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论坛 | 在线 | 企业
搜狐首页 > 国内 > 抗击“非典” > 一线特写
非常时期非常节日-在劳动节访在一线的“天使”

NEWS.SOHU.COM  2003年05月01日20:06  京报网-北京晚报

  全国总工会授予3个医疗单位和6名医务人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其中,北京的佑安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即现在的北京胸科医院)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北京地坛医院二病区主任李兴旺、护士长贾双平,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刘荣玉,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无暇细品获得的荣誉,今天,到一线去抗击非典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转自搜狐

  乌克兰基辅的电话

转自搜狐

  墙上的钟表在滴滴答答地转动着,时间显示是乌克兰当地时间5月1日早上6时,也就是北京时间5月1日上午11时30分。“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往每逢节假日我都会给父母打个电话,但今天不打了,因为我知道他们肯定在一线,我就不再添乱了。”

转自搜狐

  乌克兰的暮春依然十分寒冷,偶尔风刮起来的时候,凉气更是直逼心底。李柏汉这名乌克兰基辅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站在窗前,向祖国首都北京遥望,默默地祝福着自己的父母,祝福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段非常时期。

转自搜狐

  李柏汉的父亲是北京地坛医院二病区主任李兴旺,他的母亲也是北京地坛医院一名工作人员,供职于放射科。昨天深夜,当本报记者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将他父亲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好消息告诉他时,听筒那边沉默了许久。很长一段时间,李柏汉和父母本来就不多的国际长途变得更加少了。偶尔,母亲打电话过来也就是三言两语报声平安就匆匆挂掉,而父亲的声音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有听到。思念之情此刻愈发地浓烈,然而这时候只有一个词汇占据着李柏汉这个19岁小伙子的心头,那就是“支持”,支持亲爱的爸爸妈妈。

转自搜狐

  “他受之无愧。”对父亲因为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表现突出而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的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只有两个字能概括我爸爸,那就是辛苦,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是他的一贯作风。”的确,自从抗击非典的战争打响之后,李兴旺就一直处在忙碌状态,创下个人最少的睡眠纪录———三天睡了9小时。说起老人家嗓音哽咽

转自搜狐

  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北京地坛医院护士长贾双平见到记者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今天是她做护士长19年来第一次五一当天休息。

转自搜狐

  在地坛医院“非典”病区已鏖战34天的贾双平昨天被医院领导强迫着到昌平疗养。“可是想想那些现在仍然坚守在病房里的同事们,我的心里就特别不踏实,闭上眼睛脑海里想的就是病区的情景,心中对病人和对同事们的牵挂实在放不下,不得不吃安眠药才能睡着。”才休息了一天的贾双平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惦念,特别是看到地坛医院又来了新患者之后,她再也无心休息,立即召集另外3个护士一起给医院领导写了一封请战书。

转自搜狐

  “闻悉我院又有新的任务来临,我们4位同志已无心休养,迫切希望重新返回抗非典一线,与同志们并肩作战!为抗击非典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院领导能体会到我们的一腔热血!让我们重返一线!”

转自搜狐

  崔海鸥韩晶张爱冬贾双平

转自搜狐

  请战书全文只有九十多个字却用了3个叹号,迫切心情可见一斑。

转自搜狐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那些在抗击“非典”一线连续战斗的医护人员需要轮流休养调整。在领导的强制命令下,贾双平才带着3名护士离开了病区。从3月26日,贾双平带领4位护士和3位医生,组建了地坛医院第一个“非典”病区起,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

转自搜狐

  “还好,老公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分担了家务,孩子正在读大本。今天,我最牵挂的就是体弱多病的老父亲,今年春节前医生就说,这也许是他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我多想多陪陪他老人家,尽尽女儿的孝道。”说起身患肠癌、肺癌和严重心脏病的父亲,贾双平的语调有些颤抖,嗓音也哽咽起来。就在她进入“非典”病区的那天,她的老父亲也因为发烧住进了北京医院。尽管父亲很快就出院了,但由于贾双平不在身边无人给输液,她的父亲只能吃药维持。

