基本分50%至全部。每月各版的基本分和质量分的总和超过定额者有奖,反之要扣罚奖金。这两种分中,质量分占的分量比基本分大,从而鼓励编辑在内容和版式上下功夫提高质量。

  为了实施这一新方案,报社专门设立了定额管理考核小组,负责对每天报纸上的所有记者稿和各版打分,经社委会主要领导审定后输入电脑,月底结算兑现奖罚,多超多奖不封顶,多欠多扣不保底。

  激励机制的第二方面是建立评好稿制度。近几年来,我们每天的编前会都有一项议程是评报,由出席会议的部领导或责任编辑在评报的基础上,评出当天的好稿、好版面、好标题,分别给予策划奖、好稿奖、好版面奖、好标题奖等。这种奖每天评,经社委会主要领导审定后,一周集中公布一次,月底兑现奖金。

  这两方面激励机制的建立,犹如注入了强力催化剂,向读者提供新闻精品,已成为南方报人的自觉行动。为了写出新闻精品,记者们不怕困难,深入采访已蔚然成风,屡屡出色地完成重要的新闻报道任务。无论是1997年的香港回归、长江三峡大江截流,还是1998年的长江抗洪抢险,记者都争着上第一线,通过艰苦深入的采访,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发回了大量高质量的新闻稿,使本报的有关报道搞得有声有色,深受读者欢迎。

  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果实。1996年,南方日报在“广东新闻奖”评奖中,获得了5个一等奖;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个。1997年,在“广东新闻奖”评奖中,南方日报又获得9个一等奖,居全省报纸前茅;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获得两个三等奖。1998年,在“广东新闻奖”评奖中,获7个一等奖,再居全省报纸前茅。

  (四)掌握竞争主动,建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

  在越来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谁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先走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南方日报一直十分注意跟踪新闻技术的发展,紧紧跟上国内新闻技术发展的步伐,并努力走在全国新闻同行的前列。

  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是新闻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而数字化是上述“三化”的基础。我国新闻界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踏上数字化的征途,南方日报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过程。80年代末,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研制获得成功并已成熟之际,本报即引进华光集团开发的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于1990年3月26日全面以计算机激光照排代替铅字排版印刷,成为全国第一批全面应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的省报之一,在以“电与光”取代“铅与火”的报纸印刷数字革命中走在全国前列。1992年,本报与华光集团合作,着手建设覆盖从编辑到排版到资料检索的计算机新闻出版系统,于同年底建成了第一期工程,夜班编辑率先告别了“纸与笔”。199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经贸委确定本报为新时期我国省级报社技术改造试点单位,本报再加大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将新闻出版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为新闻业务综合处理系统。1998年6月18日,新闻业务综合处理系统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经贸委组织的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系统使报社的新闻采编、稿件传接、卫星传版、信息处理以及报纸印刷、广告管理等技术实现了升级换代,满足了报社新闻采编现代化的要求,在全国报社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全国报业实现新闻采编、出版现代化起到了示范作用。从此,编辑部全面告别了“纸和笔”。

  计算机新闻业务综合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后,新闻作业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集、传送、编辑、组版、合成、签发、出版、上网,以及资料存储检索、广告制作管理等,一切工作的对象都是数字化了的信息。它给本报的采编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以适应信息社会快节奏高效能的需要。手提电脑和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使在京采访全国“两会”、在香港采访回归大典、在长江采访三峡截流和抗洪抢险的特派记者,均能第一时间把文字稿和新闻照片传回编辑部,保证这些重大新闻及时见报,使本报在这些“新闻大战”的重大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计算机彩色激光照排系统的应用,使《南方日报》从1993年4月1日起副刊天天出彩报,1994年1月1日起逢周末和节日第一版出彩报,成为全国第一家天天出彩报、第一版定期出彩版的省级综合性大报,目前每天都有6至8个版(包括第一版)为彩印版。过去在编辑部里流转的文字稿变成在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数字流后,为实现卫星传版、建立新闻资料数据库和出版电子报创造了条件。系列报《南方周末》于1997年初首先向全国各地的代印点实施卫星传版;1997年6月起,《南方日报》实现天天通过卫星向省内各分印点传版;1998年底,自建卫星传版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卫星传版的效率。南方日报新闻资料数据库建立以后,除了供本集团内编辑、记者查询外,还在因特网上开通了检索功能,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1997年2月1日创办《南方日报》及系列报电子版,每天通过广东“视聆通”向国内公用网提供《南方日报》及5家系列报和6个专题新闻的电子信息。1998年1月1日,《南方日报》及系列报的电子版进入因特网。该中心编辑的专题电子信息,成为“视聆通”上访问人数最多的信息,被推荐参加全国评奖。《南方日报》及系列报的电子版也获得好评。据1999年5月16日的统计,其中的《南方周末》站点平均每天有3万余人次访问,居网络中文站点排行榜首位。

