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bj00.gif) |
|
![](/nimages/bj00.gif) |
![](/nimages/c.gif) |
羊年春节回眸:广西“逃避节日”的人在增多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15日15:44 新华网 |
|
![](/nimages/bj00.gif) |
新华网南宁2月15日电(记者 何丰伦) 春节以来,记者在广西采访发现,随着人们对“长假”时间的适应,不再选择外出旅游、购物、出行等来度过假日,而是选择普通的生活方式来“逃避节日”,闹中取静的人在增多。
“逃避”旅游,寻求心灵的安详愉悦
家住广西柳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公务员张翔,今年春节婉言谢绝了家里亲戚朋友邀请共同外出旅游的计划。春节期间,他与平时工作一样,早晨外出锻炼,在家里制作游戏软件,与妻子一道买菜做饭。晚上11点准时入睡。
而前几年的张翔却十分喜爱旅游。他告诉记者,以往都是在火车、汽车、旅游点……度过假期。
张翔说:“如今的旅游点没有太多吸引我的新路线,而且景点大多人满为患。所以我从去年‘十一’就停止了长假旅游的计划。”他说,对他而言,旅游不仅仅是简单的游山玩水,更渴望从旅游的过程中感悟自然和人生,摩肩接踵的旅游难以使人产生与自然的心灵共鸣。
“待在家里读书工作,更能让我在平静中感悟生活。”张翔说。
暨南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卜奇文说:“经过好几年黄金周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在供给规模和能力方面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已经从简单的游玩转向‘玩出文化’、‘玩出健康’,而国内不少旅行社还没有能够认真关注这块市场。”
“远离”商厦,只因消费更务实
节日期间,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大大小小的商厦纷纷打出“降价促销”、“节日大酬宾”等广告,希望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力。然而,一些顾客却悄然“远离”商厦。
家住桂林市安新小区的蔡经亮看着电视上频频播出的打折广告说:“这些地方大多人满为患,我就不跟着凑热闹了!”
从正月初一到初四,记者在柳州几家大型商场的珠宝柜台看到,这里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人头攒动的情形。一位姓董的服务小姐说:“春节期间的珠宝销售情况只是比春节前略有上升,不像往年一样,春节期间的销售会比以往翻一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商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往节假日才“打折让利”的情况即使平时也屡屡出现,各种促销活动也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使人们摆脱了过去“节日购物”的销售心理。南宁向阳商场的副总经理付德生说:“当消费成为一种日常习惯,商家的降价促销手段也就难以打动人心。”
中山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黄晓宁说:“消费者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总额是一定的,提前消费会使得某一时段出现消费低谷。各地商家普遍在春节之前就已经出台了打折促销的策略,春节期间销售势头相对趋缓也就不足为奇了。 ”
“冷”中有“热”,商机亟待把握
逃避大商厦的“集中消费”,在家中享受安静的乐趣,春节期间各地的“冷消费”,恰恰折射出社会某些行业的供求不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能够在节日期间获得医疗保障、新闻传媒的服务。
柳州市的房地产开发商陈励耘,大年初一就乘飞机到新加坡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费用高达4000多元。他说:“平时工作繁忙,春节医院又不安排体检,我只能选择到国外进行身体检查。”他告诉记者,在国外成熟的医疗服务部门,都会对节日期间前来体检看病的患者提供与平时一样的服务。虽然收费贵些,可物有所值。
留学美国的医学博士陈继昌告诉记者,美国一个城市的圣诞体检服务,能够创造当地圣诞期间近2%的经济价值,而国内不少有条件的医院却主动放弃了这块市场,确实让人遗憾。
缺少新闻同样成为都市人春节的一大遗憾。柳州市的退休干部林孝文,最难受的就是春节期间不能像平时一样读到新出的报纸。
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老林说:“报纸已经成为都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谁能在春节期间坚持出报,谁就能更多地赢得读者的认同和信赖。”(完) |
|
![](/nimages/c.gif)
![](/nimages/c.gif)
![](/nimages/c.gif)
|
|
|