转自搜狐

  “看,这就是我们病区第一位痊愈出院的‘非典’病人。”贾双平指着电视上正在播出的“万众一心‘抗非典’”晚会的画面告诉记者,记者知道,贾双平有意把话岔开了。

转自搜狐

  看到曾经的病人如今青春飞扬的笑脸,贾双平脸上洋溢着由衷的欣慰。其实她心里知道,为了“非典”病人能够站起来,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在不断地倒下。“每当想到我的那些被感染上的护士,我就内疚不已,我曾经向领导保证过要确保她们安全的呀!”说起病区的护士,以工作严厉、技术过硬著称的贾双平流露出一种温柔的情怀。她动情地告诉记者,李琪是病区中业务较好的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当她满怀愧疚去看望李琪时,没等她开口,李琪就抢先说:“护士长,我怎么这么不争气,居然病倒了,真对不起。”一句话让贾双平泪流满面。

转自搜狐

  自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事,贾双平还是在同事们向她祝贺之后才知道的,对于荣誉,她看得很淡,她平静地说,她只是想把工作做好从没想过获奖的事。对贾双平来说,劳动节就该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最想好好睡一觉

转自搜狐

  虽然记者很希望对有着20年工龄的老护士面对面地进行采访,但电话中一阵爽朗的笑声后,刘荣玉还是直接干脆地打消了记者的这个念头,“我才从一线下来,现在正处于隔离期,按照规定咱们是不能见面的。”无奈,记者只有通过声音走近这位曾二十多天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刘荣玉最先是从同事那里听说自己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多天的“非典”病区护理工作已经使刘荣玉似乎有些“与世隔绝”了。“说句心里话,这块奖章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在这份荣誉里凝聚了急诊科护士们太多的辛苦和汗水”,虽然刘荣玉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平静,但当她提到曾与自己肩并肩一同“战斗”过的那些小“战友”时,仍不免有些激动。刘荣玉最骄傲的是,从4月初中日友好医院设立“非典”病房至今,在她的“严加管教”下,急诊科的护士没有一人感染“非典”。

转自搜狐

  当记者在采访中提到明天就是“五一”节时,刘荣玉这才恍然大悟,听筒里再次传来了她爽朗的笑声,“当了这么多年护士,对于节假日的概念已经淡漠了许多,不过今年的‘五一’还真是令人难忘。”原本打算像往年一样,和爱人回家看看老人,再到郊区散散心的刘荣玉现在只能度过一个“隔离”的劳动节,“不过这样也不错,忙了这么些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睡上一觉,现在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转自搜狐

  交谈中,刘荣玉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清晨,当她像往常一样走进“非典”病房时,发现每个病人的床头都挂了一个惹人发笑的小卡通玩具,玩具上写着“一生平安”。病人告诉她那是护士小姐送来的。她知道,从那一刻起,“乐观”已经真正融入到了抗击“非典”这场战役的第一线。

转自搜狐

  昨晚,刘荣玉70岁的老母亲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看到荣玉了吗?她现在怎么样?”从刘荣玉进入“非典”病房到现在隔离轮休,她已经二十多天没有来看过母亲了。这对于一向孝顺的刘荣玉来说也是破天荒的。

转自搜狐

  “她最开始进病房时还瞒着我。”刘妈妈有些嗔怪地告诉记者,“4月初就听说了‘非典’这个病,当时就有些担心她,后来怎么给她打电话都联系不上了,即便她给我们打个电话也是两三分钟就说完,显得特别忙。”后来从刘荣玉妹妹的嘴里,老人家才知道大女儿早已经在“非典”病房里工作上了。

转自搜狐

   当记者提到刘荣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事情时,刘妈妈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已经知道了,那天我正在看新闻,突然就看到荣玉出现在了屏幕上,当时光顾着看她是胖了还是瘦了,竟然没听到新闻里播了什么。后来还是邻居告诉我她得奖了。”

转自搜狐

   老妈妈备好大虾等女儿

转自搜狐

   从佑安医院的“非典”病房到护士休息吃饭的宿舍,只需要走一分钟,可年轻的护士张勇勇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今天是五一,张勇勇8时刚下了夜班,当她从记者口中得知他们这个群体刚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后,言语反而沉稳了许多。“开始的时候也害怕过压抑过,但经过这么多天的磨炼,现在觉得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很值得珍惜的,哪怕这一分钟那么危险,那么累。”张勇勇说。