  二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其他行业的改革如火如荼,但报业由于其作为舆论团体的特殊性,经营管理改革的步伐严重滞后。现行的报业管理模式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遗迹,已远远落后于报业市场化发展的实践。报业企业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也出现了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报社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缺乏制度保障;用人制度上的“铁交椅”、“铁饭碗”,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职工对国有资产的关切度;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使得报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组建报业集团,塑造报业市场主体,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南方日报在组建报业集团的过程中,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决不搞翻牌公司,而是要苦练“内功”,努力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集团成立后一年多时间里,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改革领导体制,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指挥机制

  传统的报业企业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由于以前报业经济非常不发达,因而在班子成员中,管采编业务的占绝对多数。这种领导体制完全是按照事业单位来设计的,其缺陷是遇事大家都不敢作主、负责,事无巨细都推诿至党委,结果党委疲于应付大小事务,受集体议决方式的牵制而工作效率低下,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迟钝,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95年起,南方日报试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与总经理负责制,一方面使领导层分工更合理,决策更为快捷和高效;另一方面强化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把报业经营管理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组建报业集团之后,对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与总经理负责制进行了完善和提高,进一步明确,社委会(董事会)是整个报业集团的决策指挥中心,下设编辑委员会和经济工作委员会,编辑委员会负责办好《南方日报》及其系列报,经济工作委员会负责集团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加强报业集团的规划和策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集团还正在筹建策划中心,由新闻研究所、新闻信息中心、顾问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法律事务部、市场调查部等部门组成。

  (二)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

  长期以来,报社被当作事业单位,报社正常运转所需资金由财政划拨。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国有资产增值问题。组建报业集团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社成了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报社的资产成了经营性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在市场活动中保值增值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正在按现代企业的要求,组建法人治理机构,争取由省国资办将报社的国有资产授权给报业集团经营。社委会(董事会)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是报业集团的最高决策机构;社长(董事长)是集团的法人代表,对集团全部资产的安全及保值增值负责;社委会(董事长)、社长(董事长)要自觉接受集团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集团的大政方针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施行。为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效率,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社委会(董事会)将部分资产授权给二级部门经营,二级部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二级核算部门领导对所经营的资产负保值增值之责。

  (三)改革用人制度,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

  传统的以“铁交椅”、“铁饭碗”为特征的用人制度,造成干部任用上的论资排辈,年轻优秀人才受到压抑,整个报社暮气沉沉,致使一部分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导致报社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衰退。这种状况不改变,再好的计划也会落空,再好的蓝图也难以变成现实。因此,报业集团成立之后,社委会就把用人制度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决定在职位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中层干部以下一律实行聘任制,两年一任,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在制定周密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今年3月9日社委会举行聘任制实施动员大会,之后经过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部门组阁、人事处和领导小组考察、社委会研究决定等一系列程序,到4月初基本完成对中层干部以下人员的聘任。通过聘任制,使一批老同志提前退出领导岗位,一大批年轻人挑起了大梁,一些平时工作马虎、表现平平的人失去了工作岗位。聘任制是对旧体制、旧观念的一次有力冲击,在干部职工的思想上引起强烈的震撼,大家都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能者上,庸者下;优者胜,劣者汰,聘任制给集团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四)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收入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

  传统的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平均主义倾向,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由于收入与个人的贡献关系不大,因而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报业集团成立之后,社委会决定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一方面,坚持分配与业绩挂钩的原则,真正做到多劳者多得,创造高效益者获得相对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逐步实行按要素分配,充分体现管理、知识、技术、资金等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干部职工多为集团作贡献。为此,除在编辑记者中实行定额管理制度外,还在行政部门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定额指标(即定额分),经严格考核,德能勤达到要求的,可确认完成了定额分,原有的基本奖照发,另加发岗位工资;达不到考核要求的,视为未完成定额分,不发岗位工资,还要按分计扣原有基本奖金;基本达到考核要求,但某些方面有不足的,按分计扣岗位工资。编辑记者的定额管理制度和行政人员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适当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不仅是分配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也是管理方式的一大创新,开创了量化管理的新篇章。

