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协委员谈应急系统--城市反恐经费已落实三亿 |
|
|
| NEWS.SOHU.COM 2003年03月14日01:11 北京娱乐信报 |
|
|
|
政协委员在协商会上发言金戈/摄 | 本报曾于全国政协会召开第二天,对提案呼吁公共安全的发起人陈祖芬委员进行了专访,当时,31名委员在提案上联合签名呼吁公共安全。截止到昨天,提案组已收到多份此类提案,形成一定影响。昨天,财政部、公安部、水利部、建设部、卫生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与政协委员就建立城市应急系统召开了协商会议。
提案:灾害对大中城市打击最重
回答:北京城市应急电话995正在申报中
本届政协会上,民盟中央等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就更应保障城市及公众的安全。据悉,全国位于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7度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量的45%,全国还有一定数量的大城市,以及不少人口、农作物处在气象灾害区。而大中城市一旦发生灾害,造成的直接、间接财产损失极其严重。
作为首都,城市应急能力如何更加引人关注。昨天,来自北京市政府的人士介绍,北京现已初步成立了城市应急队伍——北京市现代紧急救助服务中心,隶属于北京市政府管理,已投资5860万元。集中了现在110、119、112等各系统的功能,其职能有四:一是接受市民对灾害情况的举报;二是根据灾害情况分配到下属各系统;三是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四是对处理结果进行监控。
“拟定这一队伍的应急电话为995,目前正在申报之中。”这位人士说。另据悉,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队伍,并申报了专用特殊电话号码,供百姓拨打。
提案:应急系统硬件需跟上
回答:财政拨款城市应急经费上亿元
“城市应急系统的硬件装备一定要跟上国际水平。”昨天,164号提案的政协委员以消防设备为例说:我曾亲眼在消防现场看到,很多消防设备都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比如消防梯,还是适合以往五六层小板楼的高度,二三十层的大厦失火,就出现消防梯够不着的情况。另外,消防车的水压不够,水无法到达顶层着火处。
“城市应急系统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一定不能马虎。”这位委员建议:在解决消防滞后问题的同时,还要对天然气、煤气管网重新进行检查。很多都是多年以前铺上的,现在是否还能发挥作用都需重新确认。另有委员提出:应加大对大型建筑的监管力度,使其依照防震、防火等有关规定建设,这是预防灾害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人士介绍,我国从今年起至2005年,已经落实了3亿城市反恐经费,为反恐工作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另外,中央财政已为消防工作投入了14亿元,我国城市应急工作将逐步发展起来。建设部也开始着手将城市防灾工作贯穿到建筑物建设全过程,“我们现在已建立了人为因素灾害的查处力度,严格追究责任人。”建设部人士介绍:“我们还明确规定了在抵御灾害这方面,建筑物、停车场、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规范。各个城市的防震规范也制定出来了。”建设部人士说,一切都在朝着规范方向走。
提案:谣言起于沉默止于公开
回答:加强公众知情权
“我现在想起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仍心有余悸,当时不知情的人们一片混乱,但一切止于公开。”1226号提案人、一位来自广州的女委员建议再加大公众对灾害的知情权:今年春节我们广州人开始就非典型性肺炎的事情奔走相告,以至于初十下午固定及移动电话出现了短暂瘫痪。我们人心惶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病,还出现了抢购事件。2月11日下午,广州市政府公开发布信息,讲解病源,如何预防等情况,一切才恢复平稳。
这位委员反复提及:谣言起于沉默止于公开,我国在重大疫情及灾害的发布上,应公开。
卫生部人士说:今后将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力度,在相关部门展开应急措施的同时,公众也能够有自救能力。作为灾害预警的主要单位,国家气象局人士认为:“我国在灾害信息公开化方面做得非常好,气象部门已做到了针对大风、大雪甚至沙尘暴等灾害天气向公众公开。”这位人士提议,其实我国各探测部门都有自己的探测网络,将这些网络形成合力,统一管理利用资源,不但可解决重复建设问题,还可增强对信息的掌握。
信报记者李谱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