转自搜狐

  和张勇勇共同并肩战斗的还有她的男朋友———年轻的临床医师张剑。“我们是一批进来的。”进来以后张勇勇才发现这种安排上的巧合给了她很大的安慰,这是因为哪怕在最危险的地方,两个人彼此给予的力量让恋人有了更大的勇气。同时,经过这段特殊的经历,张勇勇发现她的男朋友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彼此对病人无私无畏的付出也让他们在原来的感情里加进了深深的敬意。

转自搜狐

  今天,张勇勇得知,她的姐姐张莉莉也要加入到一线的行列中。虽然和张勇勇一样,同在佑安医院当护士的张莉莉也是早早递交了请战书,但家有两岁的孩子以及已有家庭成员进入“非典”病区等原因让领导在审批请战书的时候犹豫了,她被安排在了第三批进入非典救治病房。对于只能在旁观战的一个月,张莉莉用“愧疚”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得知自己的要求终于在今天被批准,她一早就嘱咐爱人将孩子送到远在房山的婆婆家。

转自搜狐

   拥有这样一双女儿,无疑让身为党员又曾经是军人的父亲十分自豪。“以前老是把孩子们当成小女孩看,通过这件事才发现,孩子们经过这次锤炼,的确成了大人了。”张爸爸声音里满是欣慰。

转自搜狐

  “两个孩子都爱吃我焖的米饭,老二特别想吃大虾。”在采访结束时,张妈妈又一次念叨,张妈妈早就买下了最好的大米,而大虾早就拾掇好放在冰箱里了。在佑安医院,像张莉莉、张勇勇这样的医护人员不止一个两个。

转自搜狐

   主任医师再返胸科医院

转自搜狐

   当记者提醒担任北京胸科医院的冯俐大夫今天是“五一”节时,她似乎刚明白过来,“是吗,都忙得忘记了”。作为该院最早上一线的非典病房主检医师,冯俐连续工作23天,从一线下来后,她原本经过10天隔离就可以回家休息,但当听说医院的医护任务非常艰巨,紧缺人手时,她坚决申请返回一线,今天就是她重新进入非典病房的日子,一大早她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转自搜狐

   3月27日,冯俐在双亲均有病,父亲两次手术、多次报病重病危的情况下,二话不说,接受任务当天就进入病房,她的丈夫徐建华也随即投入战斗,夫妻二人并肩作战在“非典”第一线。

转自搜狐

  今天一早,记者拨通了冯俐父母家的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一位老人缓慢而低沉的声音,他是冯俐的父亲冯玉琢,老人今年72岁,患结肠癌多年,现在正值第二次手术后不久,身体十分虚弱,平时老人都是由学医的女儿女婿来照顾,这次夫妻俩都上了一线,老人情绪一直比较激动。 “我不是担心自己,而是牵挂他们,这种病传染性强,他们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危险啊。”老人的声音哽咽了,“但话又说回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人民而不是选择父亲,我支持。”

转自搜狐

   “我父亲每天晚上都要等到接完我们报平安的电话后才能入睡,几次他都哭了。”在重返战场前,冯俐最牵挂的还是亲人。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我来说两句发短信息
相关连接

  • 王岐山与市民“亲密接触”:理智的市民给我信心(05/01 19:28)
  • 我国科技工作者力克非典纪实-科学求实迎难而上(05/01 19:19)
  • 民族力量在五星红旗下凝聚 五一天安门升旗见闻(05/01 16:56)
  • 三军白衣将士北京城外小汤山决战非典(组图)(05/01 16:13)
  • 中国药谷夜夜无眠 科学战士投入非典阻击战(05/01 15:38)
  • 广东雷州市一护士畏惧“非典”擅自离岗被开除(05/01 14:56)
  • 走进非典重病区记者:呼吸里都带着不安(组图)(05/01 14:28)
  • 特写:北京地坛医院的快乐病人龚军平(05/01 14:17)
  • 长铁医院谢医生在列车上:有“情况”就忘了怕(05/01 14:11)


  •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精彩相册[男][女]
    活力社员[男][女]
    魅力情人[男][女]
    美女 天若有情
    帅哥 不帅照脸踢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圣诞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搜狐商城
    ·影视|中毒(终结骗)
    ·影视|赤裸的艺术
    ·音乐|莫文蔚《X》
    ·书籍|唐僧情史
    ·书籍|1元图书特卖场
    ·书籍|天不亮就分手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