  (五)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改革开放以后,报社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规模日益扩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投资规模和去向日益增多,利润分配涉及的方面更加广泛,因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于南方日报家大业大,二级部门众多,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财务管理上采取二级核算方式。因为经验不足,曾一度出现过财务失控的现象,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集团成立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狠抓内部财务管理,并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资金审批制度,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原则,10万元以上的投资必须由社长审批,50万元以上的投资由社长、总编辑、总经理联批;另一方面,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负责整个集团资金的规划、筹集和调度,并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的监督。二级核算单位的财会人员由财务结算中心选派,工资奖金在结算中心领取,既服从二级核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又向结算中心领导负责。这种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既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又确保了资金的高效运转,提高了集团的经济效益。

  (六)改革发行体制,建立以自办发行为主的市场发行机制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报刊邮发体制,全国所有的报刊都交给邮局发行。在不讲经济效益、不讲成本核算的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发行体制有其合理性,对报刊的发展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垄断性发行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显露:一是发行时效差,如《南方日报》在广州市往往也要到下午才能送到读者手中。二是发行覆盖面不科学,邮局不可能满足报刊在商品经济发达、广告源多的地方多发行的要求。三是邮发只管报刊的收、发,不可能有意识地收集和转达读者对报刊的意见,阻隔了报社编辑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四是发行费率太高,如《南方日报》的发行费率高达50%以上,邮局还截留报款,将每年的巨额报费不是全额交给报社,而是按月返还,加重了报社的经济负担。这些弊端严重制约了报业的发展,削弱了邮发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决定改革这种不合理的发行体制,总的思路是,在报纸发行上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以自办发行为主的市场发行机制。

  在发行上提出以自办发行为主,主要是为了掌握主动权,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将邮发的四个制约因素变为四个有利因素,即提高发行时效,扩大有效发行,增强报纸与读者的联系,降低发行费率,最终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明确的是,以自办发行为主,并不是以自我垄断代替邮局垄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市场配置资源才是明智的选择,自我垄断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主张,在报纸发行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通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以竞争的杠杆,推动发行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从1999年1月1日起,《南方日报》实行自办发行。到如今,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发行网络,它包括六种主要的发行方式:一是自己重新组建发行网站发行;二是委托已自办发行的地市级报纸现成的网络发行;三是委托市、县委宣传部发行;四是委托邮电部门的服务公司发行;五是委托民间的个体发行渠道发行;六是委托外省的各种发行公司,负责《南方日报》在外省的发行。这种在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以自办发行为主、多种发行方式并存的发行模式的建立,标志着南方日报市场发行机制的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发行模式和发行机制,适应和加快了报业市场化的进程,因而代表了报刊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

  (七)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后勤保障机制

  生产企业有一个庞大的后勤部门,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是计划经济留给我们的遗产。作为准企业的南方日报社,后勤保障更是无所不包,职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得管。这种福利性很强的后勤保障体制,使得企业成了一个小社会,很大一部分资产被用来建设福利设施,不能投入生产创造利润;很大一部分人力被用来从事后勤服务,不能进入生产第一线。这就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减负增效,轻装上阵,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后,决定对这种后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社会化、市场化,即凡是社会能提供的后勤服务,通过市场竞争,由社会来提供。改革的方法是:新的后勤保障需求,一律由市场提供服务。比如,我们要搞自办发行,必须有一支庞大的车队。我们不是自己投资建车队,而是在市场竞争中选择合作伙伴,由广东省储运公司给我们提供运输服务,这就大大减少了投资,降低了自办发行的成本。对已有后勤保障机构,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剥离和分流。如将负责后勤工作的原行政处剥离出来,组成实业总公司,对报社的物业、房地产、招待所、车队以及其他经济实体进行公司化管理,逐步过渡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停办报社幼儿园,对幼儿园职工进行分流安置;将报社内部饭堂实行公开招标、租赁经营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精简了内部机构,使集团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为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作好了组织准备。

  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新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报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必将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上取得关键性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报业集团试验的合格答卷。

  1999年8月

  1999年获新中国新闻事业5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二等奖、广东新闻论文一等奖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