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株洲讯醴陵市11所学校的14000多名学生在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和乙脑疫苗后,269名学生出现不良反应,一时引起家长不安。昨日,经株洲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调查诊断,反应在正常范围之内,家长不必惊慌。
转自搜狐
4月23日至5月9日,醴陵市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和八里坳中心防保站对该市11所学校的14000多名学生接种了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和乙脑疫苗。接种后,阳三、南门、泉湖3所小学的几百名学生出现了不适症状,如丘疹、皮疹、过敏性皮炎、水痘、疥疮等,个别学生高烧至摄氏39.5度,一时引得流言纷纷。
转自搜狐
情况发生后,醴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了相关人员对疫苗接种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本次对城区学校学生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经过上级批准并自愿实施的,对提高学生免疫力、降低腮腺炎发病率有积极作用。所用疫苗为上海、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减毒活疫苗,有效期分别为2003年12月26日和2004年8月,均为合格、有效的疫苗,所用一次性注射器也为合格产品,排除了接种过期疫苗产生反应的可能。
转自搜狐
5月22日下午,株洲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诊断小组对阳三等3所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截止5月22日,阳三等3所学校共接种学生2138人,报告发生各类“不良反应”的有435人。经专家组排查,共确定269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荨麻疹等症状,总反应率为12.58%,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学生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和体征。其他如水痘、疥疮、接触性皮炎等均为偶然现象。其他8所学校也有少量学生出现反应,但人数不多。
转自搜狐
专家指出,免疫接种性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本身就是一个轻微的感染过程,以刺激肌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因个体差异,接种后,少数学生会出现发热、皮疹等一般反应,并且比其他疫苗反应重,但都属于正常反应。一般症状无须处理,腮腺肿大现象会自动消失,高烧不退者可服退烧药,过敏者则服用抗过敏性药物。
转自搜狐
记者 唐安良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